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胡萝卜须(精)/大师插图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儒勒·列那尔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因为一头红发和一脸雀斑,被人叫做“胡萝卜须”家人也常拿他出气。缺乏安全感的胡萝卜须常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情。渐渐长大的胡萝卜须懂得了反抗,学会了独立。
儒勒·列那尔著的《胡萝卜须(精)》讲述一个渴望爱却得不到爱的孩子,一个个让人边笑边流泪的故事。每个人都能从胡萝卜须身上读到自己的成长经历。
法国绘画大师、纳比派代表画家菲利克斯·瓦洛东精心绘制的插图。
目录
译者序

山鹑
这只狗
梦靥
对不起
尿罐

十字镐
鼹鼠
苜蓿
杯子
一点面包
喇叭
一绺头发
洗澡
奥诺里娜
开水锅
没有说出来的话
阿珈特
干活
盲人
过年
来回
钢笔
红脸蛋
虱子
像布鲁忒斯一样
胡萝卜须给勒皮克先生的信和勒皮克先生给胡萝卜须的回信选辑
小屋


教父
泉水
李子
玛蒂尔德
银箱
蝌蚪
戏剧性变化
打猎
苍蝇
第一只丘鹬
鱼钩
银币
个人的想法
风暴中的树叶
反抗
最后的话
胡萝卜须的照相册
序言
20世纪80年代我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过一本译
作《胡萝卜须》,实际上是本选集,收有法国作家
儒勒·列鄢尔的三部作品,即《胡萝卜须》《自然
纪事》和他的《日记》选篇。
1992年夏天,老友王道乾从上海给我寄来一份
剪报,这就是《文汇读书周报》刊载的、施蛰存先
生写的一篇短评,他的《杂览漫记》中的首篇,全
文如此:
这本书不记得是谁所赠,在我书架上已有一年
多了。昨晚,枕边无书可看,才从架上抽出,看了
小半本才放下入睡。
列那尔是法国十九世纪末期的文人。他写过散
文、随笔、小说、剧本,但总的成就,只能说是一
位散文家。他在世只有四十七年,作品不多,但他
的文章,在法国文学中,却是精品。从文字风格而
论。他是一位十九世纪的文体家。
这个译本,是他三种著作的选译本。第一部分
为《自然纪事》。选译了七十一篇记录自然界小动
物的小品文,第一篇《形象的捕捉者》,大约就是
全书的引言了。第二部分是《胡萝卜须》。说是小
说,却没有故事;说是散文,却有一个中心人物。
我想名之为小说体的散文。“胡萝卜须”是一个小
孩的绰号,相当于中国的“萝卜头”。这本书,三
十年代有过一个黎烈文的全译本,现在怕已找不到
了。
第三部分是列那尔1887年至1910年之间的日记
,选译的是与文学艺术有关的部分。这部日记,挺
厚的三册,1934年已有了英译本。我在一本英文刊
物上看到一部分摘录,觉得很有趣味。当时我正在
为天马书店编译《域外文人日记钞》,很想把这部
日记也选译一部分编入,可是一时还无法买到,而
交稿期已迫近,只好放弃,特地在“日记钞”的序
言末尾提了一下,为访求日记文学的读者提供信息
。至今已六十年了,才见到这三十多页的中文译本
,只能说是“聊胜于无”了。
“一种现代意味的拉勃吕耶风格,这是最佳风
格。”
“风格,就是说:忘记了一切风格。”
“梅里美可能是将来流传最久远的作家。他比
任何人更少使用描写、渲染,这种文笔中的陈套。
未来属于文笔简炼、惜墨如金的作家。”
“我明天的句子是:主语、动词和谓语。”
拉勃吕耶是法国十七世纪作家,以文笔简炼著
名。列那尔也主张文章以简净朴素为美。他不喜欢
用各种修饰语,做长句子。从这里引用的四段日记
中,可以看出他的文学倾向。我想,对我们今天的
青年作家,可能有益。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给我一个美好的现实
,我将按照它的样子来写作。”
“我是一个为现实所苦的现实主义者。”
这两段曰记,却使我吃惊。作者分明以为现实
主义的作品,必须写美好的现实社会。因为他所见
到的社会,并不美好,所以他苦恼了。这个想法是
独特的,从来没有一位文学批评家规定现实主义的
创作方法,必须写美好的现实。不过,列那尔这一
观念,倒有些像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前奏。
由于这一文学因缘,我认识了这位文坛不老的
老先生。我寄赠绐他我的另一本著作,他回赠给我
两本书,一本是他的《域外诗选》,另一本是他的
挚友、诗人戴望舒的《戴望舒译诗集》。后来他来
信说:“我刚从医院回家,体力大衰;有许多意见
想和你谈,但乏力写长文,只好先复此柬,待秋凉
后再奉函讨论。”
1994年秋,我因事去沪,即专程到他的北山施
舍拜访他。老先生正在服药。伸面把一大撮药片吞
了下去。他头戴一顶长长的软帽,颜面白皙,无须
,肤色柔和,显得有些文弱。他高兴地提到他的年
龄比巴金少一岁(按我国年龄传统计算方式他九十
整寿)——后来我在一张报刊上看到,他对记者也
曾这样说起过。我们一下子就谈到文学翻译,他说
她早年在上海震旦大学读的法文,戴望舒与他同班
,又问我以前在什么学校学习法文,我告诉他那是
抗日战争时期,在当时迁去昆明的中法大学,施先
生说抗战时他到过昆明,在云南大学中文系教书。
我说:“云大与我们学校仅一墙之隔,当时怎么没
有听说过你呢。”他说:“我于1939年回上海探亲
,后来就没有再去那边。”
接着,话题转到《胡萝卜须》。
“你译的这本书。”他说,“我觉得,封面上
只写《胡萝卜须》,不够。实际上里面还包含着《
自然纪事》和《日记》,读者怎么知道呢。如果把
三种书名都在封面上标明,那就一目了然。”
他很喜欢列那尔的《日记》,不但因为有趣,
而且其中有许多关于写作的独特见解,是很有意思
的。他觉得我选择得太少,应该多译些。另外,他
要我多译些法国散文作品。谈话中还讲了一些其他
什么,可惜现在我都不记得了。
施先生的北山书屋座落在一家邮局背后,二楼
。我感到房间特别空旷;想必原有的书籍、家具都
搬走了,现在才给我这样的感觉。我们坐在中间一
张方桌旁边谈话。除此之外,只有靠南边窗子的一
张大书桌,上面堆放着许多书籍、文稿和药瓶——
那是他每天工作的地方。施老年轻时是一位先锋小
说家,在中国最早运用心理分析、意识流方法来写
作,中年以后不得不放下创作,到大学任教,从事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卓有成就。可贵的是他一直孜
孜不倦地坚持工作,至老不辍。这种精神令人弥足
敬垂。
回到南京之后,我再次检读他的那篇短评,文
章虽然简短,却十分缜密、周详,很能说明列那尔
作品的特色和意义。我充分考虑了这些良好有益的
想法,于是,在出版列鄢尔作品新的版本时做出调
整:为了使书名和内容相吻合,决定将《胡萝卜须
》《自然纪事》和《日记》三本书各自独立出版。
关与这本《胡萝卜须》,我的译本原来只有文
字,缺少图画。谢谢我的同事陈君的女儿。她定居
在法国格莱诺布尔,前不久回来探亲时为我带来了
一本弗拉玛里翁书局的原版书,于是现在的这本书
有了插图。这些“生动幽默的插图”确实给人们在
阅读中增添了不少趣味和想象空间。插图作者是列
那尔的一位年轻友人瓦洛东(F。VallOtton)
列那尔是一位文体家(styliste)。他的风格
简练而冷隽,既不夸张,也不美化,对所记事物总
是自然地、各具讽意地直接如实地描绘出来,不作
道德论述、分析或冗长的议论。他推崇短文、短句
,反对长篇、长句;要求准确地用词,摒弃浮泛的
、一般的套语,滥用的形容词。他所写小说介于传
统意义上的小说与几乎无故事情节的作品之间。这
正是在他之后现代法国小说存在的一种趋势。
徐知免
2013年8月,特热的长夏,于南京
导语
儒勒·列那尔著的《胡萝卜须(精)》讲述一个叫“胡萝卜须”的小男孩,满头红发,一脸雀斑。他的家不曾给他任何温暖,有的只是母亲的捉弄、爸爸的冷漠、哥哥的欺负、姐姐的取笑。为了获得关注和认可,胡萝卜须做了很多蠢事,好笑又令人心酸。随着成长,他渐渐明白,只有独立才能挽回自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怀着希望,勇敢面对成长。
一个渴望爱却得不到爱的孩子,一个个让人边笑边流泪的故事。如果读童话会使人善良,那么在不如意甚至感到整个世界都在背弃你时,看看胡萝卜须,请记得不要有恨,你还有你自己。
精彩页

“我敢打赌,”勒皮克太太说,“奥诺里娜又忘记把鸡窝关上啦。”
可不是,人们只要从窗口一看,那边,那大院子尽头,鸡窝像个黑洞清清楚楚地浮现出来。
“费利克斯,是不是你去关一下?”勒皮克太太对她三个孩子中间最大的一个说。
“我可不是管鸡的。”费利克斯说,这孩子脸色苍白,没精打采的,胆子很小。
“那,你去,埃内斯蒂娜?”
“啊!我吗,妈妈,我害怕!”
大哥费利克斯和姐姐埃内斯蒂娜回答着,头连抬都不抬一下。他俩几乎额头碰着额头,都伏在桌上看书,兴趣正浓。
“唉,我多傻!”勒皮克太太说,“我刚才怎么不曾想到呢,胡萝卜须,去把鸡窝关上!”
她给她最小的孩子取了这么个好名字,因为这孩子的头发是赭红的,皮肤上有不少雀斑。胡萝卜须,这时正在桌子底下玩。他站起身来不好意思地说:
“妈妈,我,我也害怕。”
“怎么!”勒皮克太太答道,“这么大个的男孩子,还怕呢!开玩笑!给我快去!”
“大家都晓得的,他像山羊那样胆大。”姐姐埃内斯蒂娜说。
“他什么都不怕。”他大哥费利克斯说。
这些表扬的话使胡萝卜须感到挺自豪,反而觉得要是够不上格倒是个羞耻,他思想里已经在跟怯懦作斗争了。为了进一步激励他,他妈妈说要是他再不去,就赏他个耳光。
“至少,点个火照照我。”他说。
勒皮克太太耸耸肩膀,费利克斯轻蔑地笑了笑。还是埃内斯蒂娜可怜他,拿了支蜡烛陪着小弟弟走到回廊尽头。
“我在这儿等你。”她说。
一阵狂风吹得烛光直晃,灭了,她立即畏缩地逃了回去。
胡萝卜须两腿贴得紧紧的,寸步难移,在黑暗中直哆嗦。夜那么黑,简直伸手不见五指。有时刮起冷风,像一块冰毡似的,把他团团围住,几乎把他卷走。有多少狐狸,有多少恶狼,在他手指缝里,在他脸上吹气?最好还是一头朝估计是鸡窝的那边猛冲过去,冲破这片黑暗。他摸索着,终于抓住了鸡窝的门把手。那群鸡一听到孩子急急促促的脚步声,惊慌得骚动起来,在蹬架上咯咯直叫,胡萝卜须一边对着它们嚷嚷:
“别叫啦,是我!”
一边把门关上,胳膊啊,腿啊都像长上了翅膀似的,溜了回去。当他气喘吁吁地回到又暖和又明亮的屋里时,他觉得非常自豪,仿佛他浑身沾满泥浆的湿衣服顿时变成了一身新装。他微笑着,骄傲地直挺挺地站着,等别人祝贺,好了,现在没有危险了,他的眼睛紧盯着亲人们的面容,想从那里寻觅他们刚才为了他而焦灼不安的痕迹。
可是大哥费利克斯和姐姐埃内斯蒂娜仍然平静地在看他们的书,勒皮克太太用她那自然而平静的声调说道:
“胡萝卜须,以后你每天晚上去关鸡窝的门。”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