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书在战国诸子百家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世间、出世间的重要观念法则和人生修身养心之道,是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庄子》文章汪洋恣肆,仪态万方,但于现代人而言,不免有高深莫测、艰深难明之感。1981年秋,南怀瑾先生在台北十方书院讲解《庄子》,游乎经史子集,博征佛道乃至西方宗教学术观点,阐扬《庄子》大义,清晰明白,通俗生动,精义跌出。本书据南先生的讲解录音整理成书,定名《庄子南华》,按南先生的话说,“譁啦譁啦,諵諵自语罢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庄子諵譁(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庄子》一书在战国诸子百家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世间、出世间的重要观念法则和人生修身养心之道,是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庄子》文章汪洋恣肆,仪态万方,但于现代人而言,不免有高深莫测、艰深难明之感。1981年秋,南怀瑾先生在台北十方书院讲解《庄子》,游乎经史子集,博征佛道乃至西方宗教学术观点,阐扬《庄子》大义,清晰明白,通俗生动,精义跌出。本书据南先生的讲解录音整理成书,定名《庄子南华》,按南先生的话说,“譁啦譁啦,諵諵自语罢了”。 内容推荐 作为中华文化和智慧最伟大不朽的结晶之一,《庄子》以其开阔磅礴的气势、丰富跌宕的内容、神秘莫测的想象和挥洒自如的语言,成为浪漫自由精神的最佳诠释者,但读者在惊叹感佩之余,终难参透其内涵究竟。 南怀瑾先生遍研诸子百家之学,对经藏道法又有多年的亲身修证,故对于《庄子》,颇有心得。在《庄子南华》一书中,南师讲《庄子》,自有一格,不斤斤于个别语译,游乎经史子集之中,不论出世入世,评比精义,正说反说,更提示《庄子》出入禅道的旨意。加之语言通俗明白,深入浅出,是当代读者接近《庄子》的最好读本。 目录 编者的话 出版说明 开场白 为人为己之争○温柔敦厚与空灵洒脱○从容潇洒的 人们○外篇杂篇的影响力 逍遥游第一 逍遥解脱的人生○具见和比喻○物化被化自化○ 大禹治水○北冥的鱼○怒而飞○神奇古怪的记载○ 六月的飞行○生命的力量○多蓝多远的天○大海般 的胸怀○大风高飞○大鹏与小鸟○计划之旅○生命 的长短○北冥的天池○大与小○鹏程万里○你是什 么材料○自视很高的人○出格的高人○第五种人○ 陈抟老祖○第六种人○第七种人○至人神人圣人 ○隐士的故事○阳光和时雨○大境界小境界○世 俗和出世的解脱○藐姑射山的神仙○知识的聋盲○ 心能转物和禅定○圣人与帝王○大瓜与祖传秘方○ 瓜船○大树和狐狸○无何有之乡○真正的逍遥 齐物论第二 南郭与颜成○交臂非故○忘我与齐物○地球的呼吸 ○纪晓岚的经历○依他起的风○吓人的音声○泠风 飘风厉风○人籁地籁天籁○吹万不同○无主宰非 自然○神气智慧○惶恐可怜的人○心态情态○生 命存在与意识流注○主宰是谁○迷悟不二○谁是 谁非○真正的是非○言语是什么○道与言语○道被 遮住了○是非对错○生死死生○圣人如何如何得 道○天地万物一匹马○最终的一同○平凡的高智慧 ○暮四朝三不习惯○懂得调和的人○宇宙万有开始 前后○音乐与道○专心实证○圣人追求的境界○太 极无极太太极○大小寿夭为一○三以后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孔子的春秋○仁义道德是什么 ○道的宝库○人伦之道○庄子的论辩○至人的境界 ○求道与成道○说心物一元○文字与言语○归回何 处○梦与醒○吊诡机锋○谁是公评人○生命的主 宰○蝴蝶梦○小结《齐物论》 养生主第三 少知道少烦恼○袁子才与郑板桥○诸恶莫作众善奉 行○打通督脉○督脉的三关○要名利要成仙○解牛 的技艺○庖丁说法○人生的关键和枝节○谨慎的人○ 独立自主的生命○崇高必有堕落○无尽相传的薪火 人间世第四 颜回想当王者师○泥菩萨过江的颜回○职业和事业 ○道是道德是德○道德的泛滥○不通人情世故的 人○周围嫉妒的人○笨的好人聪明的坏人○颜回 的修养○外圆内方○学古人好吗○君道臣道师道 ○心斋是什么○八风吹不动○自欺欺人被人欺○ 内圣的修养○大使的痛苦○宋真宗与寇准○郭子仪 的境界○天下两件大事○忠与孝○外交政治哲学○ 阳谋阴谋○祸从口出○有善心不刻薄○不迁怒不 二过○太子的老师○冯道的境界○如何教育领导人 ○不自量力的螳螂○虎性马性人性○齐国的大树 ○树神说法○韩非子说的故事○奇才异能○好就是 不好○不祥就是大祥○孔子楚国之旅○小结人间世 德充符第五 王骀是何等人○山不山水不水○知止而后定○有 始有终○有道者如何生活○你自以为是吗○安之若 命的人○郭象注解之美○道德充满的人○向孔子说 教的人○老聃怎么说○鲁哀公被迷住了○吸引入的 是什么○再说修养○李泌的故事○才德双全○用师 则王用友则霸用徒则亡○内在与外在○发挥四种 观念○情与无情○什么是情什么是性○有情感情 妄情无情 大宗师第六 天命与自然○知与不知的问题○你想与天地同寿吗 ○谁真了解生命○知识学问非绝对○真人的行事风 格○真人的生命现象○用兵的原则○内圣外王的成 就○谈《春秋》说《史记》○庄子眼中的高士○严子 陵与汉光武○真人的境界○汉宣帝与丙吉○是庄子 不是老子○法家与法治○能出世能入世○忠奸共 处○再说汉宣帝○再说丙吉○法家与道家共治○话 说人的一生○庄子的比喻○郭象解释人生变化○修 道传道○有道古人的成就○女仙的传授○是寓言 是修道○生命受身体的拘束吗○庄子说不能胜天○ 你怕死吗○顺自然逆自然○挑战无极的人○方外 人方内人○圣人看生死问题○子贡、孔子都命苦○ 鱼忘水人忘道○天之君子人之君子○丧事丧礼 ○生命是变也是梦○谈仁义论是非○颜回的修行 成就○谁是大宗师 应帝王第七 尧舜以前○为何提倡仁义孝慈○上古人的生活和道 行○民主自由是道德吗○天下如何治○如何成为领 导者○聪明努力不一定行○真正的明王之治○神巫 给壶子看相○壶子的境界○壶子说修道○列子闭门 修行○入世应帝王○浑沌啊浑沌 试读章节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解脱的人生 现在我们先开始研究第一篇逍遥游。逍遥两个字,并不是西门町那个洗澡的地方逍遥池。不过,那个逍遥池也有一点取《庄子·内篇》的意味。在中国文化里,逍遥这两个字,是庄子先提出来的。我们现在常说,人要逍遥逍遥,这个逍遥,常常是指修道人的理想,如何去逍遥,等于学佛的人,要求得解脱一样。在我看来,许多修道人,不但不逍遥,并且看他们愈来愈苦。那些修道打坐的人,又吃素,又守戒,这样那样,这叫做道吗?看他是一点都不逍遥。学佛的人也是一点都不解脱,你说这是何苦呢?所以我们看了《庄子》的题目,特别要注意。 《庄子》第一篇提出来逍遥游。逍遥是逍遥,游是游。因为逍遥,才可以游。借用佛家的观念,人生能够解脱,才能够得游戏三昧,才敢在人生境界里游戏。如果人生不得解脱,这个人生根本就是一件痛苦的事,如何能够逍遥呢?从哲学观念来讲,什么是人生?我们可以给一个答案,就是痛苦的累积叫做人生。那么,痛苦如何解除呢?就是要得到逍遥的解脱,也就是庄子所提出来的逍遥游这个东西。《逍遥游》全篇的内涵,首先就是人生要具有高见,就是普通我们讲见地、见解、眼光、思想。一个人没有远见,没有见解,如想成功一个事业,或者完成一个美好人生,是不可能的事。后来中国的禅宗,也首先讲求“具见”,先见道才能修道,如果修道的人没有见道,还修个什么道呢?等于说我们见到了金子,才想办法把金子做成东西,如果连黄金都没有看到,只在那里瞎想,有什么用!不仅是修道人必须先要见道,就是普通人也要真正了解了人生,才能够懂得如何做一个人。所以,庄子首先提出来“具见”。 具见和比喻 那么具个什么见呢?《逍遥游》里告诉我们,具个解脱的见。人生不要被物质的世界、现实的环境所困扰,假使被物质世界所限制,被现实环境所困扰,这个人生的见解已经不够了。刚才我们讲,人生是痛苦的累积,那是指普通人,如果能够具备了高远的见地,如果不被物质世界所限制,如果不被人生痛苦环境所困惑,则人就可以超越,就能够升华。 这一篇里有两大重点,八九处的譬喻,告诉我们人生以及真正的修养方法。谈到庄子的比喻,我们知道,世界上最高深的道理,与人的感情一样,是没有办法用任何言语文字表达得出来的。我常说人与人之间有误会,只因言语文字不能充分表达。当一个人的情感,没有办法表达出来时,只好哭!因为一个人哭了,别人才知道这个人多情、伤心!他不哭,我们就不知道他的情感。不然就哈哈大笑,笑得昏过去了,别人晓得他高兴,高兴死了嘛!这个道理,也就是人生的哲学。 另外也有最高明的办法,把不能表达的东西,转个弯,用譬喻表达。所以世界上,最高明的几个大宗教家,如释迦牟尼佛以及耶稣,都是善于用譬喻的。庄子也常用譬喻,因为有许多地方,不用譬喻无法表达。譬如说一个人很漂亮,漂亮到什么程度呢?比杨贵妃还漂亮,杨贵妃究竟有多漂亮,我们也没有看过,不过拿那个来譬喻,就说明了那个漂亮的程度,这样旁人就懂了。所以庄子的逍遥游有两个重点,用很多的譬喻,第一个重点是具见,第二个是物化。 P11-13 序言 南怀瑾先生是近年来享誉国内外,特别是华人读者中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为其终身学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其一生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的人生经历又是不可复制的特殊经验,使得先生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书剑飘零大半生后,先生终于寻根问源回到故土,建立学堂,亲自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和复兴民族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不遗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一九八一年秋,南怀瑾先生在台北十方书院开始讲解《庄子》,本书即由其讲解记录整理而成。 《庄子》在战国诸子百家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在此不必赘言。作为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庄子》自魏晋玄学盛行以来就成为上层社会和读书人的必读书;唐天宝年间,庄周被诏以南华真人,《庄子》遂被尊为《南华真经》。自古至今,注家众多。即便如此,其汪洋恣意的气势、博大精深的内容和奇诡瑰丽的想象,一直让读者在惊叹感佩之余,终难参透其究竟。 《庄子》分《内篇》、《外篇》和《杂篇》。学界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本人所著,代表了其思想的精髓;《外篇》、《杂篇》为其门人、后学之作。本书讲解的是《内篇》的七篇,但南师再三提醒大家注意,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外篇》和《杂篇》。 南怀瑾先生遍研诸子百家之学,对经藏道法又有多年的亲身修证,故对于《庄子》,颇有心得。南师讲《庄子》,自有一格,颇得《庄子》精髓一——不执著于个别语译的精确与否,而是在旁征博引的同时,重在对文章妙趣和精义的提示及精神内涵和意旨的阐扬,文思敏捷灵动,语言生动活泼,阐述通俗明白,实为当代读者接近《庄子》的最好读本。 我社与南怀瑾先生结缘于太湖大学堂。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认识和传扬中华文明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紧迫感,承蒙南怀瑾先生及其后人的信任和厚爱,独家授权,我社遵南师遗愿,对已在大陆出版过的简体字版作品进行重新整理和修订,陆续推出,力求贴近原讲原述,还原作品原貌。作为一代国学宗师,南怀瑾先生“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毕生致力于民族振兴和改善社会人心。我社深感于南先生的大爱之心,谨遵学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原则,牢记出版人的立场和使命,尽力将大师思想和著述如实呈现读者。其妙法得失,还望读者自己领会。 东方出版社 二○一四年二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