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编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动员史(1949-1978)》以1949年至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动员的历史为研究对象,以国家安全战略及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实践发展演变为主线,客观详实地记述了1949年到1978年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建设、战备和战时动员的历史活动,系统总结了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动员在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中的历史作用。
前言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战争动员时期
第一节 支援战略追击作战
一、把战争需要放在财政支出首位
(一)对军费开支实行统一管理
(二)财政收入的50%用于战争
(三)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四)“这是胜利的负担”
二、转向政府主导的军工动员
(一)政府军工管理体制的建立
(二)缴获和生产并举的装备保障
三、迅速统一的交通运输动员
(一)铁路交通运输动员
(二)公路交通运输动员
(三)水上交通运输动员
四、统分结合筹措军需给养
(一)老解放区动员支前
(二)新解放区征粮借粮
五、“解放台湾”动员准备
(一)动员需求的变化
(二)民用船舶的征用和改装
(三)华东支前公路建设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动员
一、战前阶段的动员
(一)初建局部动员组织体制
(二)战前动员保障的目标任务
(三)战前的交通运输动员
(四)武器装备的紧急生产
(五)军需物资的筹措供应
(六)首批医疗卫生力量动员
二、运动战阶段的动员
(一)动员组织指挥体制的完善
(二)动员面临的新情况和新任务
(三)财政中心转向抗关援朝
(四)军工企业转入战时生产
(五)沿海企业和物资的疏散
(六)物资动员规模的扩大
(七)医疗卫生力量的紧急派遣
(八)艰难开展的交通运输动员
(九)支援空军抢修机场
(十)冻结、没收美国在华资产
三、阵地战阶段的动员
(一)动员需求出现高峰
(二)年度军费最高48.5%
(三)军工动员的作用日益提高
(四)物资保障形势日趋好转
(五)医疗卫生动员成效明显
(六)交通运输动员发挥枢纽作用
(七)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第二章 动员现代化奠基时期
第三章 贯彻“积极防御,北顶南放”军事战略方针时期
第四章 立足“早打、大打”的大规模战备动员时期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