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视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美国经济,如今在企业和消费者两方面债务负担的拖曳下,开始摇摇欲坠。
一方面,世界其他国家越来越依赖对美国的出口。到目前美国对庞大进口额的支付方式主要以信用贷款为主。另一方面,美国的企业破产和做假账等问题层出不穷,也使得美国的信用受到质疑。美国的贸易伙伴如今面临着抉择:他们是置投资安全的各种理由不顾,继续以美元盈余投资于以美元计值的资产,还是把美元盈余转换为本国货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美元危机成因后果与对策/世界财经管理经典译库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美)理查德·邓肯 |
出版社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曾被视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美国经济,如今在企业和消费者两方面债务负担的拖曳下,开始摇摇欲坠。 一方面,世界其他国家越来越依赖对美国的出口。到目前美国对庞大进口额的支付方式主要以信用贷款为主。另一方面,美国的企业破产和做假账等问题层出不穷,也使得美国的信用受到质疑。美国的贸易伙伴如今面临着抉择:他们是置投资安全的各种理由不顾,继续以美元盈余投资于以美元计值的资产,还是把美元盈余转换为本国货币。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全球经济失衡现象的本质,并对它们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当然,这部分也会阐述贸易失衡,尤其是美国的贸易赤字造成了信用的过度膨胀,它应该对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泡沫、90年代中期“亚洲奇迹”的经济泡沫,以及90年代末期美国的“新范式”经济泡沫负责。 第二部分阐述全球经济的不均衡是不可持续的,并且会造成美元价值的崩溃,以及消除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原因。 第三部分说明美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和经常账户赤字是如何在美元崩溃中产生的,并如何引发全球经济下滑。 第四部分提出一些建议。它们有助于重新实现全球经济平衡,并缓和由于全球信用泡沫破裂而引起的危害。 第五部分是改版后新增的一部分,主要说明在本书第一版出版后的短时间内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继续恶化40%和全球货币供给增加50%所产生的非同寻常的影响,以及随着美元危机的继续发展,接下去会发生的事件。 目录 第一部分 泡沫经济的起源 导言 第1章 崩溃的开始 1.1 国际储备 1.2 纸币时代 1.3 国际收支失衡 1.4 信用创造 参考文献 第2章 沸腾的经济 2.1 日本的经济泡沫 2.2 亚洲奇迹的泡沫 第3章 新范式经济的泡沫 3.1 回力镖似的货币 参考文献 第4章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泡沫 4.1 20世纪经济为何繁荣? 4.2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美元本位制的缺陷 导言 第5章 新范式经济的衰退 5.1 引言 5.2 信用泛滥 5.3 经济周期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美元的命运:崩溃的千万个理由 6.1 引言 6.2 为美国的经常账户缺口融资:一年需5 000亿美元 6.3 投资方案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资产泡沫与银行危机 7.1 资产价格泡沫 7.2 老式的和新式的系统性银行危机 7.3 从银行危机到财政危机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通货紧缩 8.1 全球性的通货紧缩 8.2 自由贸易就是通货紧缩 8.3 生产能力过剩 8.4 更糟的情况会到来 8.5 对银行进行救助会导致流动性陷阱吗? 8.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全球经济衰退及货币主义的失败 导言 第9章 全球经济衰退:为何。何时,程度如何? 9.1 引言 9.2 进口的重要性 9.3 问题究竟有多么严重? 9.4 何时衰退? 9.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时代结束 10.1 不能忽略时间因素 10.2 美元会下跌多 10.3 艰难的新时代将来临 10.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货币学派的失败 11.1 大量印制钞票就行吗? 11.2 非理性的货币学派 11.3 全球货币供给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21世纪的政策工具 导言 第12章 全球最低工资 12.1 引言 12.2 在全球经济中建立平衡 12.3 建议 12.4 实例说明 12.5 四大步骤 12.6 旧的工具必须被取代 12.7 如果不能达成一致 12.8 警告 参考文献 第13章 控制全球货币供给 13.1 控制全球货币供给 13.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中央银行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危机的演进 导言 第14章 通货紧缩:美联储的最大担心 参考文献 第15章 2003年对美元的挤兑 参考文献 第16章 严重的通货再膨胀 参考文献 第17章 解析纸币时代的利率 参考文献 第18章 什么在困扰美联储主席 美联储对利率失去了控制? 参考文献 第19章 通货再膨胀之后的通货紧缩 参考文献 第20章 伯南克主义:应对全球通货紧缩的政策预期 参考文献 结论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本书的第一部分阐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对全球经济造成极大的不稳定性。第二部分将进一步对此作出解释,说明在不稳定性中居核心地位的经济失衡状态为何是不可避免的。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先天具有三个缺陷。首先,它会造成一种不平衡的局面,使得全球经济的稳健与否都得依赖美国这个正逐步陷入对其他各国的负债之中的国家。然而,美国并不能无止境地提供这一依赖。其次,这一体系在拥有国际收支盈余的国家创造了资产价格的泡沫,一旦这些泡沫破灭,就会危及这些国家的银行体系和政府财政状况。最后,它会产生通货紧缩的压力,使得贸易失衡现象只要处于这一体系的核心,就会让过度泛滥的信用流向全世界,持续地损耗企业的获利能力。 在过去的30年里,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不断扩大,已由全球最大的债权国转为最大的债务国。到2001年年底,美国对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净负债已高达2.3万亿美元,约等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3%。美元本位制刺激那些拥有国际收支盈余的国家把自己的美元盈余重新投资于美国国内以美元计值的资产,到2002年这些盈余将达到5000亿美元,约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另一方面,美国企业和个人负债沉重,他们的偿债能力达到了极限,而且破产的风潮也在蔓延。在这种情况下,居民个人必须立刻缩减并及时清偿他们的债务,而企业在盈利情况不佳时,也无法发行新的信用工具以取得足够的资金,并让那些盈余国家把它们所有的美元盈余重新投资于以美元计值的资产——至少私人部门无法做到这一点。美国政府只有再 次扩大预算赤字,增强举债能力才能满足未来几年的需求。当然,美国政府的举债能力也是有极限的。 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5%,而且还在加速扩大,因此美国迟早会无法每年都以其国内生产总值5%的速度继续向世界其他地方增加举债。基于此,拥有国际收支盈余的国家就会被迫把它们的盈余转换为本国货币,造成本国货币的剧烈升值,进而使得美元价值趋软。这种调整有助于使美国国际收支重新实现均衡,可是也会让主要出口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大幅下跌,使得这些国家的经济陷入衰退局面。这是美元本位制的第一个缺点。第5章和第6章将对这种困境进行详细描述。美元本位制的第二个缺点是会造成无法持续的 资产价值泡沫,这不仅对有国际收支盈余的国家来说是如此,对美国这个主要的赤字国家也是这样。资产价格的泡沫和其他的泡沫一样,都如同朝露,一旦破灭通常就会引发银行体系的危机,而这种危机需要政府在财政方面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化解。日本和受到亚洲金融危机波及的国家,当初都试图在资产泡沫破灭后挽救它们的银行体系。可是这些国家的财政状况却因此受到实质的损害。不管是日本还是其他亚洲国家,都无力对它们的银行储户提供二次保障。然而,只要这些国家持续产生大量的国际收支盈余,就无法排除在资产价格上出现第二轮过度膨胀的风险。当然,如果亚洲发生第二轮资产泡沫,许多亚洲国家就无可避免地会在财政危机中走向穷途末路。此外,美国的财政金融部门也会发生严重的危机,只要其经常账户赤字持续下去,这种可能性就永远存在,最后在外国资本流人该国、资产价格的泡沫 逐渐膨胀直至最终破灭后再出现泡沫的循环中反复。第7章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第三个缺点,就是它会产生通货紧缩。我们在第一部分曾阐述过,巨额的贸易失衡会促成全世界的信用爆炸,而过度的信用扩张也几乎会在每个产业内造成过度投资、生产能力过剩及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等现象。当然,下跌的物价会侵蚀企业的获利能力,并导致企业的灾难不断扩大。如果这套系统让货币在全世界流通而致泛滥成灾,那么企业的灾难就只会越来越严重而绝无减缓的可能,至于因信用扩张所诱发的过度投资也会加重物价下跌的压力,进而使得全世界的制造设备重新分配到低工资的国家,这如同过去20年来发生的情形一样。第8章将分析为什么通货紧缩在“经济大恐慌”首次出现后,又会再次成为严重的威胁。 全球经济的前景令人忧心忡忡,在美元价位急剧下跌前,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紧缩这两个阴影会持续危害企业的盈利能力、银行体系,以及政府的财政状况。一旦美元汇率开始下跌,主要出口国家的经济就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衰退,也会让过热的美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全球经济下滑的力度会更大。 这种不幸的状况会因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严重缺陷而进一步恶化,而这个严重的缺陷就是美元本位制缺乏一套防止贸易失衡现象持续恶化的有效调整机制。正是如此,美国规模空前的国际收支赤字才会在全球产生信用扩张的现象,进而引发经济过热。只有对这个缺陷加以校正,防止美国的贸易赤字再让美元继续在全球泛滥成灾,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基础才有可能重新建立。这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来取代现有的美元本位制,使它不再继续产生或是容忍盲目的信用扩张。P66-P68 序言 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是它无法预防大规模的贸易不平衡。本书讲述这些不平衡造成了全球信用泡沫,使得世界经济陷入不景气的局面。自本书第一版出版后的两年零三个月以来,这种不平衡及其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危害变得更为严重。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膨胀了40%,成为世界经济最受争议的议题。衡量全球货币供给的最佳尺度——国际总储备急剧上升了50%(1.2万亿美元),而各国中央银行制造纸币的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全球经济的高度不平衡是新技术范式的泡沫破灭后全球经济衰退的政策反应结果(实际上也是目的)。美国的货币政策制定者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已经开始下滑的全球经济,他们期望在日本发生的经济倒退现象不会在美国重新上演。三大税收的减免使得美国的财政预算从2001年1270亿美元的盈余变为2004年4120亿美元的赤字;联邦基金利率也下降到1%,创近40年来的新低。美国利率的下跌造成不动产价格的狂涨,其所产生的财富效应远远抵消了股市崩溃所造成的损失,刺激了消费,而消费又促进了进口,进口又使全球经济膨胀。这是用制造泡沫来管理经济。 几乎所有的资产账目都钟情于价值,而美元是个例外。随着美国经常账户的赤字在2002年上升为美国GDP的5%,“强势美元”政策已经岌岌可危。由于私人投资者大量抛售美元,如果不是亚洲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买光了私人部门想要抛售的美元,并把这些美元重新投资到美国以美元计值的资产上,美国就会面临支付危机。日本干预美元的金额则高达320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GDP的1%,这也是日本制定货币政策以来的一次难得的大手笔。 目前,使全球经济扩张所付出的努力已经开始显现结果。2004年,全球经济以近30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经济泡沫的产生远比抑制更容易。美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它从世界其他国家的进口比其出口高出75%,其后果就是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高达6400亿美元,就连前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都疾呼承受不住,因为就算是把全球的总需求都加总,也难以弥补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当这个赤字不司避免地必须进行调整时,近几年的全球通货再膨胀就要为全球通货紧缩让路,这是因为满足美国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需求的能力未得到有效发挥。 全球经济或者要忍受漫长而严峻的衰退过程,或者需要制定新一轮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然而,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几乎已经耗尽,因此必须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创新。美联储一向害怕通货紧缩,他们对这种状况作出的反应是:通过制造货币来增加财政收入。如果这种措施充分实施的话,可能在短期内会抑制经济萧条,但是从长期来看会形成更大的泡沫,不管怎样,结局都不会很好。如果从直升飞机上撒钞票的行为可行的话,人们在很早以前就会付诸实施了。那么今天也早就过上富庶的生活了。 本书的第二版又增加了七章新内容作为本书的第五部分,主要描述了从2002年9月第一版出版到2004年年末第二版即将印刷之前经济危机非同寻常的发展过程。第五部分还预测了美元危机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为了应对危机所可能实施的货币政策,以及影响这些措施成功实施的因素。美元本位制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将会变得越来越不稳定。美元的崩溃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经济事件。 后记 美元价格持续走低和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恶化的事实对于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来说有着不同的含义。在经济学家看来,凡是不可持续的事物就注定会走向终结,而且这种情况拖得越久,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危机的影响也就越深重。市场人士却不以为然,认为美国有着与众不同的制度弹性,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也没有发生危机。他们坚持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世界贸易没有理由发生逆转的观点。于是,在是“危”还是“机”之间产生了泾渭分明的分歧。这就是经济学里常常提到的预期。预期的时间视野放得越远,它成为信念的可能性就越大,当然,它有可能由于偏执而变成一种赌博,也会因形势变化而发生逆转。本书的作者对他认为即将发生的美元危机给出了很好的解释。尽管这一观点看起来有些悲观,但作者通过对屡次发生的金融危机和美国经济失衡的分析,对美国出现的泡沫经济和迫近的风险提出了预警。 常常是这样,事情往往会从奇迹转成危机,日本如此,经历亚洲金融危机的国家亦复如是。美国以低利率大量举债,人为地支持消费增长,而不是主动地进行宏观经济调整,如削减财政赤字或增加储蓄,那么市场的力量就会以美元贬值作为全球经济失衡自动进行调整的一个方式。社会科学研究往往见仁见智,即便这本书的分析只是一家之言,但他所提出的问题以及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是需要决策者和研究人员进行思考的。 本书的翻译分工如下:王靖国负责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李蔷负责第三部分;孙宇新负责第四部分;曲东军负责第五部分。 在本书的翻译和出版过程中,许多人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李季和石真珍两位编辑,在计算机上完成了全书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在此向她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能力和时间的限制,本书译稿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译者 2007年元日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出版以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CNN新闻网、《华盛顿邮报》、《卫报》等媒体都给予了专门报道。本书曾经名列Amazon畅销书排行榜前20名。 我们的后辈们会记住《美元危机》是2l世纪经济领域的一部开山之作。事实上,还没有一本书针对全球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提出如此尖锐而有争议的见解。 ——Steven Irvine(FinanceAsia) 理查德邓肯清楚地说明了为什么美国的信用膨胀、国际收支失衡和贷款证券化所欠下的债已经到了该偿还的时候了。 ——Philip Bowring(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