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发生现象学的视角,提出价值观教育的关键不是在传承接受现成价值观的能力,而是如何唤醒与激活学生内心关于价值观的原初意义的体验和理解。教师在开展价值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的价值意识与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学生对价值观的敏感性、理解力、判断力与行动力。 作者简介 胡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学校德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哲学、现象学教育学、价值观教育、教师教育。2015年获得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称号,2015-2021年获得首都师范大学燕京学者青年后备学者称号;2012-2017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5-2020年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1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第十),2018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三),2015年获得首届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四);代表性论文有《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唤醒与激活价值观的“原初意义”——基于发生现象学的视角》《哲学之思与为师之道——培养有理论自觉意识的教师》《反思:作为一种意识——关于教师反思的现象学研究》。 目录 导论 教师的价值教育责任与使命:挑战、困惑与超越 第一节 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危机与教师的价值教育使命 第二节 教师开展价值教育的困惑与问题 第三节 教师重构价值教育的超越之道:基于发生现象学的视角 第一章 追溯价值观的起源与发生 第一节 社会价值观的产生 第二节 价值共识达成的可能性 第三节 重新理解价值的本质特征 第二章 追溯价值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价值教育何以必要 第二节 价值教育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价值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第三章 教师的价值教育意识之理论建构 第一节 教师价值教育意识之现象学理解 第二节 教师价值教育意识的内涵及其构成 第三节 教师价值教育意识的案例呈现 第四章 教师价值教育意识的培养 第一节 职前教师价值教育意识的培养 第二节 U-S合作与职后教师的价值教育意识唤醒 第三节 教师价值教育意识的培养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