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自尊对于一个人的心理生存至关重要。认识不到自我价值,很多基本需求就都无法满足。评判和否定自己会让你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你会像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身体上的伤口那样,想法设法地逃避一切可能会加剧内心痛苦的活动。 你会减少在社交、学习或职业方面的进取行为,生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与人相处、参加面试、为远大目标奋斗,这些都越来越让你头疼。 你不愿与人敞开心扉、听到批评、寻求帮助或是解决问题。 为了避免更多的评判和自我否定,你为自己树起了保护栏。 要么自吹自播,要么抱怨发怒,要么埋头工作,要么满嘴借口。 还有可能暴饮暴食,或借助酒精、毒品来麻醉自己…… 值得庆幸的是,持久的自尊与生活境遇并无多大关系,反而与你对生活境遇的解读方式息息相关。马修·麦凯、帕特里克·范宁著的《自尊(原书第4版)》提供了一套经证实有效的认知技巧,用于评估、改进和保持你的自尊。跟随本书,你将学会: ·区分正常的自尊和病态的自尊 ·与批判、退缩的想法拉开距离 以更加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以及你的生活 当这些看法和感受发生变化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会给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变化,帮助你逐渐挣脱枷锁,建立持久的自信与自我价值。 目录 赞誉 第1章 自尊的实质 因与果 如何使用本书 针对心理治疗师 第2章 病态批评 “应该”军火库 批评的根源 为什么你要听批评之声 强化的作用 不定率强化程式 自我批评如何得到强化 捕获你的批评者 第3章 解除批评者的武力 揭穿其真实目的 顶嘴 让你的批评者失去用武之地 总揽表 第4章 准确的自我评价 自我认知详细列表 列举你的缺点 列出你的优点 一个全新的自我描述 赞美优点 第5章 认知扭曲 扭曲 对抗扭曲 第6章 消除悲痛想法 关注你的想法 给想法贴标签 释放想法 观察、贴标和释放的完整过程 远离批评 例子:托尼和三个问题 第7章 同情 同情定义 为同情心奋斗 充满怜爱的回应 价值的问题 对他人的同情 同理心 第8章 应该 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 “应该”的暴政 健康价值观对病态价值观 “应该”如何影响你的自尊 发现你的“应该 挑战和调整“应该 摆脱“应该”的束缚 赎罪,当“应该”合情合理时 第9章 身体力行你的价值观 生活领域 用10周时间践行价值观 计划承诺行为 第10章 对待错误 重新框定错误 觉悟问题 责任 觉悟的局限 觉悟的习惯 提高你的错误意识 第11章 回应批评 现实的欺骗性 回应批评 总结 第12章 提出需求 你的合理需求 需求对比需要 将需求说出口 凝练坚定的请求 完整信息 第13章 设定目标和计划 你想要什么 选择奋斗目标:第一轮筛选 选择奋斗目标:评估 具体化你的目标 在脑海中播放自己的电影 列出步骤 做出承诺 完成目标的阻碍 不周全的计划 不充足的知识 糟糕的时间管理 脱离实际的目标 第14章 意象 为什么意象法能够奏效 意象练习 创造有效自尊意象的准则 自尊阶段 特别注意事项 第15章 我仍然感觉不好 特殊软肋 抵御伤痛 直面痛楚 选择治疗 第16章 核心信条 识别核心信条 新的核心信条 第17章 建立孩子的自尊 家长的权力 家长是一面镜子 审视你的孩子 认真倾听 自尊的语言 赞扬 纠正你的孩子 管教 反对惩罚 让做对事变得轻而易举 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生活的事实——后果 自主 参考文献
导语 马修·麦凯、帕特里克·范宁著的《自尊(原书第4版)》使用了被证明有效的方法和相关的要素,帮助你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帮助你提升自尊。你将会了解如何区分健康和不健康的自尊,如何揭开并解释负面自我陈述,如何创造新的、更客观的、更积极的自我陈述以支持你的自尊,而不是削弱它。你将学会让批判性的、自我攻击的想法和行为消失,学会重新构建自我评价,提升你的自我价值感。 书评(媒体评论) 麦凯和范宁看到了人类自我批评倾向的复杂性 。他们精心编写、关注认知的自助类书籍并非对简 单措施的堆砌,而是为提升自尊提供了一整套系统 方案。 ——罗伯特 E.阿尔伯蒂博士,《应该这样表达 你自己》作者 积极的自尊是健康人格的核心。麦凯和范宁的 这本书堪称一座宝库,收藏了诸多构建或修复自尊 根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 ——菲利普 G.津巴多博士,《害羞心理学》作 者 “自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标题,精湛的写作 对于自助类书籍来说尤为重要……我真心希望这本 书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 ——中西部书评
精彩页 第1章 自尊的实质 自尊对于一个人的心理生存至关重要。认识不到自我价值,很多基本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生活自然苦不堪言。由此可见,自尊是不可或缺的情感因素。 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自我意识: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看到自身价值。换言之,你能够对自己下定义,并且很清楚是否喜欢这样的自己。人类的这种评判能力导致了自尊问题的出现。这不像讨厌某些颜色、噪声、形状或是感觉那么简单,当你排斥自己的某些方面时,实则是在大肆破坏心理构造。而只有自尊,才能真正维系你的生命。 评判和否定自己会让你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你会像小心翼翼保护自己身体上的伤口那样,想方设法地逃避一切可能会加剧内心痛苦的活动。你会减少在社交、学习或是职业方面的进取行为,生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人相处、参加面试、为渺茫的目标奋斗越来越让你头疼。你不愿与人敞开心扉、谈论性事、成为焦点、听到批评、寻求帮助或是解决问题。 为了避免更多的评判和自我否定,你为自己树起了保护栏:要么抱怨、发怒,要么埋头工作,力图精益求精,要么自吹自擂,要么满口说辞,还有可能借助酒精或毒品来麻醉自己。 本书介绍了停止评判的方法,有助于旧伤痊愈,终止妄自菲薄,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当这些看法和感受发生变化后,一系列连锁反应会给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变化,帮助你逐渐挣脱枷锁。 因与果 上百名研究人员对上千名不同年龄、背景的人进行了测试,试图找出自尊的根源,哪些人的自尊最强,它有多重要以及如何增强自尊心,等等。 对于低龄儿童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孩子在0~4岁时,父母的育儿方式决定了他们在起跑线上自尊强弱的初始程度。这之后,多数针对大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研究都提出了一个相同的疑问: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是好的学习成绩能增强自尊,还是强大的自尊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是较高的社会阶层能够增强自尊,还是强大的自尊有助于跻身较高的社会阶层?酒鬼是因为恨自己而去贪杯,还是因为喝酒而瞧不起自己?人们是因为在工作面试中表现好而悦纳自己,还是因为悦纳自己而有出色表现? 这些都属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像是鸡生蛋、蛋生鸡一样,自尊来源于你的生活环境,而你的生活环境又会受到自尊的极大影响。孰先孰后?这个问题对于能否增强自尊有重大意义。 如果外界环境决定自尊程度,那么你提高自尊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善周围环境。假设你缺乏自信是由于高中辍学、身材矮小、不被妈妈疼爱、在贫民窟长大以及超重100磅(约45千克)。你除了去上夜校拿学位、长高6英寸(约15厘米)、换母亲、搬去比弗利山庄、瘦身100磅以外,别无他法。一点没错吧? 但你知道,你根本做不到。你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或是决定自己的身高。所以你唯一的希望只能是另一种情况:自尊的强弱决定境况。也就是说,只有自尊提高了,环境才能得到改善。因此,只要停止妄自菲薄,你就能长高,深得妈妈喜爱,甩掉100磅,让它像晨露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果你觉得第二种场景也是虚无缥缈,那么恭喜,你又概实世界有着清醒的认识。 事实上,自尊和环境的关系只是间接的,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它无时无刻不影响自尊程度:你的想法。 比如,你照镜子时可能会自言自语:“天哪,我好胖,丑死了。”这种想法无疑是对自尊心的打击。如果你在照镜子时的想法是“嗯,不错,这个发型挺适合我”,那它必然能让你的自尊心大增。镜子里的图像依然如初,发生改变的只是你的想法。 或者假设你正在和朋友聊政治,当你对右翼反叛分子发表见解时,爱找茬的他更正你说:“错,你说的是左翼反叛分子。”如果你对自己说“我好蠢,丢死人了”,你的自尊心会瞬间跌入谷底。如果你对自己说“多亏被纠正,下次就不会出洋相了”,你就不至于丧失自尊。无论是哪种情况,你周围的环境并没有改变,只是你的理解方式不同而已。 难道这意味着周围环境与自尊程度毫无关系?当然不是。就社会阶层而言,银行副行长的自我感觉明显好于出租车司机。因此,对100个副行长和100个出租车司机的调查结果“证明”,不同工种社会地位的高低与自尊程度成正比。这组统计数据忽视了一个问题,有一些副行长可能会因为以下想法而产生挫败感:“我本该提成正职,当上行长的,真是无能。”相反,有一些出租车司机却能知足常乐:“虽然我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司机,但我可以养家糊口。孩子们在学校表现不错。生活也算顺风顺水。” 本书旨在使用已被证实的认知行为疗法改变你对生活的看法,从而提高自信。它会帮助你认识到你常常不由自主地对自己做出的负面评价,从而学会形成新的、客观的、正面的自我评价,提升自尊心,走出缺乏自尊的困境。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