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是人性的升华,自由是人的主体性的确认,德行根基于自由才能使塑造和完善人性。
寇东亮著的《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解读(修订版)》对德行重建中的自由吁求、伦理思想演进的德性与自由、德性重建的自由前提与伦理保障、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与社会保障、德性重建的人格基础与人格保障等进行了研究。本书从现代社会中的道德困境切入,从哲学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系统论述道德重建的社会基础,人格保障等问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解读(修订版)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寇东亮 |
出版社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德行是人性的升华,自由是人的主体性的确认,德行根基于自由才能使塑造和完善人性。 寇东亮著的《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解读(修订版)》对德行重建中的自由吁求、伦理思想演进的德性与自由、德性重建的自由前提与伦理保障、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与社会保障、德性重建的人格基础与人格保障等进行了研究。本书从现代社会中的道德困境切入,从哲学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系统论述道德重建的社会基础,人格保障等问题。 作者简介 寇东亮,1965年11月生,陕西铜川市人。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研究领域为价值哲学、人学、道德哲学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7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近40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等全文或摘要转载。出版《人文关怀论》《三维公民意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新探》《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等专著。获省级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 目录 导论 道德、德性与自由 一、“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道德 二、“我们必须首先有一种亲近德性的道德” 三、“自由是道德的存在理由” 四、德性根基于自由:道德存在与发展的内在根据 第一章 德性重建中的自由吁求——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呈现 一、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表现:德性的边缘化 (一)道德知性主义:凿空“德性基础” (二)道德规则主义:稀释“德性内容” (三)道德律法主义:瓦解“德性自律” (四)道德相对主义:模糊“德性标准” (五)道德虚无主义:消解“德性力量” (六)道德理想主义:建构“德性蜃楼” 二、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根源:自由的丧失 (一)“自由过度”及其道德效应 (二)“自由匮乏”及其道德效应 (三)当代中国社会的“自由过度”与“自由匮乏”及其道德效应 三、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本质:“人本身”的存在论危机 四、走出现代道德困境:拯救德性与回到“人本身” 第二章 伦理思想演进中的德性与自由——现代道德困境的思想渊源 一、从“麦金太尔道德诊断”谈起 二、前现代伦理的价值追求 (一)城邦伦理:人文主义德性与灵魂自由 (二)基督伦理:“罪性的德性”与“教会的自由” (三)儒家伦理:德性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 三、现代规范伦理的价值取向 (一)功利伦理:工具主义德性与个性自由 (二)义务伦理:“自由是德性的存在理由” (三)权利伦理:“自由(权利)优先于德性” 四、超越现代规范伦理的理论尝试 (一)社群伦理:“德性优先于自由(权利)” (二)后现代伦理:“伦理的终结”与“道德的解放” (三)现代新儒学伦理:“内圣开出新外王” 第三章 德性重建的自由前提与伦理保障——现代道德困境的理论消解 一、德性:心灵秩序的塑造与守护 (一)德性的指称:内在善 (二)德性的构成:知善能力、向善意愿、为善勇气 (三)德性的本质:内在超越与自律 (四)德性的功能:塑造和守护心灵的秩序 二、自由:德性的前提和基础 (一)自由的道德底蕴 (二)意志自由:德性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 (三)实践理性:德性抉择的理性基础 三、现代性伦理学的完型 (一)现代规范伦理及其限度 (二)现代德性伦理及其限度 (三)现代性伦理精神的两面性 (四)在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的融通中建构现代性伦理学 第四章 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与社会保障——现代道德困境的实践消解 一、“尼布尔悖论”: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 二、现代德性的实践基础与制度保障 (一)现代德性的实践基础 (二)利益确认与互利原则:从“恒产”到“恒心” (三)权利确认与人权原则:从“人格平等”到“做人尊严” (四)制度伦理:德性的体制保障 (五)法治:德性的“硬”推力 三、现代德性的生活基础与现代伦理共同体 (一)现代德性的生活基础 (二)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分化与整合:私德与公德 (三)现代伦理共同体:德性的温床 (四)社会资本:德性的催化剂 四、现代德性的文化传统基础与传统德性资源的现代转换 (一)现代德性的文化传统基础 (二)传统德性资源的现代转换 五、德性教化的现代方略 (一)现代德性教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现代德性教化的根本宗旨:培养能够从事道德探索的人 (三)现代德性教化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化 第五章 德性重建的人格基础与人格保障——现代道德困境的主体消解 一、现代德性主体的人格取向:主体性道德人格 (一)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基本特征 (二)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伦理意义 (三)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塑造 二、现代德性主体的精神凭依:道德信仰 (一)道德与信仰 (二)道德信仰及其伦理意义 (三)现代德性主体道德信仰的建构 三、现代德性主体的自我认同:一种人生观意义的美德 (一)现代性之隐忧:个体现代认同的缺失 (二)个体现代认同及其伦理意义 (三)自我真实性:现代个体的一种人生道德追求 四、现代德性主体的社会认同:一种角色意义的美德 (一)从“他者意识”到“他者伦理” (二)角色认同与角色美德 (三)黄金法则:一种自我反思意义的德性原则 五、现代德性主体的自然认同:一种生态意义的美德 (一)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二)自然认同的伦理根据 (三)生态伦理中的德性原则 (四)“自我实现”的生态维度 参考书目 后记 再版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