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原荣,研究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士。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激光通信、光纤通信技术研究,曾参加了中国联通国际出口局环西太平洋海底光缆通信系统(CWPC)的方案设计和论证,参与起草了光路可行性研究报告;曾负责军事预研课题“军用全光传输系统研究”和“863计划”通信技术主题重大项目“全业务网(FSN)接入传输系统”研究,负责的课题组成功研制出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完成了科学基金项目“WDM光纤通信系统EDFA增益均衡研究”,建立了WDM光纤传输演示系统和全业务接入网。 原荣发表论文50余篇,近年来,在《现代电信科技》《光通信技术》等杂志以及海底光缆通信技术研讨会上,发表海底光缆通信技术等文章数篇。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和人民邮电出版社,相继出版了《光纤通信》《光纤通信网络》《宽带光接入网》《光纤通信技术》《光子学与光电子学》和《海底光缆通信——关键技术、系统设计及OA&M》等著作14部,其中《光纤通信》已出版第3版。 目录 第1章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概述 1.1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在世界通信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 1.1.1 国内网络 1.1.2 地区网络 1.1.3 洲际网络 1.1.4 专用网 1.1.5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组成和分类 1.2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发展历程 1.2.1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发展过程 1.2.2 第四代海底光缆通信系统技术介绍 1.2.3 连接中国的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发展简况 1.3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标准简介 1.3.1 光纤通信系统技术标准化组织及其有关标准 1.3.2 ITU-T规范的光传输网(OTN) 1.3.3 ITU-T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及其有关标准简介 1.3.4 中国海底光缆通信系统标准概况 第2章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2.1 全光放大中继技术 2.1.1 掺铒光纤放大器 2.1.2 L波段EDFA及C+L波段应用 2.1.3 光纤拉曼放大技术 2.1.4 分布式拉曼放大器等效开关增益和有效噪声指数 2.1.5 混合使用拉曼放大和C+L波段EDFA 2.2 光调制技术 2.2.1 光调制技术原理 2.2.2 光调制技术分类 2.2.3 光双二进制滤波调制 2.2.4 差分相移键控(DPSK) 2.2.5 差分正交相移键控(DQPSK) 2.2.6 数模转换(DAC)正交幅度调制(QAM) 2.2.7 光数模转换(ODAC)正交幅度调制(QAM) 2.2.8 多维调制及几种调制格式比较 2.2.9 高符号率系统使用的快速DAC 2.3 前向纠错技术 2.3.1 前向纠错技术概述 2.3.2 ITU-T前向纠错标准和实现方法 2.4 光纤技术 2.4.1 超低损耗光纤对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重要性 2.4.2 超低损耗纯硅芯光纤设计制造性能 2.5 光纤色散补偿和管理技术 2.5.1 光纤色散补偿和管理技术原理 2.5.2 光纤色散补偿技术 2.5.3 光纤色散管理技术 2.6 波分复用技术 2.6.1 波分复用概念 2.6.2 AWG复用/解复用器 2.6.3 光线路终端(OLT) 2.7 偏振复用/相干接收技术 2.7.1 偏振复用/相干接收技术在100 Gbit/s海底光缆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2.7.2 光偏振及其复用 2.7.3 相干检测接收 2.7.4 偏振复用/相干接收系统 …… 第3章 光中继海底光缆通信系统 第4章 无中继海底光缆通信系统 第5章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技术设计 第6章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工程设计 第7章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可靠性设计及安全性考虑 第8章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测试技术及仪器 第9章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OA&M) 附录 名词术语索引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原荣编著的《海底光缆通信--关键技术系统设计及OA & M(精)》根据ITU-T、0IF和GB/T最新标准和国内外最新技术进展,系统介绍了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最新进展、关键技术、传输终端和中继设备。本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光中继/无中继系统的最新技术和设备进展,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技术设计、工程设计、可靠性设计,系统测试技术及仪器、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0A&M)。 本书内容全面新颖、符合最新国际国内标准、系统性强、概念清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 本书可作为从事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研究教学以及相关专业设备制造、规划设计、维护管理的有关人员的参考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