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生下来就拥有挥霍不尽的财产的入毕竟是极少数,更多的是普通人。那在努力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报酬后,如何支配钱财便显得非常重要。聪明地、理智地支配它,才会获得最高收益。反之,纵是日进千金,也会被不能控制的欲望驱使,变得千金散去无踪迹,那将是人生中莫大的损失……
因此,《一本书培养孩子的理财观》作者叶雨作为一个妈妈,她注意到从一开始便需要刻意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有计划地、合理地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她期望你具备这些能力,从而可以让你受益终生。
叶雨著的《一本书培养孩子的理财观》是一本财商亲子书。作者从一组关于孩子理财教育的电视节目中受到启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和消费习惯。作者在文中记录了儿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向读者展示了她对于一些儿童常犯错误的既有效又不伤害孩子的处理办法,读起来亲切又受益匪浅。
独自去超市购物
那天我给了兆君500日元,交代他去楼下的超市买一筒牛奶、一袋北海道奶糖,并把找回的零钱和购物小票一起带回来。这两样,都是家中常要买的东西,而且两个牌子,都是兆君非常熟悉的。所以在我看来,他应该能很顺利地完成任务。
因为家住13楼,我不得不跟丈夫合作去完成这件事情。我坐电梯到一楼后,打电话给丈夫,告诉他让兆君出门。我们可没法装扮成冒充路人的摄制组人员,所以跟踪者这个角色只能由我这个老妈来充当。
钻进电梯,在电梯的镜子前一照,嘿嘿,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狼外婆”:身上穿着平日不常穿的衣服,把长发梳起来吊在脑后,还戴了帽子,鼻子上卡了一副墨镜……别说兆君,就算是我先生,乍一看也未必知晓我是谁。
我到了一楼打电话:“可以让兆君下来了!”
果然,几分钟后,我看到了满脸兴奋的兆君。不敢露面,直等着小东西走出了大厅的门,我才偷偷地跟了上去。
小东西不走正道,专挑小路边花坛的小石墙(约40厘米高、l 5厘米宽)走,上蹿下跳像只猴子。只见他一会儿拣了块儿小石头放在脚边,边踢边追着小石头跑,小石头滚进另一条路,他会跟着奔向另一条路,再把它踢回来。在这过程中,为了准确地踢到小石头,小东西先将鞋尖整个立在地上,然后再用脚面去踢。本可以几分钟到达的小区超市,他居然走了十几分钟。
看着兆君,我心里就一个字——急!这小区熟人挺多,一不小心被人撞上,打个招呼,我岂不是“狼外婆”现身了?不过,我也终于知道了为何兆君可以创下一周穿破一双新鞋的纪录!
所幸的是一路平安,我终于跟着兆君的小身影混进了超市。
别说,这小东西还挺像一个购物的老手,居然学着我每一次购物的样子,进门先拿购物筐。我心里忍不住想笑,就买两样东西,还拿那么大的一个筐?不过再想想,还好,总算没推一个购物车,也算是聪明了。购物嘛,总要有点购物的样子。嘿嘿,不愧是我儿子。
拖着个购物的大筐,小东西倒是一点儿也不含糊,直奔专卖牛奶的柜台。看着兆君一直站在柜台前东看西看,却不把牛奶放在购物筐里,我心里纳闷儿:这小东西为何不拿了牛奶就走?
我很想看看他到底是为什么在迟疑,不得不尽量地往前凑。哦,原来是家中一直喝的牌子卖没了,难怪这小东西犹豫不决呢!我倒要看看他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在兆君的背后东张西望,又不敢太靠前,真担心会不会有店员把我当成“万引”(小偷)。
小东西好像决定好了,我看到他伸出小手拿了一筒牛奶放进了购物筐。嘿嘿,厉害,自己决定换牌子了?
兆君拖着购物筐继续走,我则不露声色地跟在后面,心里却在想:我应该胆子大点儿,虽然日本商场有不准拍照的规定,但为了儿子,违规一次录个像又何妨!但转念一想,没录像也是正确的,万一给店中人看到了,来一声断喝,那今天的计划也泡汤了……
兆君走向了小零食区,我看到他毫不犹豫地将他的最爱——北海道奶糖放进了购物筐。
正想着他该去收银台时,却见兆君拖着筐,去了冰激凌专柜。不会吧,傻小子,老妈可没让你买这个啊!我在心里叫着。
小东西好像听到我心里的叫声了,站在那里瞧来瞧去,并没有伸手,而是转身向收银台走去。我继续尾随,不想放过任何精彩。
一切顺利,就是那购物筐大了点儿,小东西试了几次,也没能把它抬上去。我这个藏着的老妈真想冲过去帮小东西一把。不过好心人到处都有,兆君身边的老妇人帮他放上去了。可是,我没听到兆君说谢谢!哼哼,等回家再教训你这个小东西,受人帮助居然不懂说谢谢,这还了得。
收银员也看到了兆君是一个人,于是优待他,把两样东西替他装在了方便袋里后才将袋子交给他。接了袋子,小东西转身就走,不但没说谢谢,也没要找给他的零钱。
我这傻儿子,谢谢忘说了,钱也不要了?
收银员叫住了兆君,把零钱塞在了他的小手里。这次兆君说了谢谢。
回来的路上,小东西拎着袋子,却依旧不改他的小猴子习惯,大路是坚决不走的,一定要走路边花坛的石墙。不过拿着东西,毕竟不方便,于是没有再跳,也没再踢石子。
我看着兆君进了电梯,一直盯着数字跳到13楼,知道这小东西是到家了。我也进了电梯,站在镜前摘掉了帽子、眼镜,放下了束在脑后的头发,彻底从“狼外婆”变成了兆君他妈。
……
P7-9
给兆君的一封信兆君:
君,为日本对男孩的一个称谓;兆君,本名朱兆麒,生活中被唤作兆君。
妈妈首先想对你说一声“谢谢”!真的非常感谢你能来到这个世界上,成为我的儿子。因为正是你的到来,赋予了妈妈再次成长的机会。从你的身上,妈妈重新认识到了很多东西,小至亲情,大至人性……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但自从你在日本出生后,自小在中国长大的妈妈深深体会到了中日教育上的不同。日本的早期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道德礼仪,其次才为学业。而在这个培养过程中,最大的差别,便是对钱财观念的教育。
日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物资交换”,五六岁就开始独立支配自己的零用钱。他们对金钱的认知以及理财的能力让妈妈感到惊讶,于是妈妈用心地思考了这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生下来就拥有挥霍不尽的财产的入毕竟是极少数,更多的是普通人。那在努力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报酬后,如何支配钱财便显得非常重要。聪明地、理智地支配它,才会获得最高收益。反之,纵是日进千金,也会被不能控制的欲望驱使,变得千金散去无踪迹,那将是人生中莫大的损失……
因此,在你的成长中,妈妈从一开始便刻意培养你的理财能力,帮助你建立正确的金钱观,让你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有计划地、合理地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妈妈期望你具备这些能力,从而可以让你受益终生。
你出生后一直生活在日本,从九个月大便开始全天生活在保育园(类似国内的托儿所)里,到成为四年级的小学生。由于这样的成长环境,日语就成了你的第一语言。你虽会说中文,会汉语拼音,也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但中文对你来说,几乎成了外语。妈妈对此虽有遗憾,却又知道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家庭的努力终究抵不过社会大环境。不过,身为母亲,我总是期望你的中文水平能随着年龄不断提高,并最终能成为你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所以,当妈妈意外地接到这次约稿,心存感激之余,一个重要的想法便是用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一段你的成长历程。此书呈献给读者一份真实的同时,也是妈妈送给兆君的最好礼物。我期待你能为看懂这本记载着自己成长历程的书,而努力地学好中文!
非常感激能有机会写这样一本关于小儿成长内容的书。这次写作的整个过程,是我静心回眸的过程。自己的日记、小儿的博文,孩子过去的点点滴商,随着那些文字,会鲜活地跳跃于我的脑海之中…… 我不得不感叹孩子成长之迅速。那些趣事,都还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但孩子早已脱开了我的怀抱,由一个小小孩儿,变成了一个身高几乎与戈相仿的大孩子。
脱稿之时,已是7月仲夏,而此时,我携子回到北京已两月有余。按签约合同本应于2011年5月脱稿,可由于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史上最--为严重的九级地震,我们虽生活在东京,距离震中地区有四百多公里,但却无可避免地也被卷到这场意外的天灾之中。
余震不断,物资短缺,加之核泄露的问题,让震后的人们,整个身心都陷入了一种非正常状态中,我也难逃这样的劫难。 在余震不断中,一日刚刚入睡的小儿突然被震醒,那恐慌的神情,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在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小儿的生命安全更珍贵的呢?终于,我们决定放下一切,携小儿归京居住。但是,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这将意味着我要放弃自己用人生最美的青春时光奋斗了1 6年的生活。
决定是如此艰难,在处理东京的家务和办理相关手续时,我可谓身心俱疲,只能将写稿一事暂目搁置。
承蒙编辑何晓的理解,允许我将完稿时间延后。电话中何晓编辑说:
“叶雨,安全第一!书不急在一时,让自己完全安顿好,再专心去完成它。我们既然要写,就要尽自己的力量写到最好,为读者出一本好书……”
这句话既包含了关心、理解,更有一个出版入的敬业精神。因此,感激之余,我更觉笔端沉重,倘若不尽自己所能完成这本书,我会心存愧疚。
然能力所限,付梓之时仍心存忐忑,但依旧期许着这些发生在小儿兆君身上的真实故事,能为如我一般的母亲们带去些许的借鉴,这将是我最大的欣慰……
最后很想说的一句就是:感谢所有为这本书付梓而操劳过的人们,感诩所有读到这最后一页的读者。
叶雨
2011年8月18日夜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