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的森林》是约翰·伯勒斯的第一部自然散文集,被誉为自然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这是一本关于鸟的书。确切地说,是邀请人们研习鸟类学的书。此书将唤醒和激发读者对自然史这一分支的兴趣。我们跟随巴勒斯来到著名的美国哈德逊山谷,倾听林中鸟的音乐会,我们走进弥漫着原始气息的森林,观察不同的鸟类筑巢的乐趣,我们在巴勒斯自己的小花园中,看到“鸠占鹊巢”的一幕。这又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鸟的书,她让我们享受到鸟语花香和大自然的清新优美,还有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更重要的,她告诉我们对待大自然的一种态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醒来的森林(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约翰·伯勒斯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醒来的森林》是约翰·伯勒斯的第一部自然散文集,被誉为自然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这是一本关于鸟的书。确切地说,是邀请人们研习鸟类学的书。此书将唤醒和激发读者对自然史这一分支的兴趣。我们跟随巴勒斯来到著名的美国哈德逊山谷,倾听林中鸟的音乐会,我们走进弥漫着原始气息的森林,观察不同的鸟类筑巢的乐趣,我们在巴勒斯自己的小花园中,看到“鸠占鹊巢”的一幕。这又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鸟的书,她让我们享受到鸟语花香和大自然的清新优美,还有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更重要的,她告诉我们对待大自然的一种态度。 内容推荐 《醒来的森林》这本关于鸟类的书,不妨说是邀请读者进入鸟类学研究领域的一张请帖,如能唤醒,激发读者对博物学此一分支的兴趣,即达成了作者的一部分写作意图。 约翰·伯勒斯写本书时并未太仰仗严谨的科学,收获也多来自森林而非书房。鸟类学对他而言,最大的吸引在于寻觅、追逐与发现。而一切渔猎、美景或昼夜的冒险,都比不上远足时与原始自然之间无言的交融。那就像是借助山中的湖泊与溪流,去触摸人类远古母亲的脉搏,去感受她的血管之中流淌着何等强大的元气与活力,去了解她是如何不计他人目光地恣意生长。当鸟儿之歌从幽深隐秘之地传来时,我们便能体会到心灵的平和之軎,与此宁静极乐相比,音乐、文学,宗教不过是些皮毛象征。 目录 第一篇 鸟儿归来 第二篇 铁杉林中 第三篇 阿迪朗达克山 第四篇 鸟巢 第五篇 舂都观鸟 第六篇 桦山漫游 第七篇 蓝鸲 第八篇 自然之邀 附录 鸟类索引 试读章节 快到湖的尽头时,船轻巧地转身,又悄无声息地划进那个神秘的环轨。细微的声响一如方才,但依然没有我们正在等待的猎物迹象。我们就这样回到了出发地点,和出发时一样两手空空。 耽搁了一个小时,将近午夜时,我们再度出发。等待非但没让我的警戒心和灵敏性减弱,反倒更为加强;夜色也愈加浓厚。夜刚过半,天空呈现出这个季节里午夜时分常有的那种柔和微光,“朗朗疏星”①温柔地给大地洒下清辉。我们漂进那个幽灵般的阴影地带,像之前一样缓缓前行。四周静得让人敬畏。头顶偶尔传来某只飞鸟微弱的叫声,一只蝙蝠飒飒地呼扇着翅膀疾速掠过,一只猫头鹰在山中呜叫,替周遭的寂静与孤独诉说衷肠。水边频频传来些响动,惊得我不由向船尾那个一言不发的身影投去探询的目光。 又到了尽头,我们掉头回转。新奇和兴奋感开始减退;困倦的天性吵嚷着要上位;小舟荡得缓,射手在岗位上打起了盹。没过一会儿,有什么东西把我惊醒了。“来了一头鹿。”向导低声说。枪听见了,迅速跳进我手里。听,一截树枝断了,紧接着是什么东西蹬过浅水的声音。它来自湖的另一端,就在我们的营地前面。我们继续划行,悄然依旧,但速度加快了。片刻之后,带着新鲜强烈的兴奋感,我看着船儿朝那个方向缓缓前行。对于一个看见灰松鼠就兴奋、突遇狐狸就忘了手里有枪的猎手来说,这是极严峻的考验。我陡然觉得空间有点施展不开,但现在调整船内位置是绝无可能的。我仿佛不由自主地必须制造点动静出来。“点灯。”身后传来一声轻轻的低语。我紧张地摸索着火柴,第一根掉了。第二根清脆地蹭过我的膝盖,断了。第三根着了,但在我慌手慌脚往灯上凑时,过早地灭了。唉!只要能把蜡烛点着,让我干什么都成!很快就要靠岸了,船底已经开始有睡莲叶子轻轻拂过。再试一次,终于成功。烛光随着船体的轻晃而摇曳,转瞬之间一朵巨大的光团已落在我们前方的水面上,而船身仍在无尽的黑暗里。 到了此时我紧张情绪已过,完全恢复了镇定,同时也异乎寻常的警觉敏锐;我已准备好应付任何突发情况。一丁点声音都听不见。很快,岸边的树木影影绰绰地开始显形。一切看上去都形似巨鹿;那块大石作势欲逃,那株卧木的干枝定是鹿角无疑。 可是那两个小亮点是什么呢?读者还需要我来说明吗?眨眼工夫,一头真正的鹿开始露出头部轮廓,接着是脖颈和前肩,然后是整个身躯。他就在那没膝的湖水里,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显然是在低头找睡莲叶的动作过程中被吸引了,觉得这儿有个新奇的月亮正在戏耍。我的提词人说:“开枪。”一声巨响。水里一阵混乱,林中一阵骚动。我说:“他跑了。”“等会儿,”向导说,“我让你瞧瞧。”独木舟迅速靠岸,我们跳了出来,高举照明灯,就着光四下搜寻。在那儿,越过原木和灌丛,我再次发现了那两个小亮点。啊,可怜的东西!没必要再补上一枪了,那是所有伤害中最不地道的做法,因为他已然倒地奄奄一息了。我们的胜利到底也不值得夸耀,因为猎得的只是一头年老的雌鹿,显然在夏天已经为养育幼子大伤元气。 这种猎鹿的方法非常新颖奇特。鹿显然是受到了吸引或迷惑,看上去并不害怕,倒像是被某种奇观震慑住了,或是中了什么符咒。如果让猎物感觉到恐惧或者想飞快逃走,那猎手就称不上是行家;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行动迅速,必须赶在猎物最初的困惑感消失之前出手。 站在岸上看当时的场景,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能更突兀更惊悚。你一无所见一无所闻,突然间就有一束光打在身上,死死地盯着你,仿佛来自地府的一只巨眼。 据向导说,鹿一旦逃过此劫,就绝对不会再次上当。上岸时他响亮地长哼一声,以此警示所有能听见的动物都躲闪回避。P88-91 序言 这是一本关于鸟类的书,更恰当地说,是邀请读者进入鸟类学研究领域的一张请帖。它如能唤醒、激发读者对博物学此一分支的兴趣,即达成了作者的一部分写作意图。 我写本书时并未太仰仗严谨的科学,更多是依靠对鸟类的热爱和已有的了解自由书写。尽管如此,对于事实我绝不敢妄言,也不曾任由想象左右,以致给出虚假印象或错误描绘。我的收获更多来自森林而非书房;我奉给读者的,实际上是对实地观察与体验的认真翔实的记录,字字属实。不过鸟类学对我而言最大的吸引,在于寻觅、追逐与发现,在于其中那些更接近渔猎和野外活动的内容,那些我无论走到何地都能凭借耳朵和眼睛随身携带的部分。 我不能丝毫无愧于心地回答诗人的质问: “汝可是不用猎枪便叫出所有鸟的名字?” 但我已尽我所能,在把那只“黎明时在桤木枝上歌唱”的雀子带回家时,也一并捎上“河地和天空”。即是说,我已尽力用场所氛围和联系去呈现一只鲜活的鸟,一只生在树林或田野里的鸟,而不仅仅是一个装填后贴上标签的标本。 书名若更加具象会更合我的心意,可惜在这方面苦思不得,于是我转而想找一个最贴合本书基调与气息的词。我希望“Wake-Robin”正合适——它本是白色延龄草的俗称,这种植物开花时遍布林间,标志着所有鸟类的到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