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关系从何而来
妻子抱怨:“你一点都不信任我。”丈夫问:“你有没有像我曾经信任你一样信任过我呢?”
在家庭、工作等环境中,我们都会存在这样的担心:似乎周围的人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信任自己。
心理学上的互惠关系定律说明:“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情感的动物。当我们真诚地对待周围的人时,周围的人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当我们相信别人时,别人才会相信我们,也才可能会做出我们期待的事情。
1951年,21岁的巴菲特从某著名大学的金融系毕业。毕业后,他在大城市找不到工作,就回到老家,在老家一家证券公司当一名普通员工。一年后,他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姑娘苏珊,并开始追求她。结婚的时候,巴菲特问:“亲爱的,我工作一年攒下来一万多美金。现在我给你两个选择:一是花一万美金买小房子,另外一个是我拿这一万美金去投资,过几年再买大的。”苏珊说:“好,我相信你!”1952年,巴菲特和苏珊“裸婚”,租房子居住。1956年,巴菲特成立公司,开始创业。1958年,巴菲特的投资开始获利。1962年,他收获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2008年,他成为世界首富。
巴菲特因为苏珊的信任,有了投资的热情。巴菲特为什么因为信任而有投资热情?因为信任具有巨大的能量,一个人会因为别人的信任去做从没做过的事情。
学会信任是人生的必修课,但是信任也需要辨别力。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想得到别人的信任就要先信任别人,俗话说,“欲得先予”。
(2)确认对方是否值得信任。
(3)当我们无条件信任对方时,对方是否也像这样信任我们?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要调整自己的信任,最终选择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信任方式。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负性情绪来临时,大多数人都招架不住。上面的例子所陈述的那位女士已然成为负性情绪的奴隶,而且将这种情绪释放给了周围的人。那么,我们应如何应对负性情绪呢?心理学家指出:尽管将情绪发泄到周围的人身上可以减轻自身的焦虑,但这并不能缓解负性情绪带来的心理恐慌。缓解负性情绪最根本的办法是学会情绪管理。
情绪是个体在面对外界刺激时,主观的、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特征。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绪反映了一个人的情感、独特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还包括一系列的行动倾向。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它可分为正性情绪、负性情绪,但是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则有好坏之分。情绪管理并不是要将情绪完全消灭。情绪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它不可能被消灭,也没必要消灭。
情绪管理的实质是善于掌握自我,善于调整情绪。当生活中出现负性情绪时,我们要能够适当的调节,而不是抱怨或者转移。有心理学家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策略、机制的运用,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行为表现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生活中那些善于调节自己情绪的人,通常都能很好地处理生活里、工作中和人际间的关系。他们能够有效地排解压力,身体和心理都很健康,对工作也一直充满激情,能做有效的时间管理者。可见,管理好情绪,个人的其他方面也都会变得好起来。所以,当负性情绪来临时,不要向别人发泄情绪,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步改善自己的情绪:
……
P61-65
青春是我们勇敢追求梦想的资本,所以青春是浪漫的、绚丽缤纷的;但也是疼痛的,因为梦想并不容易被我们追到。我们要追到它,或许要跌得“头破血流”,而且还要承受未知带来的痛苦。于是有的人放弃了,走在了寻求安稳的路上。学习不再是为了实现梦想,而是为了得到一份固定的工作;工作不再是为了创造价值,而仅仅是为了生活;结婚不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求得一份安稳。有人说: “这是现实逼的。”最终,青春的疯狂与炙热成了很多人的奢望,现实一地鸡毛,青春无处安放。因此,有的人在得到“稳定”之后,感叹自己被现实所逼,无法完成青春的梦想,于是又开始追寻年少轻狂。这样的往返追寻构成了我们跌跌撞撞的一生,以至于无论我们生活在哪个阶段都充满着遗憾。
为何本该绚烂的青春却充满了不安?为何我们的青春主题不是梦想与拼搏,而是为了获得安全感而寻找可以让自己安稳的东西(金钱、房子、事业等)?事实上,这些都不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因为安全感是来自内心的。要获得安全感,需要从内心去寻找,通过对行为表现的剖析来探寻我们的内心需要,从而理解出现的问题,最终解决安全感的问题。
找到了安全感,除了能让我们心安,它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呢?专家指出,安全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幸福度、能力的发挥、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找到了安全感,不仅能让我们心安,而且更有利于我们发挥个人价值,有创造性地创造财富。
因此,本书通过对平常生活中我们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安情绪进行深入解读,找到不安感产生的深层原因,从身体、情绪、思想到能量等不同角度,重新认识并管理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在纷乱的世界中建立起自己强大的能量场,在安全和满足中继续前行。
为了加深大家对安全感和自己的认识,本书引用了大量案例和实验,希望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继续深入思考,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自我认识”这一步很重要,因为认识是理解自己、理解问题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改变才会发生。
而且在阅读中,你会发现一个巨大的问题:似乎安全感和自我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那么你是谁?你来自哪里?将要去往哪里?你现在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些疑问都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解答。
当然,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会许诺你几天就可以获得安全感,但是只要你有信心,就一定可以找回来,重新开启自己的生命能量。
由于编者能力有限,书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曼汀的《安舍定》通过对平常生活中我们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安情绪进行深入解读,找到不安感产生的深层原因,从身体、情绪、思想到能量等不同角度,重新认识并管理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在纷乱的世界中建立起自己强大的能量场,在安全和满足中继续前行。
为了加深大家对安全感和自己的认识,本书引用了大量案例和实验,希望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继续深入思考,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自我认识”这一步很重要,因为认识是理解自己、理解问题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改变才会发生。
而且在阅读中,你会发现一个巨大的问题:似乎安全感和自我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那么你是谁?你来自哪里?将要去往哪里?你现在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些疑问都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解答。
人生难免跌跌撞撞,而真正的智慧,是选择在迷茫的世界中,做不迷茫的自己。梦想固然重要,享受眼前的美好,才让回忆值得咀嚼。
曼汀的《安舍定》是一本送给想要静下来,看待人生美好的人的心灵故事书。有它陪伴,人生处处美好!
开展宽阔的心胸,才能创造智能。
一路翻滚,有残缺的圆,才能看到沿途的风景,学会享受过程,才算赢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