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八棵馒头柳/刘心武文粹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心武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她是哪国人

我认识她好久了,50年代的时候,她去商店买东西,售货员对她格外热情,因为都判定她是苏联来的专家,或专家夫人。她那洋人的特征,确实非常突出——金发、碧眼、高鼻、白肤……她戴耳环、项链、手镯,抹唇膏、洒香水,不管天气多冷,哪怕是三九寒冬,她身上虽裹着毛皮大衣,下面露出的一双腿,在当时中国人的眼里,简直是光着;但人们都自觉地向她奉献友情——“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嘛,“苏联是老大哥”,那么,她该是当之无愧的“苏联老大姐”;结果有一回一个热情的售货员就当面叫了她“老大姐”,事后她向我提及此事,耸起眉毛问我:“难道我老了吗?”

她当然免不了要老,而且渐渐地她也不戴耳环和手镯,只戴项链,香水也不洒了,只抹一点儿淡淡的唇膏,并且她不再“光腿”,但她还是免不了尴尬——她在街上常常被小孩们尾随,拍着巴掌对她欢呼:“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结果有一天一位小学老师就上前招呼她,热情地邀请她去他们学校“给孩子们讲一讲欧洲社会主义明灯的繁荣景象”,她不免微笑着问:“同志,您也不调查一下,就邀请我吗?”那老师乐乐呵呵地说:“您答应了,我们自然会开介绍信去您那单位的啦……”她便正色道:“我不是阿尔巴尼亚人!”那老师并不失望,仍旧笑嘻嘻地说:“那您一定是罗马尼亚外宾啦!我还能怀疑您是帝、修、反吗?您要是帝、修、反,那怎么能让您住在这条街,天天看见您从这儿过呢?”……

60年代后期,她尽量避免出门,不得不出门时,便扎上头巾,把头发全塞在头巾里面,戴上大IZi罩(那时戴口罩上街不稀奇),戴上平光镜(那时一般人戴墨镜会被认为不正经),项链自然绝不敢戴,口红不消说早已不抹,衣装是“全盘中化”,我就经常看见她穿着军绿棉大衣在商店买东西,因为她中国话说得非常地道,那时候售货员也懒得抬眼看人(虽然商店墙上有斗大的“为人民服务”字样),因此倒也很少露馅。

1972年以后,她又渐渐故态复萌,有一回我和她在一家饭馆吃饭,她的头发已然黄白夹杂,眼珠也不那么蓝而发灰,她也仍不敢戴项链什么的,只是她穿了一件色彩鲜艳的大花点子的连衣裙,于是就有一位邻桌的食客主动移到我们这桌,非常热情地招呼她,并且望着我说(是让我翻译的意思):“我们中国人民反对的只是一小撮最反动的反华分子……我们愿同美国人民友好……我欢迎您到中国来……”他还没说完,我们已经忍不住笑出声来……

80年代以后,她头发全成银白,但居然青春焕发,面部化好妆以后,光彩照人,而且抓紧减肥,腰肢袅娜,耳饰、项链、手镯、领针、胸花……一应俱全,衣着净是昂贵的时装,冬天恢复了“光腿”,脚下永无平庸之鞋;她是我的亲戚,我们自然也还见面小聚,有一回我就问她:“现在人家把您看成哪国人呢?”她呵呵地笑着说:“哎呀呀,我现在的国籍太多了!最经常的是美国,其次是法国,有时候是加拿大,有时是澳大利亚,最近还有足球迷一定要我承认是德国人,有的还缠着我,非要我给一个叫施拉普纳的人带话……哈哈哈哈……”

前几天有个相当有身份的人来找我,对我恳切地说:“听说您一位伯母是美国人,您看能不能……”我没等他说完就赶紧解释说:“她不是美国人……”他也不等我解释完便生怕我拒绝地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就是新西兰、荷兰、比利时、瑞典、丹麦、挪威……哪国都行,只要您通过她给我们拉来了投资,我们的提成能达到百分之三十……要不,百分之三十五!这也是支援……”我不禁生起气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我伯母跟我伯父马上要庆祝金婚了,伯母在中国定居都半个世纪了,而且她四十年前就人了中国籍了,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呀!……”

来人先是目瞪口呆,后来就以疑惑的目光审视着我,他还是不信,或者他认为不管我伯母入没人中国籍那她的实质还是一个洋人,他斜睨着我,不满地说:“……提成百分之三十五还不干?……也太那个了吧……”

唉!轮到我哑口无言。P3-5

目录

第八棵馒头柳

她是哪国人

长沙发

请遵医嘱

长袖·短袖

花脸猫

“黑话”连篇

“上帝”结婚

“围脖太太”

ZC相册

安灯泡的人

把免费进行到底

斑马线

半秒钟

北风怒号的夜晚

蹦跳的井盖

冰箱里的黑泥糕

美人风筝

不是梧桐

虬梅无价

天上掉下个什不闲

麻姑搔头

“后主篓”

春游“香雪海”

丹皋皮条

得儿蜜

琤琤入耳是何声?

奥迪麦秸

仙蝶寻踪

“金丝楼”

天棚将军

月光宝盒

并列第一

不必改期

不欢而散

不堪其扰

不可饶恕

彩票飞

踩莲

查无实据

唱牛奶

陈灰

抽换年轮

抽象画

挫折

打地铺

打气

大罗伯

大盆菜

大碗传奇

大支票

等候散场

第十三夜

颠簸

颠连步

点地

电话骚扰

“都齐居”

兜风

对视

二嫂闯罗马

发现诗意

烦恼

概不接待

古井帽

鬼姜花

何必巴黎

何方食圣

虎汉

花烛夜

画饼

换妆

焕然一新

悔的边缘

获奖者

机嫂

急需

寄存

捡芝麻

节拍

今夏流行明黄色

韭菜泥

卡通熊与胡姬花

看倒影

客厅里的嗡嗡声

空盒

老袜皂

两规相遇

六瓣梅

楼道里的笑声

楼前白玉兰

轮椅第一天

马尾巴

卖指甲的老人

没问

没甬的故事

没有拒绝

美丽的胡萝卜

米宝

蜜月后礼物

明星泪

摸书

母鸡吃蛋

拿破仑蛋糕

那天,你丢失了什么?

你信不信

拧床单

僻路上

“泼水节”

附录刘心武文学活动大事记

序言

这套26卷的《刘心武文粹》,是应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之邀,从我历年来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之前我虽然出版过《文集》《文存》,但这套《文粹》却并不是简单地从那两套书里截取出来的,当中收入了《文集》《文存》都来不及收入的最新作品,比如2015年1月才发表的短篇小说《土茉莉》。

《文粹》收入了我八部长篇小说中的七部。因为《飘窗》和《无尽的长廊》两部篇幅相对比较短,因此合并为一卷。其中有我的“三楼系列”即《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我自己最满意的是《四牌楼》。《刘心武续(红楼梦)》这部特别的长篇小说,我把它放在关于《红楼梦》研究各卷的最后。我将历年来的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各选为四卷,再加上一卷儿童文学小说和两卷小小说,这十七卷小说展现出我“小说树”上的累累硕果。我的小说创作基本上还是写实主义的,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原来不熟悉、不知道、没见识过的外国文学理论和作品蜂拥而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引起文学创作的借鉴、变革之风,举凡荒诞、魔幻、变形、拼贴、意识流、时空交错、文本颠覆甚至文字游戏都成为一时之胜,我作为文学编辑,对种种文学实验都抱包容的态度,自己也尝试吸收一些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写些实验性的作品,像小长篇《无尽的长廊》,中篇《戳破》,短篇《贼》《吉日》《袜子上的鲜花》《水锚》《最后金蛇》等,就是这种情势的产物,至于意识流、时空交错等手法,也常见于我那一时期的小说创作中,但总体而言,写实主义,始终还是我最钟情,写起来也最顺手的。短篇小说里,《班主任》固然敝帚自珍,自己最满意的,还是《我爱每一片绿叶》《白牙》等;中篇小说里,《如意》《立体交叉桥》《木变石戒指》《小墩子》《尘与汗》《站冰》等是比较耐读的吧。我的中篇小说里有“北海三部曲”《九龙壁》《五龙亭》《仙人承露盘》,是探索性心理的,其中《仙人承露盘》探索了女同心理;另外有“红楼三钗”系列《秦可卿之死》《贾元春之死》《妙玉之死》。短篇小说里则有“我与明星”系列《歌星和我》《画星和我》《笑星和我》《影星和我》,这展示出我在题材上的多方面尝试。但我写得最多的还是普通人的生活,特别是底层市民、农民工的生存境况和他们的内心世界,长篇小说里不消说了,像中篇小说《泼妇鸡丁》,短篇小说《护城河边的灰姑娘》,还有小小说中大量的篇什,都是如此。我希望《文粹》中从自己“小说树”上摘取的果实排列起来,能够形成一幅当代的“清明上河图”。

我的写作是“种四棵树”。除了“小说树”,还有“散文随笔树”“《红楼梦》研究树”和“建筑评论树”。《文粹》的第17卷至21卷是“《红楼梦》研究树”的成果。虽然这些文章此前都出过书,但是这次在收进《文粹》时又经过一番修订,吸收了若干善意批评者的合理意见,尽量使自己的立论更加严谨。第22卷《从(金瓶梅)说开去》是新编的,其中收入了我研究《金瓶梅》的若干成果,可供参考。这也是我的一本文史类随笔。第23卷收入我两部自己珍爱的散文作品《献给命运的紫罗兰》《私人照相簿》。第24卷《命中相遇》收入的散文,记录的是我生命中难以忘怀的岁月、事件和人物。第25卷《心里难过》则收入的是与自己生命成长相关的散文,其作为卷名的一篇曾经人录为配乐朗诵放到网上,广为流传,也获得不少点赞,我也很高兴自己的文字不仅能以纸制品流传,也能数码化后云存在,从而拥有更多的受众。

第26卷则把我此前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以及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材质之美》合并在一起,还搜集了那以后散发的建筑评论。我的建筑评论从建筑美学、城市规划、对具体建筑的评论……一直延伸到建筑材料、施工,以至家居装修装饰等领域,展示出我“建筑评论树”上果实满枝,蔚成大观。

购买这套《文粹》的人士,不仅可以阅读到我“四棵树”上的文字,还可以看到我历年来的画作,以水彩画为主,也有别的品种。春风催花,夏阳暖果,不以秋叶飘落为悲,不以冬雪压枝为苦,在生命四季的轮回中,我感觉自己创造的风帆还在鼓胀,《文粹》只是总结而非终结,祝福自己在命运之河中继续航行,感谢所有善待我的人士!

2015年4月23日温榆斋

内容推荐

《第八棵馒头柳》集刘心武微型小说创作心血之大成,收录了其历年来的小小说精品之作,涵盖了亲情、友情、爱情、人生、社会、改革、励志、成长、成功等多个话题,反映了家长里短、人生百态、社会万象,生动地还原了各阶层或大或小人物的生存、生活、精神等风貌,贴近市井民生、时代脉搏。这些小小说字字珠玑,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内心及人生感悟,内容广博,措辞讲究,京味京韵十足,字里行间充满浓浓的人情味及关切之心,读来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编辑推荐

刘心武,194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共计61集,并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2012年出版《刘心武文存》40卷。除小说与《红楼梦》研究外,还从事建筑评论和散文随笔写作。2014年推出新的长篇小说《飘窗》。《第八棵馒头柳》是该作品之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