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意大利
淡季,一个人走在威尼斯的巷弄中。
我意识到威尼斯是个适合情人的城市,
爱得缠绵悱恻的情人尤其合适。
威尼斯的孤独
一个人走在威尼斯,我所熟悉的水都,漫无目的地行走,浏览着各色精致的小店,忽然有一股奇妙的感觉袭上心头,一种令人泫然欲泣的孤独。
我老早已习惯旅行中的孤独,甚至,我喜欢旅行的某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享受孤独。然而在威尼斯,我忽然觉得孤独是一件狰狞的事,是甜蜜的冰淇淋、可口的海鲜料理和滋味独特的墨鱼面,都无法弥补和安慰的一件事。
淡季,一个人走在威尼斯的巷弄中。我意识到威尼斯是个适合情人的城市,爱得缠绵悱恻的情人尤其合适。
这是我第三度踏上威尼斯,第一次感觉孤独。心中对满目美景觉得好辜负,没有情人相陪,实在不该流连在浪漫的水都。形单影只地走过许多曾经踏过的街道、走过的小桥、拜访过的商店,想起回头的时光,还有昔日的青春灿亮,孤独之外,更觉苍茫。
第一次来,波光粼粼的潟湖景致,让我惊叫连连,嚷着要搭贡多拉,情不自禁地采买了一大堆其实晚上看到会害怕的面具回家;第二次,急着拜访那些以蕾丝和玻璃闻名的小岛;第三次拜访,难以抗拒的孤独感教我看面具没意思,搭贡多拉没心情。
贡多拉其实只适合情人搭,它是小小的爱之船。
我有个美丽的澳洲摄影师朋友,她说她走遍全世界,最爱的城市是威尼斯。这种偏执当然与爱情的记忆有关。
她曾说:“贡多拉最能考验爱情。”她和德国男友到威尼斯,两人想搭贡多拉游河。早听说船夫爱敲竹杠,两人上船前先与船夫讨价还价一番,旺季时船夫一开口就是两百美金,怎么也不肯让。她想,算了。而平时省俭的男友竟然慷慨答应,让她上了船。下船后,她含情脉脉地说:“太贵了,我好舍不得。”男友诚实回答:“当然很贵,我的心好痛,但我知道,千里迢迢才到威尼斯,如果我不让你搭船,你一定会恨我。”
她的男友是财务分析师,很懂得如何做有效投资。那一夜床上比船上更缠绵,她说。
嘉年华会之前的威尼斯,正等待着由淡季进入旺季,节庆的气氛一触即发,然而多雾的时节却也饱含着萧瑟。孤单的人,只适合散步。
我不愿一个人搭贡多拉,承载双倍的孤独,宁可选择便宜的一号水上巴士,缓缓地浴着大运河,看着岸边那些威尼斯商人所建立的美丽房子。到底该说这里繁华还是荒凉呢?河畔壮丽的豪宅,有一半是等待整修的空屋,另一半则是世界富豪的度假别墅,他们一年只来此住几星期,一样是空屋。淡季,巷弄中行人依然如梭,从河上看风景则免不了有一种人去楼空的苦涩。
心情低荡的我决定到叹息桥去。叹息桥,用意大利文来念,特别有一种让人叹息的音调,PontedeiSospiri。从河面上看来,它是一座美丽的拱桥,然而它真实的作用却是以前通往监狱的连络道路。被判有罪的人,走过叹息桥,进入不见天日的狱中,再也看不见蓝天与云雾,听不见流水潺潺和莺声燕语,也许并没有任何机会,可以再走回桥的另一端。
所以,良可叹息。不得不叹息。
对伤心来说,叹息声比泪水更沉重。泪水中还有渴望,叹息中只留无奈。
叹息桥里一点也不美丽,它是监狱的一部分,一座阴暗的甬道,伫立桥中,只能从铁窗向外瞥见水都的小小角落。旺季的威尼斯,禁止游客伫留桥上,在这样的淡季里,桥上除了我,好久没有人通过,我在这里召回许多记忆,仿佛有许许多多无奈的灵魂陪我在桥中叹息。
传说,进了这个监狱的人,没有人能够逃走,除了卡萨诺瓦之外。
诞生于一七二五年的卡萨诺瓦,是欧洲无人不晓的传奇人物,他是花花公子、诈财的骗子、文学家和冒险家,也是当时最讨女人喜欢的男人。贵妇和女工,少女和妓女,全都为他幽默的谈吐与出色的外貌倾倒,凡是女人,总可以原谅他所有不可原谅的背叛。一生艳史,曾被他写成四千页的回忆录,其中最刺激的章节,莫过于他在那不勒斯差点娶了自己的私生女,还好在婚礼时,新娘的母亲认出他来,而他竟然马上向已守寡的准岳母求婚。
所谓“3P”,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事,他的享乐主义在男欢女爱的创意上展露无遗。
如果你曾经爱上一个不只爱过你的男人,如果他在记忆中除了可恨还有一点可爱,那么,当你独自在叹息桥上想起卡萨诺瓦的故事,也还算是在威尼斯可以做的最浪漫的事。
有些事,并不想再挽回,也不会再心痛,只适合叹息。
步下叹息桥,看完所有的美术馆,仿佛为了补偿我的孤单感,我走进圣马可广场附近的“GUCCI”,一口气买了两个皮包,像个日本观光客那样大包小包地走回旅馆。虽然我知道,一个人走在威尼斯,这难以形容的孤单,并不是这么俗气的购物行为所能填满。
P200-203
享受流动的浪漫
我最美丽的回忆,
也是那些最莽撞的流浪,
那些仿佛在险滩行船般的经历。
从第一次独自离家开始,我知道我就爱上了流浪,迷上前头未知的风景,迷上生活轨道之外的种种奇遇。
流浪,流动的浪漫。不必落魄,因为流浪可不是流亡。
旅行,我的流浪,最重要的娱乐。多年来,我热爱着候鸟般挪移的游戏,只不过,我并不遵循在某一定时间内必得南来北往的轨迹。
世界虽大。人类活动的范围其实是很受限制的。我一直像只莽莽撞撞的呆鸟,不断地飞撞碰触,看看无形的笼子的边际,到底在哪里。
我想我的血液中多少流着一点“印第安纳·琼斯”的因子。虽然在每一次出发到陌生的土地之前,仍然会有些不安,有些焦虑,有些歇斯底里的揣想,然而,在进入机场的那一刹那,我全身的细胞都会自动报数:准备好了,可以出征了。只要离开,去哪里,其实都可以。
总是这样,以好奇心期待着惊喜降临,尽管有时来的是惊吓。我也未曾对自己说:我受够了,我不要再旅行。
我最美丽的回忆,也是那些最莽撞的流浪,那些仿佛在险滩行船般的经历。
闭起眼睛来,那些回忆像甜滋滋的蜜饯,就像甜美老早逼去了苦涩酸楚,愉悦已经盖过惊异。
我做过的蠢事
我做过一些蠢事,让自己没齿难忘。
比如说……在约旦的死海旁边游泳。我在简陋的更衣室里换了两截式的泳装出来,发现整个沙滩上的男士的目光,全部都朝向同一个方向——我。
而且,整个沙滩上只有男士。
他们全看着我,像聚精会神欣赏色情电影般看着我。
刚开始,真是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不过,没多久我的理智就说服了我的虚荣,我提醒自己,请有点自知之明,别以为你身材好人家才看你,其实是因为这里是伊斯兰教国家,根本没有女人会穿泳装来
连头发露出来都算有性挑逗的意味,何况露出雪白的手臂。虽然约且是开明的现代化伊斯兰教国家,可还潜伏着严苛的律法:如果姐妹通奸,自家兄弟可有资格把她千掉,洗清家族的耻辱,这可叫做“光荣谋杀”哟。
众目睽睽,我本来打算退回更衣室换掉泳衣,可是看看死海的海水,喏,太吸引我了,我从小就看过有人躺在死海上看报的国际新闻照片,今天费尽千辛万苦来了,怎么可能不尝试它的浮力。我打算“游”离岸边,到更深的湖中心去,看看会不会沉,管那些小色鬼怎么看我,我就是要!
我的脚趾碰到海水时,就发现状况不对了。水好冷,应该不到十摄氏度!水里盐分果然惊人,像一层橄榄油一样,浮油与水层次好分明!我跳了下去,打算游蛙式,结果被死海的巨大浮力翻过身来,变成“一只阵亡的青蛙”,肚子朝天,四脚摊直。
一口咸到可以把我的胃淹掉的水,呛住了我的喉头。那种感觉,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啊。
过了一分钟我才痛苦地喘过气来,也明白了:为什么我没有在国际新闻中看过有人横渡死海,只看过有人“坐”在里头看报纸。因为,不会沉下去的水,也是不能游泳的。它是暴君,命令你漂浮,你就只能漂浮,不要随便挣扎、挥动四肢!
最恐怖也最美丽
我的美丽流浪,其实,也留下好些恐怖回忆。
那一年,到埃及的古迹女王殿时,我才知道,就在前一个月,女王殿发生了激进教派的游击队莫名其妙杀了七十多个欧美及日本的游客的事件,而且用的是最残暴的开膛剖肚方式。难怪本是观光客人头攒动的季节,女王殿的游人却少得可怜。
古迹的清洗很费工夫。所以,凡有血迹之处,只用黄沙盖了起来,整个回廊地上,铺满了黄沙,也就是说,当时是“尸横遍野”的,我一边欣赏三千年前的壁画,一边还要念“阿弥陀佛”,也还神经紧张地看着上头的山崖,心里想着:万一有疯狂的游击队从上头冲下来杀人,我可要躲在哪里才好?
那年在埃及,所到之处,都算是“人迹罕至”,这就好像当股市跌到谷底时,没有人敢买股票一样,但对专家来说,那却是最好的时机。
一个人走在巨大的阿布森贝神殿里,自己得意洋洋,感觉像《第五元素》电影里的女主角一样,所有的神像,眼神都向我扫瞄过来,我想,大概也很少人有机会享受到这种“唯我独尊”的感觉吧。
被骗也是一种人生经验
大多数的人喜欢安稳。因为流浪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时,会变成一只被奠名其妙狠狠踢了一脚的可怜流浪狗。
习于自助旅行的人,几乎不可能没有被偷被抢被骗的经历。
在秘鲁时,一位看来有一半的印第安血统、自称老板的中年男子要我们跟他到他的旅行社去“看看”。我们绕了大半个利马市区,到了某个小公寓中的一个小单位.,里头看来还有一个金发的客人在等呢。他拿出“行程规划”,而且报出价格,在一番杀价之后,他说,机票未必订得到,得付订金才行。因为一切都不肯定,他就想收款,我坚称身上没带钱,请他确定之后,下午再到旅馆来收款。
回程坐在计程车上,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如果他开的是正常旅行社,为什么所有的旅游简介都蒙上一层灰?里头的顾客,看来也是闲来无事的样子?
仿佛有上天指引似的,我竟在旅馆附近的大街上发现一家有“美国运通”标记、看来是个国营旅行社的地方,又幸运地遇上一位会说英文的太太,她迅速地帮我们订好机票,用信用卡付了账,公订价目还比那个小旅行社少了上百元美金。
她听了我的经历,很含蓄地提醒:“这里,这种事要小心哦。”
这位太太还好心地帮我们订了便宜的小旅社,要我们赶快离开“歹徒”知道的住处。
订好第二天行程后,就要开始“逃命”了,我们得赶快搬出原来的旅馆才行,以免他们来“追捕”我们。说时迟那时快,他们竟然已经到了饭店楼下:而我们还有一位朋友尚未拖出她的行李!
“歹徒”看出我们逃亡的意图,因为在大庭广众之下,所以只能小小凶一下,要我们付出“赔偿”一一他手上根本没有拿机票来,何赔偿之有呢?朋友灵机一动,要饭店叫警察来,那一群人才悻悻然离开。
不过,因为怕被“恶夜追杀”,我们还是赶紧离开了原来的旅馆。
第二天,在安第斯山脉,看见红浪滚滚的安第斯河,由于我得了高山症,所以还得一边喝着当地特产一一据说对付高山症很有效的可可茶,就是古柯碱的叶子泡的茶!只可惜对我没啥效果就是了。好在我意志力坚强,虽然连爬楼梯都上气不接下气,但我还是游遍了印第安古都,也到了世界奇观之一的马丘皮丘,目睹孤耸在印第安街头的老城废墟。
玩到了,而且还没被骗到荒野干掉,善哉善哉。
一副傻胆加一点幸运
其实我只是一副傻胆加上一点幸运,我流浪的技巧并不高明。
因为骑术不精,我也曾骑马骑到被马整,它竟然把我带进满是尖刺的灌木丛里,直到我呼救,那匹马才放过我。因为潜水技术不良,也曾在海中和进了水的面镜夺战。海中,曾有十条左右鲨鱼伴我游的经历,好在它们对我并不感兴趣。
这些回忆,当时也许惊心动魄,日后还是被我放进了“最美丽的流浪”的档案匣里。
有人说写作的人心思细腻,我却只有在模拟小说中人物的心境时,细心之处才能完全发挥,现实生活中,我是个莽夫,走路会撞到电线杆,常开错别人车门想上车,连走在家里也常东撞西撞。我的处世脑袋并不精细,甚且有点大而化之,东忘西忘,旅行上更未曾是“准备妥当才出发”,哪一次旅行没丢东西,连我自己都会很惊奇。不过,老实说,我不想改,一点也不想改,莽撞有莽撞的乐趣,跌倒时我们会学聪明,人生总有很多陷阱,是防不胜防的,是痛过才知道痛的,伤口好了皮更坚肉更韧。
我永远不想老到没有冒险冲动。旅行的渴望,流浪的冲动,毕竟是生命力的一种歌颂。我也发誓,只要有一口气在,我就会好好享受属于我要的生活。
《忽然出走的时光》是“台湾畅销书天后”吴淡如的最新散文集。全书分为“最自在的流浪”、“最美味的生活”、“最生活的美味”、“最淡季的旅行”四个章节,吴淡如用轻松诙谐又不失言真意切的笔触,在带领读者游玩了世界各地,品尝了诸多风味美食的同时,借助于穿插于各个景点和美食背后的人文故事,给现代都市中忙碌生活的人以心灵上的启迪和慰藉。
这本书同时又以笑谈式的笔触分享了作者自己多年在旅行中的经验和教训,尤其突出了在淡季旅行的绝妙之处,是一本别有洞天的潜心之作。
吴淡如说,人生最怕像死水停滞不前,所以每年立志学一样新东西、去一个新地方、学一些新观念、有一些新想法。她还说,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要过的生活,拥有自己所要的爱情,并坚持一个不人云亦云的方向,也得有一些永远不随波逐流的希望。
带着《忽然出走的时光》,和吴淡如一起,说走就走,感受快意人生,成为一个每天都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家!
跟吴淡如其他作品相比,这本《忽然出走的时光》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吴淡如将旅行、美食与诸多充满正能量的人生感悟相结合,在其轻松又不失俏皮的文风中,既让读者感受到世界的繁华之美,又获得心灵的慰藉及鼓舞,传播了正能量。
而跟市面上诸多旅行散文相比,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作者挖掘了每一处景点、每一道美食背后的人文故事,又以笑谈式的笔触传授了自己多年的旅行中的经验和教训,并突出了在淡季旅行的绝妙之处,是一本别具匠心的潜心之作。
这不仅仅是一本旅行美食读物,更是一本融合了诸多温情故事的人生感悟,作者从类似于山居岁月里的一只狗、养在阳台花园里的小乌龟、一双一百台币的鞋等寻常事物中,撷取出充满正能量的人生感悟,给现代都市中忙碌生活的人以心灵上的启迪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