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生食,有益健康
生食,顾名思义,就是生的食物拿来直接吃,与之相对,用火加工后的食物也就是熟食。熟食的诞生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
自然界早就有火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对于这种自然现象,原始人刚开始看到的时候,怕得要命。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相当美味。后来,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
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人看到有鸟啄燧木时产生火苗,受此启发,把一块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地钻,钻出火星来。从那时起,人们就不再将打来的野兽生吞活剥,连毛带血地吃了,而是将它们烧熟来吃。他们发现野兽经火烧、水煮烹熟后再吃,不仅少了腥味,还更加香美,而且杀菌消毒,又易消化。
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讲,我们日常饮食应以熟食为主,再适当搭配一些蔬菜、水果类植物性食物。然而,近些年,人们在饮食领域开始兴起“回归自然”的热潮,也就是俗称的生食疗法。
与熟食方式相比,吃生食具有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好处。
其一,吃生食可以保留天然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食物被烹熟时,其中的营养物质很容易经加热而被分解、破坏,特别是具有美容健身、止血抗癌作用的维生素容易遭到破坏,而吃生食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保护天然植物性食物中具有保健抗癌作用的物质,使其不因加热而减少,也是人们抵抗现代生活污染的手段之一。这是因为天然植物中不仅含有具抑癌抗癌作用的叶绿素、黄碱素,还含有能够提高人体肝脏解毒功能的植物激素,以及有助消化、促代谢功能的酶类等物质。
其二,吃生食时,一般很少人为添加食盐、食糖、香精、糖精、增色剂、防腐剂等物质,这样就不会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外,生食也没有熟食熏烤过程产生的苯并芘等物质,因此也就不会产生熟食加工品带给身体的危害。
此外,许多适宜作生食的蔬菜瓜果,其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的功能比熟食强。可以作生食的植物性食物有很多,除了各个季节的应时水果及其鲜榨果汁外,还有许多种蔬菜也适合生吃,包括萝卜、番茄、黄瓜、丝瓜、乳瓜、花生、莴笋、芫荽、芹菜、红薯、生菜、卷心菜、荸荠、嫩板栗、青葱、大蒜、灯笼辣椒、生姜、香菜等等。
当然生食务必讲究卫生,不能像原始人那样茹毛饮血、胡乱地生吃。科学的生食方法是这样的:先把新鲜的蔬菜或水果在水龙头下反复冲洗,再用冷开水冲淋,如果生吃的是一些没有“绿色食品”标志的食物,则应该浸泡一下,以减少农药的残毒。另外,刀、砧板、榨汁机等也应洗干净。生吃必要时可加点米醋、大蒜等作料。
生吃宜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多,让肠胃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如患有中气虚寒、胃病、肠炎等疾病的人,则宜慎用或暂停生食,以免诱发腹痛、腹泻等病。
除了蔬菜水果,肉类食品也可以拿来生吃。近几年来,随着日本餐馆的增多,人们渐渐接触到日本料理中最有代表性、最具特色的食品——生鱼片(日语中叫“刺身”),并逐渐喜欢上了这种美食。其实,早在唐代,中国人已经开始吃生鱼片了,李白曾有“呼儿拂几霜刀挥,红肥花落白雪霏”的盛赞,杜甫曾有“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的寄语,都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吃生鱼片时的情景。不过常生吃的鱼都是海鱼,因为生吃河鱼容易产生寄生虫。因此,偶尔吃一些生鱼片时,也要注意卫生,平时尽量不要生吃。
P12-14
吃,长期以来都被看作一件挺俗的事儿。在以前,如果一个人特别喜欢吃,一看见美食就两眼冒光,整天琢磨着吃什么,怎么吃,就难免被周围的人说成是个“吃货”,似乎也被扣上了“好吃懒做”的帽子。然而,近几年随着美食节目大行其道,以及网络语言的强大生命力,原本暗含贬义的“吃货”一词在一夜之间华丽转身,成了爱美食、懂生活的代名词,更加体现一种温情随性的生活态度。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我们生活中就有许多吃的讲究。正月十五闹元宵,端午时节吃粽子,中秋佳节吃月饼,无论大节小节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节日美食。孩子出生要吃,定亲结婚要吃,过年团圆要吃,离别要吃,聚会当然还要吃。更别说旅游时的吃,那简直就是大吃特吃,似乎要把当地的美食全都尝个遍。
现代人越来越会吃了,不管是土里长的,水里游的,还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凡是能吃的几乎都要尝一尝,还美其名日“尝鲜”。但是,从健康与养生的角度来看,现代人又越来越不会吃了,许多人有暴饮暴食、不吃早餐、喜吃生冷、搭配不合理、营养过剩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方法。因此,由于管不住自己的嘴,没有意识到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许多人在“吃”上吃尽了苦头,“吃”出来各种疾病,为自己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
许多人过分强调食物的色香昧美,却往往忽视了食物搭配是否合理,是否有营养,就连西方人在对中国美食和厨艺赞不绝口的同时,也指出中国菜太注重味觉而忽视了营养搭配。近年来,人们已经意识到“吃”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但要吃得好,还要吃对、会吃,吃得合理,吃得健康。许多营养专家开始大力提倡健康饮食,让食物带来健康,而不是让食物危害健康。
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吃货圣经:这样吃不伤身,不发胖,有精神》,本书将教你如何做一个既会吃又懂吃,既吃得好又吃得健康的真正的吃货。本书以“健康”为主线,不但为你搜罗各地美食、节日美食、新奇吃法,还从时令、营养、瘦身等角度来讲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为你呈现全新的健康理念,健康的饮食文化。
如果你常常为“吃什么、如何搭配吃才有营养”而苦恼,那么你可以在第五章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第五章重点讲述了食物的营养、搭配及常见不同食物种类的健康食用方法。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体质,适合吃什么食物,那么你可以参考第六章,为自己量身打造一套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方案。
如果你对某一种口味有特殊的嗜好,我们在第七章为你指路,帮你在不改变嗜好的前提下,吃得更健康,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如果你是一个“零食控”,常常零食不离口,我们在第八章推荐你吃“好零食”,少吃或不吃“坏零食”,并为你介绍了几种常见零食的健康安全的制作方法。
如果你为自己圆墩墩的身材犯愁,那就翻开第九章,看看如何通过健康饮食为自己减重,恢复魔鬼身材。
如果你是一位仍然对美有不懈追求的中老年人士,那么你可以看看第十章,我们教你不必通过昂贵的化妆品、保健品等,而只通过饮食,实现“逆生长”的愿望,让你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有精神。
对于身患各种疾病的人士,本书最后一章讲述了几种常见疾病的健康饮食方案,帮你把吃出来的疾病“吃回去”。
俗话说“病从口入”,要少生病、不生病,就要注意入口的食物。作为一名讲究吃的“吃货”,不但要吃出花样,满足口腹之欲,还要吃得健康,满足身体所需,真正实现食物为身体服务的健康宗旨。
希望本书能够为吃货朋友们指点迷津,让你吃出水平,吃出健康,吃走疾病,让你拥有健康、愉快的人生。
编者
近几年,随着美食节日大行其道,以及网络语言的强大生命力,原本暗含贬义的“吃货”一词在一夜之间华丽转身,成了爱美食、懂生活的代名词,更加体现一种温情随性的生活态度。
作为一名讲究吃的“吃货”,不但要吃出花样,满足口腹之欲,还要吃得健康,满足身体所需,真正实现食物为身体服务的缝康宗旨。希望谢文英编著的《吃货圣经--这样吃不伤身不发胖有精神》一书能为吃货朋友们指点迷津,让您吃出水平,吃出健康,吃走疾病,拥有健康、愉快的人生!
谢文英编著的这本《吃货圣经--这样吃不伤身不发胖有精神》将教你如何做一个既会吃又懂吃,既吃得好又吃得健康的真正的吃货。本书以“健康”为主线,不但为你搜罗各地美食、节日美食、新奇吃法,还从时令、营养、瘦身等角度来讲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为你呈现全新的健康理念,健康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