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余震(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翎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张翎,浙江温州人。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后就职于煤炭部某机关,任英文翻译。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分别在加拿大的卡尔加利大学及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和听力康复学硕士学位。现定居于加拿大多伦多市,曾为美国和加拿大注册听力康复师。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代表作有《阵痛》《余震》《金山》《雁过藻溪》《邮购新娘》等。根据其小说《余震》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获得了包括亚太电影节最佳影片和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在内的多个奖项。 书评(媒体评论) 张翎的小说大气、从容、深情,而且有一种沉 实而安静的品质。她以自己的专注和柔韧,守护传统 价值的光辉,敬畏一切人性的美德,也为它的裂变、 劫难作证,并从个人和民族的创伤记忆中领悟生命 之重。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辞 张翎的语言细腻而准确,尤其是写到女人内心 感觉的地方,大有张爱玲之风。当然,张翎不是张 爱玲,张翎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莫言 天生具有好的语感,可张翎还嫌不够,还要语 不惊人死不休地锤炼她的小说语言。 ——严歌苓 人们总在说现实主义。而现实主义怎么做?现 实主义的艺术品质和工作伦理,从张翎这里可以看 到。 ——李敬泽 目录 前言 余震 空巢 向北方 精彩页 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 “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 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可是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就已经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凯西可谓阅人无数。这无数的人犹如一把又一把的细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打磨着凯西的神经触角,到后来凯西不仅没有了触角,凯西甚至也没有了神经,所以平日极难在凯西脸上找到诸如惊讶悲喜之类的表情。 沃尔佛医生立刻知道,他碰上一个有点劲道的病例了。 “《神州梦》的作者,刚被提名总督文学奖。上周六CBC电视台《国情》节目里有她一个小时的采访。” 沃尔佛医生嗯了一声,就去拿放在门架上的病历,匆匆扫了一眼边沿上的名字:雪梨·小灯·王。 “急救车晚到十分钟,就没她的小命了。”凯西做了个割腕的动作,轻声说,“自杀。”沃尔佛医生翻开病历,里面是急诊外科的转诊报告。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69年3月29日 职业:自由撰稿人 婚姻状态:已婚 孕育史:怀孕三次,生育一次(有个十三岁的女儿) 手术史:盲肠切除(1995),人工流产(1999、2001) 病况简介:严重焦虑失眠,伴有无名头痛,长期服用助眠止疼药物。右手臂动作迟缓,x光检查结果未发觉骨骼异常。两天前病人用剃须刀片割右腕自杀,后又自己打电话向911呼救。查询警察局记录发现这是病人第三次自杀呼救,前两次分别是3年前及16个月前,都是服用过量安眠药。无犯罪及暴力倾向记录。 转诊意见:转至心理治疗科进行全面心理评估及治疗 附件:警察局救护现场报告 病人日用药品清单 病人过敏药物清单 沃尔佛医生推门进去,看见沙发上蜷着一个穿着白底蓝条病员服的女人。女人双手圈住两个膝盖,下巴尖尖地戳在膝盖上。听见门响,女人抬起头来,沃尔佛医生就看见了女人脸上两个黑洞似的眼睛。洞孔大而干枯,深不见底。沃尔佛医生和女人对视了片刻,就不由自主地被女人带到了黑洞的边缘。一股寒意从脚尖上渐渐爬行上来,沃尔佛医生觉出自己的两腿在微微颤抖,似乎随时要失足坠落到那两个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女人的嘴唇动了一动,发出一个极为微弱的声音。与其说沃尔佛医生听到了女人的话,倒不如说沃尔佛医生感觉到了耳膜上的一些轻微震颤。过了一会儿,那些震颤才渐渐沉淀为一些含意模糊的字眼。 沃尔佛医生突然醒悟过来女人说的那句话是“救我”。 女人的话如一柄小而薄的铁锥,在沃尔佛医生的思维表层扎开一个细细的缺口,灵感意外地从缺口里汩汩流出。 “诸你躺下来.雪梨。”P3-5 导语 作家莫言:张翎的语言细腻而准确,尤其是写到女人内心感觉的地方,大有张爱玲之风。当然,张翎不是张爱玲,张翎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导演冯小刚:我在拍电影、选择故事的时候会遵从自己的天性,张翎的小说触动了我,所以我选择了她。 《余震(精)》为华裔女作家张翎的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余震》《空巢》《向北方》三篇佳作,悲剧中蕴有温情。 序言 构思中篇小说《余震》的时候,我并不知道, 有一场撕心裂肺的大地震,正阴险地潜伏在一片叫 汶川的地皮之下,等待着一个本该花好月圆的春日 ,凶猛地狙击一群毫无防备的人——那是一年半之 后的事。当时我也没有预料到,这篇小说在问世之 后,会走进一位叫冯小刚的电影导演的视野,最终 演绎成一部惊天动地的心灵灾难片——那是三年半 之后的事。 最初的灵感萌发,纯属一个极为偶然的突然事 件。 2006年7月末的一天,我在北京机场等候飞往多 伦多的班机。班机因大雨推迟了一次又一次,百无 聊赖的等待中,我想起了机场里的一家书店。那天 书店里人极多,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只手将我轻轻地 拨过人流,让我一眼就看见了摆在高处的一本灰色 封皮的书——《唐山大地震亲历记》,这才猛然想 起那几天正是唐山地震三十周年的日子。 坐在候机厅里,我开始读这本书。周遭的嘈杂 渐渐离我而去,只觉得心开始一点点地坠沉下去, 坠到那些已经泛黄的往事里去。 地震那年,我还处在懵懂的年岁。北方的消息 通过精密宣传机器的层层过滤,终于传到江南小城 时,只剩下了一组意义模糊的数字。也为那些数字 伤痛过,可那却是山高水远的伤痛,并无切肤的感 觉。1976年的唐山离温州很远。 可是那天在北京机场,那本书三下两下就抹去 了三十年的时光和几千公里的距离,将一些往事直 直地杵到了我眼前。我被击中了,我感觉到了痛。 痛通常是我写作灵感萌动的预兆。 回到多伦多后我又看了钱钢的《唐山大地震》 ,张庆洲的《唐山警示录》以及所有我能收集到的 关于那次大灾难的资料。我的眼睛如饥饿的鹰,在 乱石一样的图片堆里搜寻着一些身体,一些展示某 种猝不及防神情的身体(如庞贝古城的遗迹)。可是 没有,一个也没有。那个铁罐一样严密的年代成功 地封闭了任何带有蛛丝马迹的照片。于是我和那段 往事失去了直接的联系,我的想象力只好在那些文 字构筑的狭小空间里艰难地匍匐。 在爬行的过程 里我远远望见了一些孩子,一些被称为地震孤儿的 孩子。有一个男孩,在截肢手术醒来后,怯怯地请 求护士为他那只不复存在的手臂挠痒。有一个女孩 ,领着她幼小的弟妹,踩着结了冰而嘎啦作晌的尸 袋,寻找被迁葬的母亲尸体。当然,还有那群麻木 地坐在开往石家庄育红学校的火车厢里的孩子。 回忆到这里戛然而止,那些孩子的后来,只是 被一些简单的句子所概括:“……成为企业的技术 骨干。”“……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建立 了幸福的家庭。” 可是我偏偏不肯接受这样肤浅的安慰,我固执 地认为一定还有一些东西,一些关于地震之后的“ 后来”,在岁月和人们善良的愿望中被过滤了。 我发觉我的灵感找到了一块可以歇脚的石头。 孩子,和他们没有流出的眼泪,还有那些没有被提 及的后来。 一旦我锁定了视点,王小灯作为我小说的中心 人物便无比鲜活地朝我走来。我想,这个叫王小灯 的女人若死在1976年7月28日,她就会定格在一个单 纯快乐、渴望上学的七岁女孩形象上。可是,她却 活了下来。天灾把生存推到极限,在这样的极限中 一个七岁的灵魂过早地看见了人生的狐狸尾巴。见 识了真相之后的王小灯,再也没有能力去正常地拥 有世上一切正常的感情。对她来说,在那一天里轰 然倒终于在某一天里让我意识到了它的重量,于是 就有了《空巢》。 和我其他的中篇小说相比, 《空巢》实在不 算是一部激情四溅的作品。从题材上来说,在这之 前的《羊》《雁过藻溪》以及之后的《向北方》《 余震》等,都多多少少涉及了一些传奇的内容。叙 述语言上,那几部作品都有些惊乍伶俐之处.结构 上也较为复杂和工于心计。而在书写《空巢》的过 程中.我向来遵奉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从文原 则突然远远地离我而去,我被遗弃在一片毫无文采 的真空状态。这种状态是在我近十年的创作中从未 经历过的。情节的无奇,结构的了直,语言的平淡 ,使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江郎才尽。完稿后再从头 到尾地读过,却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空巢》 从文到质都呈现了一种平和的淡暗的光色,其实正 符合了平实人生的一种平实状态。描述这种状态的 最合适的载体,就是一种激情和技巧都缺席的平实 语言架构。 《空巢》写到了鸟,写到了巢,也写到了保姆 。但《空巢》真正的关注点不在鸟,不在巢,更不 在保姆。 《空巢》其实是关于孤独这种感觉的。 孤独如空气遍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李延安用结束 呼吸的方式结束了孤独。何淳安和何田田父女在诸 多的事情上看法迥异,却在对付孤独的办法上异曲 同工——他们都用结党的方式抵抗了孤独。 《空 巢》里没有一个人相信爱情,他们只相信同仇敌忾 的私密同盟。这种同盟的持久和巩固使得爱情暗淡 无光。爱情的高调在这里被唱成了卡拉OK式的荒腔 走板。其实人生大抵应当如此,超越生活的想法难 免有些矫情。 如此想过,心就踏实了一些。 当《余震》这部小说集走向读者和市场的时候 ,书写过程里所经历的情绪都已经成为过去时态了 。但愿我的读者能借着这个前言,和我一起重温属 于过去时态的某些迷茫困惑的时刻。蓦然回首,我 才发觉我已经走了很远的路。 内容推荐 《余震(精)》为华裔女作家张翎的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余震》《空巢》《向北方》三篇佳作,悲剧中蕴有温情。 其中,《余震》有关疼痛与救赎的书写堪称同题材作品的巅峰之作。一种天灾带来的,却没有跟随天灾逝去的心灵疼痛。小说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围绕一名叫王小灯的女人展开。地震发生时她年仅7岁,当面临她和双胞胎弟弟两者只能救一人的情况时,母亲万般纠结下终究选择了弟弟。小灯却幸存了,被怨恨包围的灵魂历经整整30年才获得救赎。 《空巢》是书中发表时间ZUI久远的一篇,并获得当年的人民文学奖,小说透过两代人的精神世界描绘着孤独感。 《向北方》是张翎写作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小说讲述藏族女子达娃在北安大略印第安领地里与险恶的生活环境苦苦相搏的故事。从这篇小说开始,张翎告别了江南的山水,走入北方的广袤地界。 《胭脂》《余震》《死着》三部作品同时出版,读者可以借张翎敏锐而慈悲的视角洞见几代人命运铸成的爱情与创伤、死角与光芒。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