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贵胄凡尘(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的前世今生)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金梅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金梅著的《贵胄凡尘(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的前世今生)》以翔实的文献资料、生动的叙述语言、专业的史学分析为读者梳理出爱新觉罗皇族中地位最为显赫的十二家铁帽子王家族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他们前后三百年间的兴衰变革,为历史文化爱好者了解清代王府文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底本和视角。

内容推荐

金梅著的《贵胄凡尘(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的前世今生)》为您展现的是清代十二家“铁帽子王”的世袭演变,以及他们的府邸在岁月沧桑中的兴废流转。作者用生动的笔墨为我们描述了各家“铁帽子王”的奇闻轶事,尤其是末代“铁帽王子”面对历史浪潮的更迭,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和表现。正所谓“观一叶而知秋”,清末各种社会矛盾与各方势力的角逐,在这些手握重权的天潢贵胄身上有着集中的体现。特殊历史时期的世态人生,使这些“铁帽子王”呈现出人性的本真——他们力挽狂澜也好,随波逐流也罢,最终均烟消云散,坠入民间,只剩下那些恢宏的建筑默默低诉着曾经的传奇。

目录

第1章 大清末代王爷们的咏叹调

第2章 第一代铁帽子王:马上搏杀马下博弈

第3章 八大铁帽子王逐渐出局了

第4章 爱新觉罗皇族一个女人说了算

第5章 王朝末日的皇族较量毫无章 法

笫6章 天潢贵胄在民国堕入了民间

第7章 王府往事的一声叹息

附录 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世系

试读章节

相比于前代,清代在皇族政策方面无疑要高明得多。清代的皇族,是从太祖努尔哈赤父亲塔世克辈分开始算起,然后按嫡旁亲疏,分做“宗室”和“觉罗”两大类。凡属塔世克本支,即努尔哈赤及嫡亲兄弟以下子孙,统统归人“宗室”;而凡属塔世克叔伯兄弟支系的,都叫“觉罗”。按照规定,宗室腰系黄带子,觉罗身系红带子,用以显示身份的特殊。故此宗室也俗称黄带子,觉罗俗称红带子。而通常所说的皇族,就是指属于宗室的那部分人。清王朝建立后,针对前朝皇族分封时产生的各种弊病,建立了一整套具有满洲特色的皇族爵位制度。最初确定的皇族爵位共有十二等,依次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封爵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因在战争中立下军功而封爵,称为军功封;另一种是因属于皇帝的直系子孙而封爵,叫恩封。正常情况下,受封者的后代是可以承袭这些爵位的。而袭爵的方式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降等承袭,这是一般的惯例,即逢子孙袭爵时,每代要递降一个等级来承袭。不过也有一个底线,就是由亲王递降至奉恩镇国公、郡王递降至奉恩辅国公、贝勒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递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奉恩镇国公递降至镇国将军、奉恩辅国公递降至辅国将军之后,就不再递降了,可以一直承袭下去。另一种是原等承袭,即由皇帝颁诏允许,某些爵位逢子孙袭爵时,可以按其父、祖的原等级来承袭,世代相承不变;若没有子嗣后代时,则以旁支后代奉始封祖先祀,并承袭该爵,这就是所谓的世袭罔替。

由于爵位的世袭罔替属于特殊的皇家恩典,在清代皇族的众多成员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得到特批。有清一代,前后只有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这十二家享受这种殊荣。其中,前八家都是因其祖先在清王朝开基创业中军功卓著而受封,属于军功封,而且都受封于清朝初年;而后四家则是因始封者与当时的皇帝有着特殊的关系而受封,属于恩封,并都产生于清朝中后期。在民间,人们俗称这十二家皇族为“铁帽子王”,形容王爵的牢固、名声的显赫和身份的高贵。不过在另一方面,所谓的“铁帽子王”并非真的铁打不动。实际上随着清王朝皇权专制日益集中,任何一家王爷的兴衰荣辱都取决于当朝皇帝的喜怒哀乐。虽然十二家“铁帽子王”的承袭都延续到了清朝灭亡,但其间也曾有很多王爷身陷云谲波诡的政治倾轧,很多王爷的帽子被无情摘掉甚至死于非命,真正能长期保持尊荣的很少很少。身为爱新觉罗家族中金字塔的最高层,几乎每家王爷都曾被卷入皇族争斗的漩涡,这种争斗甚至贯穿了整个清王朝始终。

与明朝皇帝将王爷们分封到地方由地方官监督不同,清朝是将所有王爷都集中在京城皇帝的眼皮底下,这样就避免了一些王爷以封地为据点叛乱的现象。清朝在这方面还有一点与明朝不同,就是允许皇族成员参与朝政。早在入关之初,朝廷就建立了一套鼓励皇室贵族参与政治的制度。因此在有清一代,任何皇族成员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而所谓的“铁帽子王”,也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然而任何一项制度都是把双刃剑。特别是在皇权专制还未高度集中的情形下,各家王爷虽然血脉相连,但为了争夺权利乃至皇位,经常会展开激烈较量,有时甚至是血腥的杀戮。可以说,清朝从开国到灭亡,其皇族内部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歇过,而且这些斗争都直接影响到当时的政局。

P3-5

序言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清朝无疑是现代人最感兴趣的话题。而这个王朝的主人——爱新觉罗皇族,他们在三百年间演绎的一幕幕传奇,更是成为历史研究乃至各类文艺体裁关注的焦点。从努尔哈赤起兵到满洲铁骑入关进而平定天下,从顺治到宣统,从康乾盛世到辛亥革命,这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繁华与磨难,而其主人也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辛酸与荣辱。

一直以来,人们总喜欢用唐代大诗人刘禹锡那首著名的《乌衣巷》来形容帝王家族的兴衰成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是啊,这简短的四句话,极富深意地道出了一代又一代天潢贵胄的最终归宿。对于爱新觉罗家族而言,他们也最终未能超脱这种宿命。而与前代王朝不同的是,清王朝的主人们所经历的时代变迁更加复杂,几乎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从王朝衰落到民国建立,中间有宣统逊位,有袁世凯称帝,有闹剧般的张勋复辟,有被驱逐出紫禁城,有伪“满洲国”,有新政权建立后的身份改造。这一切的一切,又有多少人能预料得到?

近年来,所谓的清宫戏、穿越剧常常成为荧屏的主角,无意间又使得人们对前朝的皇帝王爷公主格格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由此,历史上爱新觉罗皇族内的较量渐渐广为人知。实际上,从努尔哈赤起兵开始,在爱新觉罗家族的核心层内部,就一直存在着斗争,直至王朝覆亡前的一刻,并且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点。在整个王朝存在期间,为了争夺最高的统治权,为了皇位,为了利益,为了荣誉,爱新觉罗的王爷们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即便是到了王朝末年也从未停息。其中,尤以地位最显赫的十二家铁帽子王为典型。透过这些家族的命运,我们就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历史的魔力。

作为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作为王朝末年绝对的政治主角,恭亲王奕新家族拥有特殊的历史地位。而地处北京什刹海西南角的恭亲王府邸,作为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清代王府,更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美誉,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这里不但保存积累了大量珍贵的清代文献资料,而且是重要的清代王府文化研究基地。幸运的是,本书的作者金梅女士正是如今这座府邸的一份子。多年来,她辛勤耕耘,在清代皇族史和王府文化研究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为完成《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的前世今生》的写作,她广泛搜集相关资料,特别是利用恭王府所藏的大量珍贵历史图片,最终清晰地梳理出清代各个铁帽子王家族之间的复杂关系史,的确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

2015年3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