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道藏如海,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哪些是经典,哪些是必读书,或许需作相应引导。本社约请国内佛教道教研究专家,选取了十部佛教道教经典,以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并列的方式印行,奉献给广大佛教道教文化爱好者。由立人编著的《南华真经/现代语体佛道教经典》本经即《庄子》,本经为道家和道教思想和教义的基本骨干。想象恣意驰骋,经中多借神仙之名,教诲立身处世,修炼成仙的道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南华真经/现代语体佛道教经典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立人 |
出版社 | 贵州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佛藏道藏如海,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哪些是经典,哪些是必读书,或许需作相应引导。本社约请国内佛教道教研究专家,选取了十部佛教道教经典,以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并列的方式印行,奉献给广大佛教道教文化爱好者。由立人编著的《南华真经/现代语体佛道教经典》本经即《庄子》,本经为道家和道教思想和教义的基本骨干。想象恣意驰骋,经中多借神仙之名,教诲立身处世,修炼成仙的道理。 内容推荐 由立人编著的《南华真经/现代语体佛道教经典》,成书于我国战国时代,此后不但为道家学派奉为经典,为道教徒信奉遵从,其他学派也多研习阅读;《庄子》中的许多思想对后世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唐玄宗天宝年间,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其著作改称《南华真经》。除了哲学思想上的价值以外,《庄子》也是我国传统文学中的瑰宝,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目录 白话文 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篇 马蹄 胠箧 在宥 秋水 杂篇 盗跖 渔父 列御寇 天下 文言文 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篇 马蹄 胠箧 在宥 秋水 杂篇 盗跖 渔父 列御寇 天下 试读章节 庄子说:“你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个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人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聚集全家人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的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你的心窍还是茅塞不通啊!” 惠子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疙里疙瘩,不能用绳墨测量;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不能用圆规和角尺测量。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弃之不用的。” 庄子说:“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匐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蹿越,经常落入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看那□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不能捕捉老鼠,然而却有很大的用处。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什么用处,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祸害呢?” 齐物论 南郭子綦靠着几案而坐,仰首向天,缓缓吐气,那离神去智的样子真好像精神脱出了躯体。他的学生颜成子游陪站在跟前,说道:“这是怎么啦?形体诚然可以使它像干枯的树木,精神和思想难道也可以使它像死灰那样吗?你今天凭几而坐,跟往昔凭几而坐的情景大不一样呢。” 子綦回答说:“偃,你这个问题不是问得很好吗?今天我忘掉了自己,你知道吗?你听见过人籁,却没有听见过地籁;你听见过地籁,却没有听见过天籁啊!” 子游问:“我冒昧地请教它们的真实含意。” 子綦说:“大地吐出的气,名字叫风。风不发作则已,一旦发作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窍孔都怒吼起来。你没有听过那呼呼的风声吗?山陵上陡峭峥嵘的各种去处,百围大树上无数的窍孔,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圆柱上插入横木的方孔,有的像圈围的栅栏,有的像舂米的臼窝,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浅池。它们发出的声音,像湍急的流水声,像迅疾的箭镞破空声,像大声的呵叱声,像细细的呼吸声,像放声叫喊,像嚎啕大哭,像在山谷里深沉回荡,像鸟儿呜叫叽喳,如同前面在呜呜唱导,后面在呼呼应和。清风徐徐就有小小的和声,长风呼呼便有大的回应,迅猛的暴风突然停歇,万般窍穴也就寂然无声。你难道不曾看见风过处万物随风摇曳晃动的样子吗?” 子游说:“地籁是风吹过万种窍穴发出的声音,人籁是排列起来的竹管里发出的声音。我再冒昧地向你请教什么是天籁。” 子綦说:“天籁虽然有万般不同,但使它们发生和停息的原因都是出于自身,发动者还有谁呢?” P8-P9 序言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源流。三家当中,儒家在封建时代是思想主流。但对于中国古代读书做官的文人,影响其生活态度,安慰其内心世界的,仍然是佛与道两家。道家,同佛家一样,共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政治生活。道家,以及后来发展形成的道教,因为在中国生于斯长于斯,尽管道教也吸收了好多佛教的思想,但仍然亲切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人生理想、生活趣味。因此,鲁迅先生才说,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底。根底,就是基础的意思。由此可以知道,道教在很大程度上,有意无意地支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作为宗教的道教,最初形成于东汉时代。酝酿成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的,就是太平道的宗教政治活动。这次农民起义是借宗教组织而展开政治反抗的重要范例。道教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但它的思想起源无疑便在道家。道家的哲学或者“神哲学”远在道教组织化以前就有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道教的原始思想发端于春秋时代甚或更早。纪录道家思想的文献,以《老子》(或称《道德经》)为最初的道教经典。在历史当中,随着道教发展,宗教经典日益增多。到清朝编纂《四库全书》时,其所收道教典籍,归于《子部·道家类》,共有44部,430卷。 道教经典在逐步形成的历史过程当中,受到了佛教经典集成的刺激和启发。佛教最早称它的大藏经集成为“一切经”,道教徒在编集道教经典总集时也称之为“一切经”,后来又叫“一切道经”,以区别佛教经藏。 原始道教经典形成于东汉时代,当时的黄巾(内地道教)、张鲁(巴蜀道教)所集合的追随者多来自下层社会,或为农民或为流民。道教的实践又多表现为符水治病、驱妖捉鬼、祈福禳罪,与民间巫术、占卜、星相、图谶等迷信相结合,使道教活动得以广泛蔓延,道教典籍中也保存了这一部分内容。 道教为了取得上层统治阶层的信赖和支持,也必须满足他们对长生或者长寿的期待。为了迎合社会上层的精神生活和肉体生活的需求,道教的宗教生活内容也就包括了如何养生、服食、炼丹及房中术等等内容。 道教和其他许多宗教一样,也要同神交通,请神、问神或代神传话。为此道士得制造文书,宣达神意,因而道教中文献中也多有或符或诰或青词之类。 当然,道教宣传的重点和内容都保留在道教的典籍里,这里既有原始的道教作品,也有后来道教徒撰写的经卷。但道教的经典并不是人人可以随便读得懂的。这中间的原因,一是因为道教本来就有神秘主义倾向;二是因为道教通常深受原始巫文化的影响,具有亚文化或地域文化的特点;三是因为好多经典的撰写者属于社会上层的文化精英,他们从儒佛两家借鉴了不少的观念与词汇。 我们出版的这一套《白话道经》主要着眼的只是介绍道教早期的原始经典,并无意于介绍道教科仪、方术之类。我们认为,道教的宗教哲学思想是道教的主干,对于想了解道教的读者是窥其堂奥的一扇窗户。本着这种管窥蠡测的视角,我们从原始道教经典中挑选了《老子道德经》、《南华真经》、《冲虚至德真经》和《太平经》四种,配以现代汉语的译述,向读者作一个不能不带有局限性与片面性的介绍。 由于译者功力有限,白话译文中错误在所难免。真诚地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与匡正。在此,我们向这套书的读者,谨致以万分的歉意和更多的感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