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集:散文诗歌卷(无障碍阅读版)》为鲁迅散文、诗歌集,收录鲁迅散文多篇,包括《朝花夕拾》、《野草》以及近体诗、新体诗和其他散文五个部分。鲁迅留下来的散文作品数量并不多,却字字珠玑,篇篇绝妙。其中散文诗《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亲自编就的两本散文集。此外,此书收集了散见于鲁迅其他著作中“偏于叙事与抒情”的散文佳作多篇,构成了鲁迅散文创作的全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鲁迅文集(散文诗歌卷无障碍阅读版) |
分类 | |
作者 | 鲁迅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鲁迅文集:散文诗歌卷(无障碍阅读版)》为鲁迅散文、诗歌集,收录鲁迅散文多篇,包括《朝花夕拾》、《野草》以及近体诗、新体诗和其他散文五个部分。鲁迅留下来的散文作品数量并不多,却字字珠玑,篇篇绝妙。其中散文诗《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亲自编就的两本散文集。此外,此书收集了散见于鲁迅其他著作中“偏于叙事与抒情”的散文佳作多篇,构成了鲁迅散文创作的全貌。 内容推荐 《鲁迅文集:散文诗歌卷(无障碍阅读版)》收录了鲁迅先生最经典的散文诗歌集,包括《朝花夕拾》《野草》《诗歌》以及其他散文的汇编等。提炼无障碍阅读概念,对文中的生僻字进行了注音和解释,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用查阅字典便可学到知识;对文中的方言俚语进行解释,消除了阅读的地域性差异;对外国地名、人名按照现代的翻译标准进行标注,解除了读者心中的疑虑;对引用的古诗词、典故进行解释,方便读者的阅读。 目录 朝花夕拾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野草 题辞 秋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我的失恋 复仇 复仇(其二) 希望 雪 风筝 好的故事 过客 死火 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立论 死后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腊叶 淡淡的血痕中 一觉 诗歌 别诸弟 莲蓬人 庚子送灶即事 祭书神文 和仲弟送别元韵 惜花四律 自题小像 哀范君三章 替豆萁伸冤 吊卢骚 赠邬其山 无题二首 无题 赠日本歌人 湘灵歌 送增田涉君归国 惯于长夜过春时 无题 偶成 赠蓬子 一·二八战后作 自嘲 教授杂咏四首 所闻 无题二首 答客诮 无题 二十二年元旦 赠画师 学生和玉佛 吊大学生 题《呐喊》 题《彷徨》 悼杨铨 题三义塔 无题 悼丁君 赠人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无题 酉年秋偶成 闻谣戏作 戌年初夏偶作 秋夜偶成 亥年残秋偶作 梦 爱之神 桃花 他们的花园 人与时 他 其他散文汇编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杂忆 随感录四十 随感录四十九 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 智识即罪恶 为“俄国歌剧团” 牺牲谟 记念刘和珍君 小杂感 再谈香港 怎么写 在钟楼上 我和《语丝》的始终 为了忘却的记念 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 火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现代史 夜颂 “抄靶子” 别一个窃火者 晨凉漫记 秋夜纪游 新秋杂识(一) 文床秋梦 新秋杂识(三) 喝茶 看变戏法 “京派”与“海派” 北人与南人 过年 清明时节 玩具 零食 看书琐记 看书琐记(二) 奇怪 中秋二愿 《看图识字》 忆韦素园君 忆刘半农君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运命 拿破仑与隋那 病后杂谈 病后杂谈之余 阿金 隐士 人生识字胡涂始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靠天吃饭” 萧红作《生死场》序 陀思妥夫斯基的事 我要骗人 白莽作《孩儿塔》序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我的第一个师父 半夏小集 “这也是生活” 死 女吊 记“杨树达”君的袭来 关于杨君袭来事件的辩正 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 今春的两种感想 上海所感 自言自语 无题 我的种痘 死所 试读章节 阿长与《山海经》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脯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像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P12-14 序言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 1902年前往日本留学。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1906年弃医从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 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1923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926年出版《彷徨》。除了小说,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未名社”。 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6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同年10月抵上海,从此定居上海,专事写作。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1936年因积劳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但吸收了前人优秀的成果,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而且铸就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对于时代和民族,鲁迅都是超前的,其作品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对国民性的深刻剖析,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依然不可或缺。 当前,市面上有关鲁迅作品的书籍恒河沙数。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先驱,我们特聘请国内知名学者,整理、编纂了这套《鲁迅文集》。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文中出现的生僻字作了注音和详解。 (二)按体裁分为四册,小说一册,散文诗歌一册,杂文两册。 (三)剔除了《鲁迅全集》中非文学以及非原创的部分,如译作、学术论文等,此外,书信并未收录在内。 (四)鲁迅对自己的作品曾多次修改,此次编集,只收录最后定稿。 (五)某些原无标点的文章,悉由编者重新标注。 (六)全书文字校订,除改正此前印本明显错字外,还包括将繁体改为简体,但可通假者及作者习惯用法,仍予保留。 (七)本书的整理工作由多人合力完成,参加校编工作的有冯知明、罗文英、刘洋、姜颖烨、李永生、彭晓辉、康明、刘术光、罗文军、朱金媛、高长青、万淑芳、谭润香、曾善本等,在此深表感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