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全注全解道德经(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春秋)老子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道经
第一章 众妙之门
为人之道
轮扁斫轮与伯乐相马
诸子各家的“名实之辩”
从政之道
诸葛亮抱道而行
孔子向老子问礼
第二章 功成弗居
从政之道
萧规曹随
功成而弗居
许攸之死
明武宗在荒诞中结束一生
为人之道
管仲的为人
东施效颦与左思仿潘安
第三章 圣人之治
从政之道
宋仁宗开创治世
为人之道
与世无争的严子陵
崇尚节俭的汉文帝
第四章 和光同尘
从政之道
曾国藩藏锋保身
为人之道
满招损,谦受益
孔子问礼
刘备巧借闻雷避祸
第五章 多言数穷
从政之道
“强项令”董宣
政务苛烦亡秦
周厉王禁言与国人暴动
经商之道
寓言故事两则
第六章 谷神不死
为人之道
庖丁解牛
第七章 天长地久
为人之道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人
不贪恋权位的华盛顿
从政之道
孙叔敖廉洁爱民
李固劝黄琼
第八章 不争无尤
为人之道
杨修之死
只拣五美分硬币的孩子
李时珍尝百草钻研医术
第九章 持而盈之
为人之道
骄傲的危害
关羽败走麦城
深知进退的范蠡
经商之道
福特汽车的教训
从政之道
李斯之死
第十章 明白四达
为人之道
“大树将军”冯异
每日三省其身的曾参
从政之道
从谏如流的唐太宗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为人之道
名相李泌
态度谦卑的刘邦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为人之道
狄德罗的袍子
齐庄公因贪色而被杀
从政之道
廉正无私的于成龙
齐桓公之死
第十三章 宠辱不惊
为人之道
咸丰帝纵欲而亡
从政之道
林则徐进抚衙
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
为人之道
司马迁发愤著书
万有引力的发现
郭橐驼的种树之道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为人之道
我的朋友胡适之
从政之道
“一鸣惊人”的齐威王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
为人之道
吕布之死
张辽智除叛军
从政之道
司马懿的守静之道
贾诩料敌决胜
急功近利的崇祯帝
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从政之道
隆庆皇帝的垂拱而治
善于放权的领导们
烽火戏诸侯
经商之道
经商贵在坚守信誉
第十八章 大仁大义
为人之道
假牛布衣
华歆轶事
岳飞一生坚持抗金
季札让国追求大道
第十九章 少私寡欲
为人之道
晏子痛斥楚王
清心寡欲才长久
“铁屋”中的呐喊
槐安国之梦
从政之道
汉文帝行宽厚之政
经商之道
“紫牛”与“蓝海
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
为人之道
不贪慕富贵的庄子
从政之道
“糊涂”宰相吕端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为人之道
鲁仲连义不帝秦
坚守信念的孔子
从政之道
汉文帝废除肉刑
吴起向魏武侯论以德治国
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
为人之道
谦卑处下的大将曹彬
刘盈谦下而保全太子之位
从政之道
袁术称帝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为人之道
不同的人生选择
华罗庚的成长经历
韩侂胄恋位而不得善终
从政之道
王莽改制的失败
第二十四章 物或恶之
为人之道
祢衡炫耀自己终被杀
陈胜自傲而招致失败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为人之道
刘备取徐州
从政之道
“内圣外王”的周文王
第二十六章 宜戒轻躁
为人之道
刘备续佳偶
无往而不乐的苏轼
从政之道
高洋因昏庸无道而暴卒
淡定泰然的谢安
经商之道
秦池酒厂的兴衰
第二十七章 常善救人
为人之道
扁鹊论医
从政之道
奇货可居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第二十八章 常德乃足
为人之道
贾诩的明哲保身之道
淡泊名利的爱因斯坦
从政之道
勾践忍辱负重而灭吴国
众叛亲离的楚灵王
第二十九章 去奢去泰
为人之道
徐庶进曹营
廉洁奉公的吴隐之
从政之道
做事要适度
不得善终的暴君侯景
第三十章 不以兵强
为人之道
李自成骄奢致败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
从政之道
马陵之战伏庞涓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第三十一章 恬淡为上
为人之道
墨子劝楚王停止伐宋
从政之道
孔明火烧藤甲兵
祭公谏征犬戎
精彩页
轮扁斫轮与伯乐相马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名字叫作扁的工匠,他十分擅长制作轮子,所以人们习惯以“轮扁”相称,也因为他的技艺很高超,就被征召到齐国的王宫里去服务。
有一次,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而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他见到齐桓公读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不禁感到好奇,就先放下了手里的活计,小心地走到堂上去问道:“敢问大王,您读的是什么书啊?”
齐桓公回答说:“这是圣人的书啊,里面写的都是圣人说的话。”
轮扁又问:“那么,圣人现在都还活着吗?”
齐桓公慨叹一声:“可惜啊,他们早就不在喽!”
轮扁听了若有所思,顿了一下说道:“既然这样,那么您现在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齐桓公听到轮扁这样胡说,勃然大怒,呵斥轮扁道:“寡人读书,你一个做车轮子的人怎么能妄作议论?怎么能说这是圣人留下的糟粕呢?你来说说看,要是说得有道理也就罢了,不然的话,寡人马上就杀了你!”
轮扁见到齐桓公这样震怒,禁不住吃了一惊,但是随即镇定下来,很认真地说:“我是从我做的事中亲身体验出来的。您看削木头做车轮子这种活儿吧,如果动作慢的话,虽然省劲儿,但是做出来的轮子不牢固;如果动作快的话,尽管很辛苦,但是做出来的轮子却不符合规格。只有在不快又不慢的情况下,才能得心应手,做出最好的轮子来。这里面是很有讲究的,然而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不能把其中的体验明白地告诉我儿子,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所以我现在都七十岁了,还得自己一个人出来做轮子,我是没有办法把自己的这份手艺传给别人的,等到我死了,我的手艺也就跟着我一同进人坟地了。像圣人的书,其实也都是一样的,那些圣人很伟大,但是对于他们自己所领会出来的精妙的道理,并不能够如实地写在书里面,至于那些不可传达的精髓,已经同他们一起死掉了,所以他们在书里留下的都是糟粕啊。”
齐桓公听了轮扁的这一番解说,觉得确实很有道理,因而也就没有再怪罪他。
上面就是《庄子·天道》篇中所记载的“轮扁斫轮”的故事。轮扁虽然是一个没有读过书的平民,但是他所讲的道理却是极其深刻的。这里面就体现出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说,能够讲述出来的道理,都不是最精深的道理。
还有一个故事可以很好地印证这一道理。
大家都知道,伯乐是一个最出色的相马专家,没有一只真正的千里马能够从他的眼下逃过,很多好马都因为伯乐的慧眼而得到了重用。但是伯乐的能力再高,他终究也只是一个人啊,不可能将全天下的好马都选拔出来呀,因此,能够有更多的“伯乐”出现才好啊,另外,伯乐也感到自己年纪大了,能够继续从事他一生所挚爱的相马事业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多了,于是他就将自己极为宝贵的、毕生的相马经验写成了一部书,书的名字就叫作《相马经》。
《相马经》写成之后,当然是要向世间流传的,最初接触到这部书的人是与伯乐最亲近的人——伯乐的儿子。俗话说,子承父业,伯乐的儿子也从事相马这一行,不过说起相马的技术,伯乐儿子比起他来可差得远了。为了这件事,父子俩没少闹矛盾,儿子埋怨父亲不用心教,而父亲则怨怪儿子不用心学。结果,多少年过去了,伯乐相马的技术越来越精湛,可是儿子的相马技术呢,即使不能说毫无进展吧,却也实在是表现平平,没什么值得称道之处。伯乐的儿子不是总埋怨父亲不用心教吗,这下好了,有了《相马经》,不用父亲教,自己就可以学了。所以,《相马经》刚一写出来,还没拿出去让别人看,就被伯乐的儿子抢过去先睹为快了。
伯乐的儿子在读《相马经》的时候,很快就注意到这样一句话:“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额头高,眼睛大而有光,蹄子像堆起来的酒曲。”看到这里,他恍然大悟,原来相出千里马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啊,父亲如果早这么说不就好了嘛,还费那么大劲做什么?
他将这句话牢牢地记住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出门去寻找千里马了。要不怎么说他学得还真的挺快呢,不多时的工夫,伯乐的儿子就兴冲冲地跑回了家,冲着待在屋里的父亲大声喊道:“快出来看哪,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啦!”
伯乐听到儿子的喊声,大吃了一惊,心想:难道儿子的进步真的这样神速?然而,等他打开房门一看,可真是哭笑不得啊!怎么回事呢?原来自己的儿子相回来的那匹千里马Ⅱ阿,是一只大青蛙。儿子还在那里解释呢:“你看哪,它额头很高,眼睛又大又有光彩,遗憾的就是蹄子不太符合千里马的标准。”
伯乐看到这种情景,算是彻底明白了,儿子根本就不是相马的材料,还是尽快劝他改行做别的去吧。不过呢,对于儿子喜出望外地找回的这匹“千里马”,伯乐也没有去做什么直接的批评,而是很委婉地说道:“这倒确实是一匹好马啊,可惜的是它只喜欢跳,不能骑啊!”
这显然只是人们杜撰的一个笑话,再笨的人也不会将青蛙和马混淆起来啊,但是,编撰这个笑话的人是很有心意的,人们可以从开心一笑中感
导语
逸新编的《全注全解道德经(精)》精编精校,详细注解,并以更加细腻、更加精炼、更加通俗的现代语言翻译原文,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在版式上都力求呈现出立体化效果,向读者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优秀著作,带领读者领略老子的文字之美、思想之精。
本书集阅读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于一体,是了解道家文化必读之书,非常适合广大读者珍藏。
序言
作为道家文化重要的代表人物,老子的思想在
哲学、道德、政治、人生观、美学、宗教等方面影
响了中国文化两千多年。无论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
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
作用。
老子,史籍记载很少,据司马迁《史记》介绍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致力于“柔弱”“无为”的道德修养,参悟了回
归自然、天人合一的大道,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
巨人,著有五千字的《道德经》。
《道德经》,亦称《老子》,是道家学派最具
权威的经典著作,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
。它文约意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
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
百家、包容万物,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
、为学的宝典。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道德经》
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
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
,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到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
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已有1000多种,几乎每
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统计,《道德经》是世界上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
量最多的文化名著之一。一代文豪托尔斯泰对老子
也十分推崇,他对老子的《道德经》很有研究,曾
帮助翻译出版《道德经》,还亲自编选出版了《中
国贤人老子语录》,并在书中发表了他的《论老子
学说的真髓》一文。著名的摇滚乐队披头士甚至将
《道德经》四十七章改编成歌曲《The Inner Light
》。
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通过两条途径来研究
、探索《道德经》。一条是修道。修行之人用自己
的身体乃至整个生命,在实践《道德经》的理论,
在探索《道德经》的奥秘。但是,终因本性的差异
和体验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另一条是治
学。研究者用全部的聪明才智,仰天掘地,冥思苦
索,虽然穷经皓首,注解汗牛充栋。但是终因种种
局限,文者说文,字者道字,对于《道德经》的真
谛,仍是隔雾看花,未得其真。有的甚至南辕北辙
,相去甚远。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参悟《道德经》的真谛,参
透为人处世的最高智慧,追寻生命的终极意义,我
们参考了众多版本的精华,结合现代读者阅读的要
求,全新设计,编撰出版了这本《全注全解道德经
》。书中所阐述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态人情的深
彻洞察和深刻思索。社会动荡、人事纠纷、生命无
常、点点滴滴积淀成老子关于人性修养、处世哲学
、治国之道、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等的智慧之学。
本书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
》,下篇《德经》。《道经》讲述的是宇宙根本,
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揭示了阴阳变幻的微
妙。《德经》讲述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处世的进
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
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精编精校,详细注
解,并以更加细腻、更加精炼、更加通俗的现代语
言翻译原文,同时针对每章内容分别从为人之道、
从政之道、经商之道三大方向列举了大量妙趣横生
的古今中外案例,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在版式上都力
求呈现出立体化效果,向读者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优
秀著作,带领读者领略老子的文字之美、思想之精

本书集阅读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于一体
,是了解道家文化必读之书,非常适合广大读者珍
藏。
顺“道”处世,做人自然圆融通达;依“道”
经商,商战自然无往不胜,一本万利;循“道”从
政,仕途自然事事亨通,平步青云。无论是治学修
身、处世待人,还是经商置业、从政为民;无论是
富商大贾,还是平民百姓,总能在《道德经》中,
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内容推荐
老子著的《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为《德经》。《道经》讲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揭示了阴阳变幻的微妙。《德经》讲述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全注全解道德经(精)》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详细注解并翻译原文,并针对每章内容分别从为人之道、从政之道、经商之道等三大方向列举了大量妙趣横生的古今中外案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2: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