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1966年深秋,云雾迷蒙的南方山林,来自北京的赵淮海准备步行到河内参加抗美援越战争。历经曲折,他终于来到了中国秘密进入越南的高炮某部当战士。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赵淮海借由诗歌抒发着对于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在野战医院,他见到了少年时相遇过的女兵护士库小媛,一起参加了去深山密林救治受伤美军飞行员的行动。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他身负重伤,在库小媛的悉心护理下恢复了健康。这期间他和库小媛的情感越来越深,在一次集体看电影的时候他们私下约会,结果被监视者发现。轰隆不断的战火、无望的爱情,两位青年经受着残酷的考验,布满荆棘的热带雨林中,他们的命运又该被牵引到何处? 陈河著的长篇小说《外苏河之战》深刻展现了那些为纯粹理想而献身的一代中国青年的形象,作者经过参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当年参战老兵的回忆文章,用虚构的方式完成了这部作品,记录了一个重要年代青年们的生命历程。 作者简介 陈河,生于浙江温州,年少时当过兵,在部队打过专业篮球。后在企业当经理,曾担任温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94年出国,在阿尔巴尼亚居住5年,经营药品生意。1999年移民加拿大,现居多伦多。停笔十年之后,近年重拾写作,现为自由写作人。近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沙捞越战事》《红白黑》《米罗山营地》《布偶》,中短篇小说《夜巡》《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我是一只小小鸟》《去斯可比之路》;中短篇小说集《女孩和三文鱼》等。《夜巡》获“首届中国咖啡馆短篇小说奖”,《黑白电影里的城市》获首届“郁达夫小说奖”,《沙捞越战事》2011年获得“华人华侨文学奖主体作品奖”。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导语 上世纪六十年代,热血青年赵淮海和伙伴进入越南,准备参加抗美援越的战斗。赵淮海被分配到高炮部队当战士。他见到了少年时相遇过的女兵护士库小媛,两人一起参加了救治受伤飞行员的行动。在共同的作战中,赵淮海和库小媛产生感情。赵淮海参加战斗,目睹了战场的残酷,后牺牲。陈河著的长篇小说《外苏河之战》意在为这些在越南境内为崇高、单纯的革命理想而牺牲的普通士兵、热血青年立传。 精彩页 1993年夏天,我母亲第一次在电话里和我说想去越南寻找和探望舅舅陵墓的事。那时我已经在美国待了五年,有了绿卡,但生活一团糟,刚和前妻离了婚,因此母亲说起这件事我都没有心思和她讨论。不过挂了越洋电话之后,我开始觉得这是个事情。我知道舅舅是我母亲最挂念的一个人,虽然我从没见过他。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舅舅就是墙上的那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他站在一门高射炮旁边,望着天空,那年他二十岁。母亲在我牙牙学语时告诉我那就是我舅舅。我问舅舅在哪里?母亲说他在越南和美国飞机战斗时牺牲了,是烈士,再也回不来了。到我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带我们到烈士陵园献花,过后我就问母亲舅舅的烈士陵园在哪里?为什么我们不去给他献花扫墓?母亲说他的陵园很遥远,在越南,我们去不了。后来我慢慢长大,在我年龄和舅舅一样大的时候,我的长相和他照片上一模一样,那时我刚上大学。后来的我就开始沧桑了,年龄慢慢超过了他。而现在,我三十好几了,胡子拉碴,看着舅舅的照片会觉得他像个小孩一样。母亲经常会在舅舅照片前流泪,还会和我说都是她的错,没有把舅舅去越南的决定告诉我姥爷,要不然姥爷会阻止他的计划的。但这些年母亲不大讲这些了,会说一些自我宽慰的话,比如会说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只有舅舅永远是墙上的照片那样年轻帅气。 所以在母亲和我提起舅舅的事情之后的第二个星期,我一改上次心不在焉的态度,和她专门讨论寻找舅舅陵墓的事情。母亲说她和舅舅当年一起去越南参军的几个战友都还有联系,说有越来越多的参加抗美援越的老兵撰写了各种回忆文章,都表达了想去祭拜牺牲在越南战场上一千多名战友的强烈愿望。有各种消息表明,虽然中国和越南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打了一场边界战争,但当年抗美援越牺牲的烈士陵墓都还保存着,没受破坏。母亲说舅舅牺牲二十多年了,自己最近一直梦到舅舅,每回梦醒之后心里特别难受。她觉得应该去越南看看舅舅了。但那个时候中国和越南关系还不是很好,想去祭扫牺牲在越南的中国军人陵墓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过我母亲是个有全球眼光的人,她看到现在越南与当年的死敌美国的关系已经改善,因此她想到了也许让持有美国绿卡的我去越南给舅舅扫墓比较合适。母亲轻易不求人,也很少让我为她做事。在我还没考虑成熟之前,我告诉母亲让我想一想,多了解一下情况,再回答她。 和母亲讨论过这件事不久,我刚好去华盛顿出差,住在离国会山不远的旅馆。之前我曾来过国会山前面的纪念碑广场好多次,那里的朝鲜战争美国大兵塑像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更别说那林璎设计的沉人地面的越战纪念碑了。 纪念朝鲜战争的那一组19个美国大兵塑像,每个士兵都披着雨衣,手持武器装备,脸色迷茫而紧张,看得出他们是笼罩在战争的死亡的阴影之下。这一组塑像让我对姥爷有了新的认识。我姥爷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装甲兵团司令员,在朝鲜五年,是有名的将领。毫无疑问,正是他强悍的作战风格让美国人付出代价。他的最著名的战例就是在冬季的大雨雪天围歼了美军海军陆战队第一师,那一战是美国人的噩梦。我现在看到的这些如在险恶梦境里行走的忧郁的美军塑像岂不是和我的姥爷有联系?我到美国留学时,在填表格的时候要详细填写好几代的家庭成员(family tree),每次填这些表格我都很害怕,不如实填怕美国人查到,填了姥爷的名字又怕美国人知道我是朝鲜战场的那个装甲兵司令的后代。后来我都如实填了,美国人倒也没找我麻烦。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