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李训虎著的《排除合理怀疑的中国叙事》以证明标准为研究的切入点,力图通过跟踪“排除合理怀疑”的上升路径观察中国的刑事证据立法,分析刑事证明标准的客观表达与主观适用,总结、反思刑事证据法的立法模式与立法技术,挖掘隐藏其后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在作者笔下,刑事证明标准改革被视为分析法律移植的样本、阐释刑事诉讼立法模式及实效的例证,是提炼“秉持共识理论的渐进主义法律改革观”“中体西用”立法模式的素材,更是研判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经典范例。 作者简介 李训虎,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法、刑事司法人工智能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人大常委会港澳基本法委员会项目、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等多项课题。代表性成果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法学家》《政法论坛》《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等期刊。 目录 第一章 “排除合理怀疑”的中国叙事 一、问题的提出 二、“排除合理怀疑”的中国路线图 (一)自由心证阴影下的“排除合理怀疑” (二)思想市场中的“排除合理怀疑” (三)制度市场中的“排除合理怀疑” (四)潜规则中的“排除合理怀疑” (五)司法解释中的“排除合理怀疑” (六)2012年《刑事诉讼法》中的“排除合理怀疑” 三、“排除合理怀疑”背后的力量 (一)压力之下的必然选择 (二)竞争对手陷入被动 (三)“排除合理怀疑”可能的优势 (四)学术的引领与美国法的强势影响 (五)意识形态的退却与实用主义的提升 (六)小结:多重因素合力的必然结果 四、法律传统博弈中的法律移植样本 (一)仁智互见的改革论争 (二)法律传统博弈中的刑事证明标准改革 (三)法律移植的“排除合理怀疑”样本 第二章 刑事证明标准中体西用立法模式审思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二、逆向而动的刑事证明标准再改革 (一)“两个基本”复归 (二)客观性再度复兴 (三)再改革逆向而动 三、中体西用立法模式的文本分析 (一)中体西用的立法表述 (二)顾此失彼的立法技术 四、中体西用立法模式的深层思考 (一)实用主义的立法策略 (二)体用思维的立法考量 (三)定位失当的刑事证明标准 五、结语 第三章 中体vs.西用:刑事证明标准适用的实效观察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二、中体西用刑事证明标准的客观表达 (一)刑事证明标准客观表达的宏观测度 (二)刑事证明标准客观表达的微观剖析 三、中体西用刑事证明标准的主观适用 (一)对于中体西用刑事证明标准的整体认知 (二)判决书背后的排除合理怀疑 (三)合意式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四)总体研判与初步分析 四、超越中体西用的实用主义 (一)超越体用之争的实用主义 (二)实用(道德)主义再反思 第四章 悖论状态中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 一、引言:问题的由来 二、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文本与实践考察 (一)以明文规定形式呈现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 (二)以个案形式展现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 (三)以“潜规则”形式实施的死刑证明标准 三、悖论状态中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 (一)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改革的正当性、合法性分析 (二)实用主义改革策略主导下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改革 四、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改革的再改革 (一)改革对象存在偏差 (二)难能有进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改革 (三)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改革的再改革 五、启示:实用主义改革反思 第五章 分而治之:完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一种思路 一、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二、标准与规则之争:证明标准的建构是否可能? 三、定罪与量刑的分离:分而治之的前提 四、排除合理怀疑:死刑案件定罪的证明标准 五、排除一切怀疑:判处死刑的证明标准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