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审制度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践行司法人民性、促进司法公正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李玉华、张思尧、杨亮所著的《中国特色陪审制度的新发展》主要厘清人民陪审员与法官的角色差异,合理配置人民陪审员的权利和发挥人民陪审员的综合作用,与国情社情相适应,符合社会及民众对司法的需求,提出中国特色陪审制度的新发展问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文库总序
前言
上篇 新发展
第一章 人民陪审员的变化
一、人民陪审员数量的发展
二、人民陪审员结构的变化
三、选任方式的变化
四、陪审员工作热情与态度的变化
第二章 陪审案件的变化
一、陪审案件数量激增
二、陪审案件范围的变化
三、陪审案件的环节延伸
第三章 陪审程序规则的变化
一、有限随机抽取的实现
二、参审规则不断完善
第四章 大陪审团的探索
一、河南省关于人民陪审团的探索
二、陕西省关于人民陪审团的探索
三、我国人民陪审团制度的国内外比较
四、各方的评价
中篇 问题与困惑
第五章 大众化与精英化的矛盾
一、大众化流于形式
二、精英化迷失方向
三、站在大众化与精英化的岔路口
第六章 参审案件范围之惑
一、法律规定模糊
二、审判实践误读
第七章 事实审与法律审之困
一、事实审与法律审的模式
二、我国实行法律审和事实审的挑战
第八章 参审技术性问题
一、适用陪审程序的启动机制
二、有限随机抽取
三、合议庭中陪审员数量相对弱小
第九章 陪而不审
一、什么是“陪而不审”
二、为什么会“陪而不审”
三、如何破解“陪而不审”
下篇 路在何方
第十章 人民陪审制度的功能定位
一、政治功能是主导
二、司法功能是表现
三、功能定位决定制度设计
第十一章 由量到质——从现实走向理想
一、陪审“量”提高的意义
二、量质转变的重要契机
三、由量变到质变的途径
第十二章 从城市到乡村——陪审差别化发展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城乡差异
二、城市包围农村——差别化发展的模式选择
三、城乡统筹带动——差别化发展的实现途径
第十三章 陪审类型化发展
一、区分适用人民陪审团参审案件与适用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
二、区分一般陪审员与专家陪审员
三、区分法律审与事实审
第十四章 参审规则从粗放到精细
一、开庭前准备的规则
二、人民陪审员参与法庭审理的规则
三、人民陪审员参与合议的规则
四、裁决结果反馈人民陪审员规则
五、陪审职能延伸规则
第十五章 大陪审团的未来
一、人民陪审团未来的四种模式及其评价
二、我们的观点
附录
陪审员调查问卷
法官调查问卷
律师调查问卷
当事人调查问卷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