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扫描美利坚(风情旧金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智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些文字会告诉你,我是谁,我们是谁。字里行间充盈着我们的故事,真心诚意。你读了,说:“口阿,原来有人这样过日子。”

然后,平平静静地,日子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地继续过下去。

内容推荐

王智的《扫描美利坚》对美国世情有全新的视角,其中的旅途散见更能体现美国之别致风情。

这些来自旧金山的文字都应验了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所说的,“如果你还活着,旧金山不会使你厌倦;如果你已经死了,旧金山会让你起死回生。”旧金山,对华文作家来说,就是一座勘探人生宝藏的金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宝藏吧。

目录

总序 风情依旧 浪漫永在 于青

我,我们

中国人去留学

实验室场景

“校园牙祭”琐忆

中国人去开会

北京话的失落

病后杂记

听鼓

花事

清凉世界

山祭

旧金山八九年地震琐忆

街景

午后

执法者

有车可行

逛书店

禁书

“九一一”祭

出门走走

亚特兰大随记

五环喷泉

尼亚加拉瀑布

迈阿密风情

阳光,沙滩,海浪,艺术装饰派——迈阿密海滩

纽约,纽约

新奥尔良行记

金鸡

贝尔蒙通史

贝尔蒙

传道女——盐湖城人物记

优山美地二题

荷兰点滴

男孩,大海,太阳和PAJARO DUNES

芝加哥蓝调(外一章)

芝加哥蓝调

澳大利亚笔记

画海的老人

网络世界

橱窗里的照片

荷西

鸡人

都宾太太

安琪与她周围的人们

比尔

凯伦

太公

太公新篇

海题

随想

面对孤独

鹦鹉三题

王妃戴安娜

竹林

中秋两题

梦里星光

花季(外一章)

花季

茶与咖啡

试读章节

从时间上讲,中国人去留学是在中国人去做买卖与中国人被卖“猪仔”之后,不过也有百来年了。日本、法国、苏联……“自由世界”的崇拜者们则去美国。早期的留学生里出了不少革命家,“被发下瀛洲”,寻找德先生和赛先生,也许不无幼稚和偏激,然而,“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林觉民《与妻书》),是何等境界,直教后人愧杀。

不过,大多数留学生没这等胸怀,只是认真去读书。学业修成之后,许多人留在国外,他们中出了杨振宁、吴健雄,更多的则是如我一位默默无闻在美国大学里教了大半辈子书的叔祖父那样的教授、工程师。许多人回国去了,他们中出了钱伟长、李四光,更多的也成了教授、工程师。然后有一天,在他们最能出成果的年纪,他们通通成了特务或是反动学术权威。

当国门再一次开放时,他们不声不响地把自己的儿女们送上飞机。他们算是没本事的,一些高干的儿女们早已在国外求田问舍了。而在金字塔的更下方,更没本事的中国老百姓们在一夜之间突然灵光发现,原来没有一个在纽约的叔叔并不等于今生便见不到加利福尼亚的灿烂阳光。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们正敞开了大门,等着全世界的学子们来充实帕洛阿图的实验室、课堂、他们的科研计划以及科研经费申请报告。

中国人去留学!

英语夜校的托福班全部爆满。

公费、自费、访问学者、F1、F2、J1、J2、托福、GRE、GMET、I-20、保单、移民倾向——人们的词汇量突然丰富,系主任的家里都是涎着脸来讨推荐信的学生。有的人大张旗鼓,每天一次新闻发布会;有的人不动声色,然后突然递上“留职停薪”的申请报告。美国领事馆前风雨无阻排起长龙。美国人起先受宠若惊,几乎是来者不拒,但是终于发现苗头不对:语言学校的入学单日逐增加;传媒不断报道中国留学生非法打工;每个来申请签证的人都信誓旦旦保证学成后立刻回国,可是出去的硬是比回来的多,而且连老婆、孩子都连锅端走。

每个申请人都呈上一张无懈可击的经济担保书。美国人瞧着它满心怀疑,却又挑不出毛病。

签证申请表上有一个例行问题:你是不是共产党员?每个申请人当然都说不。美国人想深入核实,却无从着手。

只好一概从严处理。

好几个老美问过我:“在中国要得到准许出国很难吧?”我说:“太容易了,难的是美国签证。”

“真的呀?”他们说。他们扬着美国护照说要出国抬腿就出去了。在他们的心目里,只有共产党的政府才会妨碍自由。

他们错了。这就是一般头脑简单的人民在逻辑上与政府的区别。

至于中国人,东方不亮西方亮,美国不成,没关系,去日本,去澳大利亚,去匈牙利。死了张屠夫,不吃带毛猪。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长龙还是长龙,只不过换个地方去排。

中国人坚决去留学。

于是,就有外国的奸商,开出无数的学店甚至影子学校。许多坚决去留学的中国人两眼一抹黑,见了泥像便拜佛,血本无归时,才明白洋骗子的可恶、外国政府与民办机构互不干涉(或假装互不干涉)的可恨以及自己的无助。

千辛万苦,一纸签证,出去了。可出去以后怎么办?这话咱背地里说:许多经济担保书还真的只是一纸空文。你的亲戚朋友之所以答应签这份文件,不就是因为你先用人格保证不会动用他们一分钱吗?  中国人的哲学是乐观者的哲学:车到山前必有路,出去再说。

中国人上学,中国人打工。访问学者、公费的、自费的,中国人只要稍微有点儿经济头脑的都打工。有几个留学生没有端盘子洗厕所的经历?一个名牌大学的副教授到加州大学做访问学者,从旧金山一家华人公司揽来一批零活,晚上躲在宿舍里猛干,还得时时注意一起来的同事,不能让他知道了回去告发。他打工,是为了回国时多带几个大小件。至于自费的学生,打不打工,打不打得到工,那是生与死的分界。公费生每个月可以堂而皇之去中国领事馆拿津贴,自费生当然就没有国家撑腰的福分。自费得彻底一点的,就连奖学金、助学金都统统不沾边。好在还有一身气力出卖,什么工都去打。白天上学,晚上猫在饭馆里切葱洗碗,一只眼睛瞟着老板,一只眼睛瞟着后门,随时准备在移民局突袭检查时撒腿逃走。

那男孩,又被饭馆老板炒了,身心俱疲地回到家里,房东涨房租的通知塞在门缝里。他和另外几个中国学生合租一幢房子,一人占一间。厨房和浴室合用。冰箱里脏脏的,谁也不愿洗。

有那么一刹间,他万念俱灰,拿起电话就拨通了中国的长途。

“妈妈,我要回去。”

母亲吃一惊,以为儿子要回来休假。

他却已经镇定下来,告诉母亲他很好,只是有点儿想家。他的声音已经平静,说着话,一边腾出手来,半下意识地把加租通知细细地撕成一条条。

P14-16

序言

最初拿到来自旧金山的这五部书稿时,就有一种精神上的期待。期待我所认识的这五位新朋旧友能给予我们一次文学的盛宴。久浸书海,阅读神经日渐麻痹,但我对来自海外的书香文字还是留有一派信赖。这信赖绝非是崇洋迷外,而是出自于我对这几位文友的了解,出自对整个海外华文文学的向往,我想,我不会失望的。

十年前,我去旧金山参加海外华人女作家会议,就与本丛书的作者喻丽清、刘荒田、庄因、李硕儒相识。那时,对他们的作品略有涉猎,却未细读。我更了解的是作者本人。比如,对新移民李硕儒的了解。李硕儒是在国内就颇有成就的当代作家,往日他的作品就充满了海外风情,那些作者亲自经历过的在西非的非凡经历,还有海外大家族的喜怒哀乐,都给国内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他刚刚移民美国旧金山,与他见面的时候,其神情是忧郁的:他正经历着传统文化观念与异国文化的冲突与磨合。喻丽清的作品就像她的名字,清丽、温雅,她对生活的细腻品尝,恰好是与国内生活粗疏简陋的一种比照。那次女作家国际研讨会她是主持人,她的温文尔雅让人不忍心给她添麻烦,虽然那时我就计划要编一套海外华人女作家的丛书。刘荒田先生的风貌给人的感触尤深,读他的文字,感觉他是一个在沧海人生中漫步的行者,见到他才知道他实际上就是一个来美国洋插队的中国知青。他是来自国内的知青,到了美国也还是一个中国知青。因此,他的美国感悟对中国的读者就格外地有通灵之感。他在旧金山是多年的蓝领,在一天几换身份的辛苦中,唯一不能转换的就是他的中国情怀。而住在花园般的斯坦福的庄因,却比我所见到的任何中国教授都更像中国教授。看到庄因教授典雅的书房,中国古典式家具摆件装点的客厅,你就会明白他字里行间所浸透的中华风韵是来自何方。王智我从未谋面,可我知道他是拿了美国学位,一直工作在美国高科技公司的白领。或许是知识结构的不同所致,从思维到视角到语言,她的文字都给人一种别致的美式情味。

的确,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海外华人文学逐渐繁荣,发展到现今已经很成气候。一些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不仅蜚声华人文学界,就是在国外主流文学界也崭露头角。他们身处异域,思想和生活无不与传统的母语文化以外的异邦文化形成冲突并不断磨合;而在内心世界里,都有不同文化碰撞后闪现出的亮点和火花。尽管他们在国内不如一些畅销作家来得更有知名度,但在域外,他们的写作俨然是与中国文学连在一起的,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华人作家的作品也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简捷途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国内的读者对海外作家的作品更有兴趣。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海外作家作品的关注更多的是对海外生活的关注。而当海外的华文文学已经发展繁荣到相当程度时,对华文作家的作品的关注就超越了作品中生活相的部分,更深入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念转变及文化视角。有些海外华人作家不但在海外崛起,在内地也走红。诚然,身在传统文化之中,有时反而无法领悟传统的真谛,倒是离开一段距离,经过比较,才能真正领悟传统文化与异邦文化的差异之美。对于华文作家来说,由于特殊的生活经历,不同文化的碰撞更能激发思想的火花,并形成两种文化的融合。华文文学,并不因为地域的局限而屏蔽,事实上,华文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地域的比照反而有了新的活力。因为有了全新文化的激活,母语文化因而更显得生机勃勃。因为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根基,共同的价值认同,在国内的区别是不大的,但在海外,因为有了不同生活空间,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空间,就有了对比的可能,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自成一体的生活章法,生活历练,自然是涉笔成趣,斐然成章。海外文学的发展大致是沿着这个轨迹发展繁荣着的。

收在这个集子里的五位作家,自然都有自己的亮点。喻丽清的《面具与蛇》是以迤丽的文笔描述了作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文字简洁,篇章活泼。庄因的《流浪的月亮》是以作者深厚的中国文学的学养探讨人世,颇多体会,又温文尔雅,体现出学者散文的人格魅力。李硕儒的《寂寞绿卡》则以传统的文化视角观看彼岸风情,有很多切身心得,且文字优美,情感充沛,自有一种感染力沉浸其间。刘荒田的《旧金山浮世绘》其文字简练,观点敏锐,有启迪人心的感悟。王智的《扫描美利坚》对美国世情有全新的视角,其中的旅途散见更能体现美国之别致风情。

这些来自旧金山的文字都应验了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所说的,“如果你还活着,旧金山不会使你厌倦;如果你已经死了,旧金山会让你起死回生。”旧金山,对华文作家来说,就是一座勘探人生宝藏的金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宝藏吧。

二○○七年十二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