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易生著的《血红的白桦林(1少年有志报神州)》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日寇的铁蹄踏进长白山区,抗日武装在南满大地风起云涌。中共满洲省委决定,在磐石建立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镰刀斧头的战旗,开始在抗日的战场上飘扬。 能力超绝的少年猎手孟学霍,受共产党员表哥的影响立志抗日报国,却因年龄小被义勇军拒之门外。但他凭一身独特的本领,不仅如愿加入抗日队伍,还在关键时刻屡建奇功。 磐石反日工农义勇军成立伊始,就遭周围林立的反动武装围攻。化装成山货商赶来化解危机的省委特派员,却误入有很深嫌隙的山林队密营。孟学霍能否顺利接到特派员? 目录 第一章 夜袭大排队 第二章 战旗猎猎 第三章 伏击伪骑兵 第四章 玻璃河套的毒瘤 第五章 血战蚂蚁沟 第六章 危机四伏 第七章 土炮克石寨 第八章 神秘的山货商 第九章 红军的旗帜 第十章 旋风突击
导语 中国人民进行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抗击国际法西斯的一部恢弘壮丽的史诗,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斗争,是这部史诗中最重要、最惨烈、最令人动容的篇章之一,易生著的《血红的白桦林(1少年有志报神州)》以史诗为基础,适度演绎、渲染,以杨靖宇和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等革命先烈的战斗故事为原型,展现他们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伟大的历史功绩,同时刻画一群热血少年救民于水火的青春梦想和成长历程。 精彩页 第一章 夜袭大排队 寒风呼号,飞雪扑面。节令虽已是清明的前夜,但此刻的长白山脚下,依旧是一片冰天雪地,看不到丝毫的春意。自从去年9月18日日寇的铁蹄踏上这片富饶的土地,1931年的寒冬,就变得更加漫长和酷烈。 雪越下越大,漆黑的天地间,仿佛只剩下打得人脸疼的鹅毛雪片。 习惯猫冬的东北人,这样的天气都是窝在热乎乎的火炕上,躲避屋外肆虐的严寒。 但借着天上微弱的星光,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有二十几个人影,在只剩下光秃秃树干的白桦林中,正踏着及膝深的积雪艰难跋涉着。这样风雪交加的夜晚,如果不是生死攸关的事情,估计不会有人如此奔波。 这些人还真是赶着去救命的。 他们都是磐石赤卫队的骨干队员,走在最前面的那个20岁刚出头的青年,威武英俊,身手灵活,正是赤卫队的李队长。 赤卫队成立的时间并不长,在磐石群众中的名声却很响。原来自去年东边道镇守使于芷山裹挟手下的东北军投降日寇后,新成立的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就多次领导磐石民众,举行大规模的反日活动。日寇为了破坏党领导的反日运动,收买反动地主和流民充当奸细,破坏反日活动,残害抗日群众,老百姓都叫他们是日寇的走狗。磐石县委为了惩治这些奸细,打击降日派的嚣张气焰,保卫反日群众,在玻璃河套的红石顶子成立了由党团员为骨干的磐石赤卫队,当地群众亲切地称这支专打汉奸走狗的队伍为打狗队。 今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住在红石顶子的中共磐石中心县委,收到交通员送来的紧急情报,磐东临河镇赵家屯的大排队炮头赵阎王,昨晚和大排队喝酒时放出狠话,说要在清明,也就是明天,用武力镇压参加反日会的群众。 县委领导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派李队长率领打狗队马上出发,消灭赵阎王的大排队,保护参加反日会的群众,同时夺取大排队的武器来武装赤卫队。 赵家屯在临河镇西北几里外,离红石顶子足有六十多里地。李队长接到命令后一刻也不敢耽搁,马上率队员出发,顶着越来越大的风雪,连续疾行了十来个小时。眼看着赶到赵家屯外这一大片白桦林时,已是晚上8点多钟了。 此刻李队长心急如焚,不时回头轻声催促身后的队员,想尽快穿过这片白桦林,立马赶到赵家屯。因为他怕万一晚到一步,赵家屯反日会的同志和老百姓就会像之前的农会会员一样,遭到赵阎王残忍的杀害。 一直在磐东地区组织反日活动的李队长,对这个赵阎王并不陌生。他本是地主恶霸豢养的一个打手,因心狠手辣当上了炮头,成了赵家屯地主恶霸欺压穷苦百姓的得力帮凶,穷凶极恶,为害乡里,人称赵阎王。“九一八事变”后,他随反动主子投靠了日寇,甘做汉奸走狗,残忍地杀害了3名农会会员,是磐东地区臭名昭著的铁杆汉奸。 “同志们,再加把劲儿!前面就是赵家屯了,我们要尽快消灭赵阎王,不能让他有伤害老百姓的机会!”李队长再次回头给队员们鼓劲儿。 白桦林间呼啸的寒风,虽然将李队长的话吹得有些模糊不清,但队员们都能感受到李队长心中的焦急,因为他们自己的心中也同样焦急。每一次将靰鞡鞋从及膝深的积雪中拔出,都会让他们疲劳的双腿感到更加沉重,但每一个队员都咬紧牙关坚持着,为了反曰会同志们的安全,为了赵家屯群众的安全,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艰难地向前走着。 走在队伍后面的年轻队员何景义,从进了白桦林后,就总是面带惊疑之色地扭头回望。P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