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资治通鉴故事(无障碍阅读新课标新阅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何梦佳
出版社 煤炭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赵惠文王在位的时候,得到了稀世珍宝和氏璧。秦昭王听说后,很想得到它,于是派人送信给赵王,说希望用十五座城池与赵国交换和氏璧。赵王和大将军廉颇等大臣商议对策:假如把和氏璧给了秦国,恐怕未必能得到秦国的十五座城池,白白被骗上当;假如不给的话,又怕由此招致秦军侵略。赵王始终拿不定主意,想找个合适的人出使秦国,但一直没有找到。

这时太监总管缪贤说:“可以让我的门客蔺相如去。”赵王问道:“你怎么知道他能胜任呢?”

缪贤回答说:“有一次我犯了罪,想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劝我说:‘您怎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我说:‘有一次我跟随赵王和燕王在边境上会晤,燕王私下里握着我的手说:“我希望和您成为朋友。”由此我知道燕王会收留我,所以打算投奔他。相如对我说:‘当时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而您又是赵王手下的宠臣,所以燕王才想和您交朋友。现在您要从赵国逃到燕国,燕国害怕赵国,肯定不会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还给赵国。您不如光着背,背着斧子向大王请罪,说不定倒能获得宽恕。’我听从了他的劝告,幸好大王您开恩赦免了我的罪,所以我认为蔺相如是个贤人,足智多谋,应该担当得了这个使命。”

赵王一听,赶紧召见蔺相如,问他说:“秦王拿十五座城池来换我的和氏璧,你看能不能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给不行。”赵王说:“如果秦王拿走了和氏璧而不给我们城,我们该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秦国要求用城换我们的璧,如果我们不答应,我们就会理亏;我们给他和氏璧,而秦王不给我们城池,那么理亏的就是秦国了。比较这两种情况,我们宁肯答应他而冒险被骗,也要叫他们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说:“好,有道理,那谁能出使呢?”蔺相如说:“大王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我可以带着璧出使秦国。秦国把十五座城池交给赵国,我就把和氏璧交给秦王。他们不给我们城池,我保证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于是,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了。

秦王在章台宫接见了蔺相如,蔺相如双手捧着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自己看完之后,又传给他的妃子和左右亲信们观赏,大家高呼万岁,向他祝贺。蔺相如看秦王没有用城换璧的诚意,就走上前去对秦王说:“大王,这块玉璧上有一个斑点,让我指给您看。”秦王把璧递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接过璧后退几步,站在一根柱子跟前,怒气冲冲地对秦王说:“您写信给赵王,说是想换我们的和氏璧,赵王召集大臣们商量给不给,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依仗着自己的强大,想用空话来骗我们的璧,所谓用来交换的十五座城池,恐怕十有八九得不到’。大家都认为不能把和氏璧给秦国,但是我觉得就算是平民百姓之间打交道都不用欺骗的手段,更何况一个大国呢?再说,既然是强大的秦国所喜欢的东西,我们不能为了这一块璧而损伤了和秦国的感情。于是赵王就沐浴斋戒了五天,然后派我出使秦国,郑重地把和氏璧交给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不就是尊重你们是大国,向你们表示敬意吗?可我到了秦国之后,您只在一个偏殿上接见我,表现得很傲慢。您拿到和氏璧后又传给一群妃子看,简直是在戏弄我。我看您根本不打算给赵国十五座城池,所以我就把璧拿了回来。你要是再逼我,我就连头带璧一起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他举起璧,眼睛斜瞅着柱子,像是就要往柱子上撞似的。

秦王怕他撞碎了玉璧,就连连道歉,请他千万别往柱子上撞,并赶紧召来负责的官员拿出地图,指着地图上的一片地区说,就把这里的十五座城划给赵国。蔺相如心里明白秦王只不过是做个样子,其实是不会真正给的,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闻名的珍宝,赵王害怕秦国,不敢不答应秦国的要求,所以把玉璧献给秦国。赵王在把璧送来之前,斋戒了五天,现在请大王您也斋戒五天,在王宫的正殿上安排隆重的典礼,那时我才能正式把璧献给您。”

秦王知道硬抢和氏璧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排在国宾馆住下来。蔺相如估计尽管秦王答应了斋戒,但最后肯定会违背盟约,不会给赵国城池的,就派遣他的随从换上粗布衣服,打扮成老百姓的模样,带着和氏璧从小路回到了赵国。

秦王斋戒了五天以后,果真在宫殿上安排了隆重的仪式,派人带领蔺相如走上大殿。蔺相如进殿后,对秦王说:“秦国自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没有哪一位信守诺言。我实在怕被您骗了而辜负赵国,所以派人带着和氏璧先回赵国了,估计现在已经到了。不过,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只须派一个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王就立即派我捧着和氏璧给您送来了。凭着你们强大的国力,只要你们先把十五座城划给赵国,赵国敢不给您璧而得罪您吗?我知道欺骗了大王您,已犯了死罪,我甘愿被扔到烧开水的大锅里受极刑,请您和大臣们仔细商量商量吧!”P4-7

书评(媒体评论)

一本好书是灯塔,引航孩子在黑晴中前行;一本好书是太阳,温暖孩子成长的道路。好书能帮助孩子发现前方,并引领他们走向前方。

——曹文轩北大教授

培养孩子从小阅读的习惯,时问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信念,这对孩子的精神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阅读中孩子不仪获得新的经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丰富、改造了自我,这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苏立康中国教育学会

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这位老师会将文学的种子埋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孩子在阅读中思路清晰,在此基础上,也提升了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王大绩语文教育专家

目录

韩、赵、魏三家分晋

完璧归赵

商鞅变法

窃符救赵

荆轲刺秦王

陈胜、吴广起义

鸿门宴

西汉

汉朝与匈奴联姻

七国之乱

张骞出使西域

司马迁著《史记》

昭君出塞

王莽篡位

绿林赤眉起义

东汉

投笔从戎

黄巾起义

王允杀董卓

桃园三结义

挟天子以令诸侯

官渡之战

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

七擒孟获

司马昭之心

两晋

陈寿著《三国志》

刘渊建汉

司马睿建东晋

淝水之战

南北朝

刘裕受禅称帝

刘义隆自毁长城

北魏易俗改姓

侯景之乱

杨坚辅政掌权

除异己,篡北周

陈后主亡国跳井

隋炀帝游江都

李渊太原起兵

李世民励精图治

武则天称帝

宰相狄仁杰

安禄山起兵反唐

五代十国

朱全忠称帝建大梁

梁军黔驴技穷

三将救幽州

“儿皇帝”石敬瑭

赵匡胤露峥嵘

序言

政多弊,御戎不力,积贫积弱,局势不稳。这是一个有生气的时代,又是一个很苦闷的时代;是个前进的时代,又是个软弱的时代。当时,君主将相,志士仁人,平民百姓,多在考虑出路。于是,有主张以“柔道”治天下,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有立志改革,而实行变法的;有生活困苦,被逼铤而走险,起义造反的。有文化知识的人们,特别是历史学家,如欧阳修、司马光、范祖禹等,往往面对现实而回顾历史,以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历史,从而有助于治国安邦,更好地解决现实矛盾。其中,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的目的最突出,最具代表性。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有考异、目录各30卷,共300多万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事件,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竞相研读。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数不胜数。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媲美。

本书选取了《资治通鉴》中的经典故事,通俗易懂,对读者学习历史,感悟为人处世道理大有裨益。

内容推荐

何梦佳编写的《资治通鉴故事(无障碍阅读新课标新阅读)》,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编辑推荐

何梦佳编写的《资治通鉴故事(无障碍阅读新课标新阅读)》以战国至五代期间的史事为发展脉络,生动详细地叙述了历代帝王将相们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舞台上所经历的生死悲欢。

本书从原著所记三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中,精心遴选近两百个精彩、经典的故事,采用白话文的形式,编写成了这本《资治通鉴故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