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修辞学
中国修辞学自序
增订本中国修辞学自序
重版更名汉文文言修辞学序言
第一章 释名
一 修辞
二 修
三 辞
第二章 修辞之重要
一 修辞之益
二 不修辞之害
第三章 修辞举例
一 改易
二 增益
三 删削
四 颠倒
第四章 变化
一 能动的变化
二 被动的变化
第五章 改窜
一 避复
二 避嫌
三 避讳
四 避熟
五 鸣谦
第六章 嫌疑
一 别白
二 混淆
三 不别白而可知
第七章 参互
一 互备
二 举隅
三 举隅反例
第八章 双关
一 义的双关
二 音的双关
第九章 曲指
一 称名之曲
二 述事之曲
第十章 夸张
第十一章 存真
一 语气
二 语辞
第十二章 代用
一 以大代小
二 以小代大
三 以前代后
四 以后称前
五 以事代人
六 以私名代公名
七 以质代物
第十三章 合叙
第十四章 连及
一 私名连及
二 公名连及
三 事名连及
四 物名连及
第十五章 自释
一 释人
二 释地
三 释事
第十六章 错综
一 名称
二 组织
三 上下文之关系
第十七章 颠倒
一 词的颠倒
二 句的颠倒
第十八章 省略
一 省字
二 省词
三 省句
附录 文病若干事
古书句读释例
再版序
叙论
甲 误读的类型
一、当读而失读
二、不当读而误读
三、当属上读而误属下
四、当属下读而误属上
乙 误读的贻害
五、原文不误因误读而误改
六、原文不衍因误读而误删
七、原文不脱因误读而误补
八、原文不倒因误读而误乙
丙 误读的原因
九、因文省而误读
十、因不识古字通假而误读
十一、因不识古韵而误读
十二、因字误而误读
十三、因字衍而误读
十四、因字脱而误读
丁 特殊的例句
十五、数读皆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