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青少年励志读物,讲述影响人类的80个真理。这些真理都经过世界上众多的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们的多年苦心研究,最终论证出的人生智慧。这些真理影响着我们的世界,甚至直接影响着你的人生和日常生活。你可以从中看到人生的哲学智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影响人类的真理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何济//张方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青少年励志读物,讲述影响人类的80个真理。这些真理都经过世界上众多的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们的多年苦心研究,最终论证出的人生智慧。这些真理影响着我们的世界,甚至直接影响着你的人生和日常生活。你可以从中看到人生的哲学智慧。 内容推荐 本书向读者讲述了影响人类的80个真理,其中包括暗示效应、邦尼人力定律、贝尔效应、彼得原理、弼马瘟效应、不值得定律、蔡戈尼效应、拆屋效应、超限效应、刺猬法则、倒U形效应、狄罗德效应、蝴蝶效应、短缺元素定律、多米诺骨牌效应、俄狄普斯情结等。 目录 1 80/20法则 2 暗示效应 3 奥卡姆剃刀定律 4 巴纳姆效应 5 邦尼人力定律 6 贝勃规律 7 贝尔效应 8 彼得原理 9 弼马瘟效应 10 不值得定律 11 布里丹效应 12 蔡戈尼效应 13 拆屋效应 14 超限效应 15 刺猬法则 16 倒U形效应 17 狄罗德效应 18 蝴蝶效应 19 短缺元素定律 20 多米诺骨牌效应 21 俄狄普斯情结 22 饿鼠效应 23 功能固着心理 24 光环效应 25 滚雪球效应 26 海潮效应 27 海因里希法则 28 霍布森选择效应 29 霍桑效应 30 金鱼缸法则 31 竞争优势效应 32 凯西定律 33 快鱼法则 34 懒蚁效应 35 零和游戏原理 36 路径依赖理论 37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38 皮格马利翁效应 39 马太效应 40 门槛效应 41 米缸诱惑 42 摩尔定律 43 蘑菇定律 44 墨菲定律 45 木桶定律 46 南风效应 47 帕金森定律 48 帕金森时问定理 49 泡菜效应 50 培哥效应 51 破窗理论 52 齐加尼克效应 53 迁移效应 54 囚徒困境 55 权威效应 56 社会闲散效应 57 生命游戏定律 58 狮羊效应 59 手表定律 60 思维定势效应 61 酸葡萄心理 62 梭鱼效应 63 套裁效应 64 体貌效应 65 鲦鱼效应 66 投射作用 67 瓦伦达心态 68 温水效应 69 香蕉高度 70 小数法则 71 野马结局 72 3对1规律 73 印刻效应 74 优势效应 75 邮票效应 76 约翰逊效应 77 酝酿效应 78 责任分散效应 79 最大笨蛋理论 80 安慰剂效应 试读章节 弼马瘟效应 两千多年前,一些养马的人就深得此中三昧。他们在马厩中养猴,以避马瘟。原理是什么呢?据有关专家分析,因为猴子天性好动,这样可以使一些神经质的马得到一定的训练,使马从易惊易怒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对于突然出现的人或物、以及声响等不再惊恐失措。马是可以站着消化和睡觉的,只有在疲惫和体力不支或生病时才卧倒休息。在马厩中养猴,可以使马经常站立而不卧倒,这样可以提高马对血吸虫病的抵抗能力。 在马厩中养猴,以“辟恶,消百病”,养在马厩中的猴子就是“弼马瘟”。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外界的刺激,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庸碌无为。 这就是所谓的“弼马瘟效应”。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这些潜能一旦被释放出来,我们能做的比我们想到的要多得多。被尊为“控制论之父”的维纳认为,每一个人,即使是做出了辉煌成就的人,在他一生中所利用大脑的潜能也还不到百亿分之一。 虽然人们可以通过自我激励来开发潜能,但更可靠、更适用的方法是通过外因的激发带来能量的释放。因为自我激励需要坚强的意志力,而外因的激活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而且它的激发本身带有一种竞技游戏的效果。 我们大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大部分人没有雄心壮志和负责精神,缺乏理性,不能自律,容易受他人影响,宁可期望别人来领导和指挥,就算有一部分人有着宏大的目标,也缺乏执行的勇气。 这一方面是人的懒惰也有着一种自我强化机制,由于每个人都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贪图享受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是所处环境给他们带来安逸的感觉,老是局限在一个安逸环境,难免闭目塞听,思想僵化,盲目自满。而进入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竞争者打破安逸的生活,人们会立刻警觉起来,懒惰的天性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受到节制。人的干劲和潜力被激发出来,就能开创新局面,做出新的成绩。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弼马瘟效应说明了人员流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个单位如果人员长期固定,就少了新鲜感和活力,容易产生惰性。运用这一效应,加入一些“猴子”,通过新成员的“中途介入”,制造一种紧张空气,有助于激发群体成员的活力和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它符合人才管理的规律,能够使组织变得生机勃勃。任何组织中都是需要几只这样的“猴子”。“猴子”本身未必有多大能量,但却可以给整个组织带来能量释放的连锁反应。 不值得定律 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是值得做的,什么是不值得做的,并且不因为别人的刺激而为那些不值得做的事情浪费一点精力。这里所体现的就是不值得定律。 这个定律再简单不过了,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忽视遗忘。不值得定律反映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一个人认为哪些事情值得去做,往往取决于三个因素。 价值观。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这一定律对于个人和组织都有启发意义。 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斗志,也可以心安理得。 1973年,英国利物浦市一个叫克莱特的青年考进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位]8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学二年级那年,美国小伙子和克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科书中已经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问题。当时,克莱特感到很吃惊,因为他是来这儿求学的不是来闹着玩的。再说,对32BIT系统,墨尔斯教授才教了点皮毛,要开发32BIT财务软件,不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是不可能的。他委婉地拒绝了小伙子的建议。 10年后,克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那位退学的小伙子也在这一年进入了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翁排行榜。1992年,克莱特继续攻读博士后,那位美国小伙子的个人资产则仅次于华尔街大亨巴菲特,达到65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富翁。1995年,克莱特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而那位小伙子则已经绕过了BIT系统,开发出BIP财务软件,它比BIT快1500倍,并且在两周之内占领了全球市场,这一年他成了首富。一个代表成功和财富的名字——比尔·盖茨也随之传遍了世界。 对于一件事情,只要你认为它值得做,那么马上就着手做,而不要等所有的条件都成熟才去行动。因为如果要等,那么也许得永远等下去。P25-3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