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谁都渴望甜蜜的爱情,但为什么有的人会在恋爱中痛苦不堪?有的人会长期处于这种痛苦状态中无法自拔?有的人总是重复几乎一模一样的痛苦恋爱经历……如果你遭遇以上问题,很可能陷入了“恋爱依赖症”这一非正常恋爱心理的怪圈。 伊东明著的《恋爱依赖症(为何爱情如此伤人)》以现实男女恋爱中所常见的失败案例为切入点,以“恋爱依赖症”为主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为何人们会陷入苦恋而不能自拔。作者将恋爱依赖症分为“相互依赖——陷入苦恋无法自拔”“回避依赖——恐惧得到幸福”“浪漫依赖——沉迷于恋爱带来的刺激感”“性依赖——用性来治愈内心的痛苦”四种类型并加以解说,并在最后给出了“斩断不幸连锁反应”的“恢复十步法”。 身为日本恋爱心理学第一人,作者告诉我们,爱情是一个人生命成长课程中最重要的一课。为何爱情如此伤人,大多数肘候是因为我们对生命、对自我的认知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与自身和外界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扭曲,而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那个正确的人;为何爱惰如此伤人,是因为恋爱关系是我们童年时与父母及其他重要亲人的关系模式的再现,不幸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导致了成年的我们不懂爱、不会爱。因此,恋爱中的我们。首先耍修补、修炼自己的内心;为人父母者,则应尽力为孩子创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目录 译者序 在苦涩的恋爱中走不出来的人们(代序) 第一章 名曰“爱”的麻醉剂 无法自拔的苦涩之恋 “爱”不是廉价的赠予 到底是被爱?还是被利用? 恋爱依赖症患者之扭曲的爱 恋爱依赖症的四种类型 依赖症就是痴迷于某些东西 各种各样的误解 第二章 相互依赖 走不出“小白脸”情结 即使被暴力伤害也不言放弃 不幸的女性想要幸福 只是本人没有发现 依赖于相互依赖的人 认清相互依赖的要点 相互依赖的婚恋情感周期 为何会产生相互依赖的恋爱心理 童年创伤性的经历会给人造成巨大的影响 解决问题的三个关键词 第三章 回避依赖 吸引相互依赖症的人 不要建立“适度的壁垒” 为什么相互依赖症者和回避依赖症者就像 一对翩翩起舞的舞者? 从逃避行为开始 做出决断的五个要点 同情心不可过多过滥 第四章 浪漫依赖 把上面的故事浪漫化改编 爱到底是什么? 只追求刺激和性爱的人 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爱情激素 爱情经历未必带来良好的经验 恋爱游戏 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 是什么东西让人痴迷于幻想 一段浪漫恋爱结束了,接着再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灰姑娘的愿望 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关联性 深层心理的痛苦 克服浪漫依赖的两种方法 第五章 性依赖 无法抑制的性欲望与性冲动 色情中毒 无法停止地玩火 追求性爱的人 性依赖的概念 对自己、对他人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治疗“性瘾”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总认为自己的“性依赖”是正常的 容易陷入“性依赖”的人的性格 从应激中逃脱出来——逃避 性格和职场的双重压力 想确认一下自己还活着——自我确认 性爱也是一种自伤行为 存在价值的证明书——性能力 除了性感觉不到爱——渴望被爱 创伤的治愈——重新开始,从头再来 为什么会一边哭着,一边还能做着爱呢? 恢复的道路正在打开 向对方告白 第六章 祈求平稳的改变 恢复的步骤 健康的人际关系的目标 警惕心灵的悲鸣——步骤1“承认” 需要他人的帮助——步骤2“求助” 认清自己的问题——步骤3“时常注意这些问题” 了解被压抑的欲望——步骤4“认识引力” 不爱自己就不会爱他人——步骤5“从爱自己开始” 了解重大创伤对人造成的影响——步骤6“客观地面对过去” 重新打开那扇郁结已久的心门——步骤7“治愈过去” 放弃执着——步骤8“放手” 绝不走回头路——步骤9“抗拒反弹” 相信自己的力量——步骤10“鼓起勇气迈出一步”
序言 两年前拿到日本心理学家伊东明的《恋爱依赖 症》原版,一阅便欲罢不能,认为写得相当不错。 国人对“依赖症”这个概念并不陌生,比如酒 精依赖、药物依赖、毒品依赖等,都是大家耳熟能 详的。除了这些,大家还知道有哪些依赖症、依赖 行为呢?女性朋友可能会马上想到情感依赖,年轻 人可能会想到时下较为“流行”的手机依赖、网购 依赖等。没错,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依赖行为,但 依赖症还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是大家不甚熟悉 的,像工作依赖、食品依赖、赌博依赖、恋爱依赖 、人际关系依赖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依赖症的种 类和形式也在不断地花样翻新,像手机依赖和网购 依赖就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新型的依赖关系,在年 轻人当中甚为普遍,已经影响到很多年轻人的生活 。 伊东明比较擅长婚姻情感和两性关系方面的心 理咨询,接触的个案比较多,在接触个案的时候他 发现很多年轻人在婚恋关系上屡屡受挫,有的欲爱 不能,有的欲罢不止;有的沉浸于痛苦不堪的婚恋 情感关系中不能自拔,有的沉溺于各种婚外情、婚 外恋关系中不肯改悔。这在日本已经不是个别现象 ,可以说相当普遍。很多人把自己的婚恋情感关系 强迫性地依赖在另一个人身上,在外人看来,这段 婚恋情感关系早就应该解体或终止了,但对于当事 人来说却未必那么清楚。甚至很难做到,所以,总 是反反复复,结束了又复合,复合了再结束,总是 走不出痛苦困顿的婚恋情感漩涡。伊东明从个体的 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遗传、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 中总结出了深陷这类婚恋情感依赖的原因和机理, 把这些依赖关系分成“单向依赖”“相互依赖”“ 依赖与回避依赖”“浪漫依赖”和“性依赖”几种 类型,最后给出了解决这些依赖问题的办法。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说,深陷各种形式 的情感依赖的大有人在,尤其是女性朋友,比如有 的人走不出一段令自己痛苦不堪的情感关系;有的 人放不下一段令自己伤痕累累痛不欲生的婚姻关系 ;还有的人放不下一段已经不可能走到一起的恋爱 关系,等等,其实这都是婚恋情感依赖的典型症状 。这本书针对的正是这些问题,看上去本书好像只 是在写恋爱依赖,这是日本人的表述抑或说意识习 惯。在情感关系中,日本人更关注恋爱关系,在日 本人的意识里面,恋爱是大事,所以,为了迎合日 本读者的需求,伊东明选择了恋爱关系作为叙述重 点。而中国读者更加注重婚姻情感关系,更愿意在 婚姻和情感关系上得到一些专业的帮助和指导。应 该说伊东明这本书是非常适合中国读者实际情况的 。 恋爱依赖也好,情感依赖也好,性质都差不多 ,都是一种难以自拔的不健康的强迫依赖关系,都 应该引起当事人的注意。书中介绍了很多自查的方 法,读者可以对照自检,一旦符合这些症状,那就 应该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进行调整,避免给自己带 来更深更不利的影响。但多少有一点点依赖的话是 不必太在意的,只要没有引起明显的身心不适,没 有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和精神负担,那就 不必过分紧张。“依赖”确实不是一件好事,爱对 方和被对方爱都是人生很美好的事情,但“爱”一 定要有好的感受,一旦“爱”变成了纠缠或者变成 了伤害,那这个“爱”就变质了,就要考虑调整或 是终止。这本书就是教给大家怎样区别健康的爱和 变质的爱,怎样解决“爱变异”的问题。 由于我的水平有限,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有瑕 疵纰漏,因此恳请读者朋友们给予谅解并批评指正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宋家玉 2018年2月18日
导语 伊东明著的《恋爱依赖症(为何爱情如此伤人)》是既有专业深度、又有实操功能,真正解决婚恋困境的心理治愈系经典读物!面对雾里看花一般纷纷扰扰的婚恋情感关系,本书拨云见日,直指核心:非正常的依赖心理和依赖关系,是导致婚姻和爱情限于苦痛不能自拔的根本原因,它归根结底源自于当事人原生家庭不幸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导致的心理偏差。要获得健康的爱情,就必须直面内心那个“不幸的小孩“,提升自我,修正自己对于世界的错误认知,重建自己与自身、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而非飞蛾扑火般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这次终于找对了人——结果又错了——总能找到对的人“的寻爱之旅上迷失而不知返。 精彩页 想摆脱又摆脱不了,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如果深入由美的内心,探究一下她深层的心理感受的话,她未必想和良树结束关系,实事求是地说,她的内心应该有两种声音,两个答案:一个是分,一个是合,既想摆脱,又想复合,是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遇到应激事件或遭受打击的时候,心中往往会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比如,遇到一个令人讨厌的上司,你很想反抗他,很想发一顿牢骚或表达愤怒的情绪,但如果那样做的话,恐怕前途就受到影响,这是一辈子的大事,不能恣意妄为;所以,有时在酒席上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面被上司不中听的言语所激怒,一面还得赔着笑脸阿谀奉承,不敢有任何的过激言行,这种内心的矛盾与纠葛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冲突”。在经历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想尽了一切办法也解决不了”等等烦恼、压抑的挣扎之后,这种“冲突”会使内心更加痛苦,有些人始终围绕着“到底该不该结婚?”“是不是应该跳槽?”等等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就是在面对这些比较复杂的人生抉择的时候,频繁产生各种应激的心理冲突。 “冲突”的类型有三种:一种是当面对两个结果都令人满意的选择时,必须要选择其一,这就要接近“冲突”了,比如又想吃法式西餐,又想吃意大利面,两个都想吃;再比如喜欢的人有两个,这两个人都想交往,都不舍得放弃,这种睛况下“冲突”就要形成了。第二种是当面对两个都不满意的选项时,要选择其一,这种情况被称为回避“冲突”,比如你要上床休息了,父母说赶紧起来,要么洗洗衣服,要么打扫卫生,这时你要二选一的话,这两个你哪个都不感兴趣,选哪个都不会让你感到高兴或不舍,所以不会有什么“冲突”,而是远离和回避“冲突”。第三种类型是面对的选择既有好的一面(积极因素),又有不好的一面(消极因素),两个方面、两种因素同时具有。这时会出现接近“冲突”和回避“冲突”同时存在,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越是恐怖的事,越有好奇心”,这就是一种“既想靠近。又不敢接近”的矛盾心理。 由美就陷入这种既想接近“冲突”,又想回避“冲突”,“既想靠近,又不敢接近”的漩涡里去了。她想从和良树的关系中解脱出来。但这种解脱给她带来的是痛苦,这对她来说是种消极因素,为了不让自己这么痛苦,她又不遗余力地抓住和良树仅存的丁点爱情,甚至极力去回忆和良树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缠绵于这种纠葛之中不能自拔,心灵和身体近乎分裂。这时在她的心中有两个声音在打架,一个声音是:最好还是解脱出来吧,或者必须要解脱出来,或者赶紧结束关系!同时,另一种声音却在说:不能失去良树,人家对你多好,一定要保持住关系!这两种声音对由美的影响都非常大,令她处在非常痛苦的状态之中,说她深陷“泥潭”一点不过分。有“恋爱依赖症”的人是一定会陷入这种又想接近“冲突”、又要回避“冲突”的矛盾之中的。 P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