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阎宗临文学作品集
分类
作者 阎宗临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阎宗临,毕生只从事了一个职业——教师。他在国学与西学两方面造诣深厚,不仅是久为士林推重的史学家,而且于文学上的探索也颇有耐人寻味之处。这本《阎宗临文学作品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系阎宗临创作的文学作品、文学评论及文艺杂感,下编收录阎宗临的友人及当代学者对其作品的评述和相关回忆文字。

内容推荐

《阎宗临文学作品集》分上、下两编。上编收录阎宗临先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创作出版的中篇小说《大雾》,散文集《波动》、《夜烟》,文艺批评《文艺杂感》、《论偶然》、《查理·波得莱尔》,译文《歌德与法国》等,以及50年代后所写的回忆其与鲁迅、罗曼·罗兰交往的文章;下编收录了关于阎宗临及其文学作品的绍介与评论文章,以及出版序言与后记。另有附录,收作者据《大雾》改写的《朴围村》。

目录

序 韩石山

上编

 大雾

 波动

 夜烟

 文艺杂感

 论偶然

 关于《献给自然的女儿》

 读琴心女士《明知是……》之后

 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罗曼·罗兰谈鲁迅

 查理·波得莱尔

 歌德与法国

下编

 《大雾》序 向培良

 亲如兄弟——高长虹与阎宗临 廖久明

 大雾里的人生——读阎宗临先生的《大雾》 韩石山

 鲁迅与阎宗临 董大中 郭汾阳 毛俊峰

 一位罗曼·罗兰教导过的中国留学生——记父亲1929年到1937年留学伏利堡天主教大学 阎守和

 阎宗临、作家鲁迅和罗曼·罗兰 [瑞士]梅兰

 罗曼·罗兰——阎宗临的导师和家长 [瑞士]柯莱特·吉荷尔德

 访问罗曼·罗兰的故乡 阎守诚

附录

 朴围村

 青年阎宗临的文学创作生活及其他(代后记) 散木

 编者絮语 宋若云

试读章节

李二嫂没有粉刷的墙上,虽然仍贴着“万事亨通”的条子,实际上她的生活并不顺利的。似乎她的命运从旁戏弄,到了正月初六日,她便演了一套惨剧。

自从李二结婚后,五金便看上了李二嫂的小脚。有钱人看到人家的好处,总想掠为己有。只是李二嫂忠诚勤谨,他没有间隙可入。到李二死后,五金的豹眼,便看到了一个风顺的机会。他用二十吊钱,买来扶危济困的美名,同时也抓到出入李二嫂家中的权力。

窗上的春阳,启示出太平的景象,室中充满了幽静的空气。李二嫂仍坐在窗前,做她没有完结的白鞋。偶然往窗外看一眼,街上着新衣的行人,都表示幸福的神气。她认识自己的命运,不敢有稀微的希望,因为每个希望的后边,隐藏着不可医治的失望。她头痛,她机械地生活,她准备度她的残年。

到快做午饭的时候,五金照常来李二嫂家中,照常坐在炕沿边上,照常说“花开几日红”,可是,他的神态变了,笑脸上含有不可抵抗的顽皮。他吸着烟,时常掉转过来看她,从头至脚,慢慢考察,他感到李二嫂很美,柔媚似水的眼睛,绯红色嫩脸,刻着诱惑的细纹,衬着孝衣,分外妩媚。五金想:真的,若要俏,穿白又戴孝——可是,李二嫂内心焦急,不敢抬起头来,生怕碰着如钉的视线。

在死的沉静中,在空气窒息中,五金凑近,低头恳求地说:“你放下手里的东西吧!”很自然地伸出一只手来,大的使人可怕,他推摇李二嫂,可是,李二嫂像触了电流,身上起了裂肤的变化,放声大哭了:“死鬼呀!……谁来保护我呀……”音悲裂石,五金像旋风似的刮走了。

自从这次事实发生后,五金少微明白:世间还有些穷人,保持着磊落的人格。他私心上激起些报复的情绪,恨她不识抬举,但是,外面上亦受到无形的约束,不再来李二嫂的家中了。

二十吊钱的债务,对李二嫂成为一条毒蛇,绕着她的咽喉,快使她不能出气了。然而,她是一个有魄力的女子,她要挣扎,她要摆脱。与其说为了自己的清净,不如说为了丈夫的尊荣,只有在这些无知的乡人中,我们才可遇到伟大的灵魂!

靠着她的两手,整日里为人做鞋缝衣,所得却是很有限的。赚到的钱,不觉便从指缝间溜走,她整日辛苦,仍然不能解决她的苦痛。她所需要的,不是安慰,乃是逃脱。

每到指痛难缝的时候,过去的一切展在眼前。五金的面孔使她愤恨。有时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想抓回来,唾他一脸,但是空来空去,一无所得,徒然二十吊钱的恐瞑,压在心头,像耕余发汗的老牛,躺在地下喘气。

是一个残春的下午,李二嫂要去旺儿的家中,快到五道庙时,有许多人围着五金,在那里高谈阔论,她有些害怕,预感到种说不出的恐惧。自从正月初六的事实后,他们在路上还碰着两三次,虽默然无言,各自走去,可是她感到五金温和,自己反觉惭愧而太敏感了。那次调逗的事实,自是五金无礼,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又况他以财主的身份,俯拾她这个穷人,已算赏给尺八大的脸面,正不必私心怨恨,像有杀父的冤仇!理进一层,她又没有失节,似乎也对过她死了的丈夫。

这种原谅人的心,赶跑了怯弱的心理,同时,又看见旺儿也坐在一旁,更壮她的胆子。她俯首从人群中走下去,谈话急然停止了——鸦雀无声,她感到背上有千万只眼睛,比针刺的更难受,她盼地上裂一条大缝,使她赶快落下去。她模糊地听着说:“以后,二十吊钱,我不要了:像是嫖了婊子!”大家又笑起来,李二嫂像落在水中。

这种侮辱是无处发泄的。第一,谁也不敢确定是说李二嫂;第二,朴卫村的寡妇向来理缺三分;第三,旺儿还在一旁,她不愿出丑露面。可是,她坐到旺儿家面前,哭的像一个泪人。

旺儿似乎也听着,只可惜来的迟了,五金总是模糊地影射李二嫂,他又不能出来理论。他走到家中,不断地思念这种可怜的事情,他决定抛弃了煤窑的生活。夫妇两个留住李二嫂吃晚饭,再没有比今天亲密的。

到李二嫂走的时候,第一次旺儿直爽地说:“不要再受人的欺负了,你拿定主意找个人家吧!”李二嫂点了点头,消失在夜色内。

P10-12

序言

写过些文章,浪得虚名,知道我上过大学,多以为是学中文的,实际我上的是历史系,学校嘛,山西大学。当年觉得还不错,以成立之早,可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鼎足而三,现在嘛,只能说是个普通高校了。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阎宗临先生就是这所学校的一位教授。

想先生解放之初,从中山大学移师北上,固然有桑梓情深的一面,未必就没有认为山西大学也不比中山大学差的一面。就当年的山大与中大来说,这是实情,难以违拗的是世事。先生1950年回到山大,到1978年去世,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自然不会有多少科研成果,写过一些论文,商务印书馆出过一本书,有些文章学界评价还是不错,如斯而已。

进入世纪交替之际,时序变了,世事也变了。在阎先生三公子守诚学长的擘画下,先是在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阎宗临史学文集》(1998),又在河南大象出版社出了《传教士与法国早期汉学》(2003),继而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了一套《阎宗临作品》(2007),包括《中西交通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欧洲文化史论》三种。这些作品,大都是作者于20世纪40年代在抗战大后方所写,有的当年曾出过单行本,六七十年后再次结集出版,在常人看来,或许只有纪念的意义。

然而,正是这些近似出土文物一样的著作,引起了史学界的震惊:我们在世界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竞还有这样的先驱?!

这几年,传教士文化的研究,突然一下子热了起来。有人发觉,原来这也是一个研究的领域,早点进入,说不定还有开创之功。可是,我要告诉你,1936年,阎先生于瑞士伏利堡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杜赫德之研究》,就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开端。杜赫德先生虽说没有来过中国,但他据之写成他的巨著的,多是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寄回的书籍和信件。凭了这篇论文,阎先生获得瑞士国家文学博士学位。

还是听听行家的话吧。北京大学历史系高毅教授,在一篇名为《邂逅阎宗临》的文章里,开头部分便说:

我感到了一种震撼:原来中国人也能写出这样的世

界史!而且我敢相信,在通行了半个多世纪的现行中国

学术话语里泡大的很多同行朋友,在读这套书的时候也

都能产生这样的感慨和兴奋。

如果我是高先生,对这一点的叙述,就会平和许多。多年前,守诚学长要给父亲编一本纪念文集,我就曾献丑写过文章。看过阎先生早年写的中篇小说《大雾》,也写过评论文章。最为难忘,也最为怀念的,还是在山西大学见到阎先生的那些日子。我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多大的本事,有多高的境界。

在山西大学,在历史系,我认识的第一个教授,就是阎宗临先生,至少从理论上说是这样的。

新生入学,照例有个隆重的开学典礼,会上照例有教授代表发言。上一届是谁不知道,我们那一届是阎先生。开学典礼,多是在一切都步入正轨之后,不会是入学一报到,放下行李就跑去开会。以此之故,说是开学后认识的第一个教授,只能是理论上的。

作为教授代表发言,阎先生当然是够格的。以我的猜想,曾与鲁迅有过交往,《鲁迅日记》里多次提及名讳,怕也是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毕竟是在新中国,毕竟没有几个教授有这样的文化渊源。有的大学,也有与鲁迅相识的教授,多半是叫鲁迅骂过或嘘过的。阎先生不是这样,是鲁迅曾寄予厚望的年轻作家之一。本书中收有《回忆鲁迅先生》、《回忆罗曼·罗兰谈鲁迅》,足以证之。

是认识的第一个教授,却不敢说,是曾受其亲炙的学生。

阎先生教的是世界史,要到三年级才开这门课。我们上到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就以一个神圣的名义,所谓的“半农半读”,到阎先生老家所在地区的一个县里劳动去了。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直到毕业,再没有上过一天课,再没有读过一本叫做课本的书。

这样的学生,只能说是列于门墙,而未人其堂奥。

纵然这样,也不能说就不了解阎先生,就不敬重阎先生。

他的一位公子,守诚学长,就跟我一个系,就住在一个宿舍楼上。没有什么交往,对他的家庭还是有所了解的。也不是怎样的打听,他的父亲,他的母亲,他们兄弟几个,是这所大学的一则佳话,几乎无人不知。不说他的父亲了,他的母亲,听说是欧洲什么大学毕业的,在国内大学做过讲师,教家政学。在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心目中,大学会教家政,听起来跟神话似的。然而,见过他的母亲,看那雍容的气度、高雅的神态,尤其是知道了他弟兄几个都十分了得,还得承认,教过家政的跟没有教过家政的,就是不一样。而其时,他母亲并不工作,只是个家庭妇女而已。

让我对阎先生有进一步了解且越发敬重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

挨批挨斗,是免不了的。一次批斗会上,扭伤了胳膊,此后某日傍晚,我路过大操场,只见一对夫妇互相搀扶着,顺着跑道遛弯儿。虽说看不清面目,仅从姿态上、步履上,也能想象出那份亲切,那份淡定,定然还有一种历尽沧桑的豁达,睥睨世事的狷介。

那一刻,他那近似麻木的头脑里,想些什么?

那一刻,他那孱弱的身躯里,翻腾着什么?

这都是我不敢想,也想不明白的。

再后来我就毕业了,没过几年,就听说阎先生去世了。  对阎先生文学创作活动与实绩有所了解,则是多年后,与守诚学长取得联系,看过由他策划,任茂棠、行龙、李书吉三位师友主编的《阎宗临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20()4)之后。

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鲁迅周围聚拢着两伙文学青年,一伙是安徽籍的,一伙是山西籍的,安徽籍的以韦素园为首,山西籍的以高长虹为首。在结识鲁迅以前,高长虹已组织了一个名为“狂飙社”的文学团体。阎先生便是其中的一员。顺便说一下,当年聚拢在鲁迅周围的文学青年,多是没有正规学历的,这一点向为鲁迅研究者所忽略。这么说,一点也不妨碍他们后来的声名与成就。

结识鲁迅时,阎先生只有二十岁,第二年即赴法留学,这期间并没有什么成熟的著作。但是,他的心里,一直向往着文学,一直有着创作的冲动,只是学业太重,无暇及此。然而,只要一有时间,便毫不迟疑地拿起笔来。当年欧洲到中土的航程,来去都在一个多月。于是便有了1933年回国途中完成的散文集《波动》,又有了1934年返回瑞士船上所写的中篇小说《大雾》。后来都出了单行本。

高毅先生的文章里,我最感兴趣的是这样的一句话:“特别是阎宗临的讨论是中国世界史学界多年来罕见的一种真学术……而且,虽然是真学术,阎著的文字却一点也不枯燥,相反,它十分地灵动优美,耐人寻味,能让你一拿起来就放不下,能让你领略到什么是真正的史学大手笔!”

看了这样的经历,也就该知道,阎先生的学术文章,何以“文字却一点也不枯燥”,何以“十分地灵动优美,耐人寻味”了。不必列举书中的文字了,且看一下《大雾》的《后记》:

写完后,道遇洛桑,列芒湖为大雾笼罩,不辨咫尺,我想生活也似大雾,他虽弥漫了我们,他的本身却是可爱的,不允许任意玩弄的,正如雾中的列芒湖,阳光一照,仍然会透出他秀丽的姿态。在此,我们所能努力者,只有修养自己的内心,准备与环绕我们的大雾来搏斗。因此将这部没有组织的记录,题为《大雾》。

多么精练,多么蕴藉!

用这样的文字写史学著作,该是什么样子,也就不难想象了。

有时我想,从那个时代到我们这个时代,不说别的了,仅在文字表述上,我们失去的,仅是一种风格吗?极有可能,我们失去的是一种功能,一种无法修复的毁弃。

少年外出求学,远渡重洋,读到瑞士国家文学博士,抗战爆发后毅然归国,在那样的艰难困苦中,仍留下近百十万字让后世惊异的学术著作,还有这样质朴无华,风格独具的文学作品。

阎先生此生有憾也无憾。真正该憾的,是像我这样忝列门墙而老大无成的学生。当年没学到什么,现在总该悟到些什么吧?!

感谢守扶学弟、散木先生和若云女士他们的辛苦,编就了这本《大雾——历史学家阎宗临与文学》,还要感谢守诚学长邀约作序,给了我这么一个为阎先生效力的机会。

2011年9月16日于潺谖室

后记

历史如巨大河流,顺自然流去,它在行程中,有时遇岩礁及其怒涛,有时在峡谷中曲折迂回,失其固定的方向。时而枯竭,时而泛滥,但是不舍昼夜逝去,幻变中永远不变的。治史者,有如沿河而行,须明其总动向,然后观势察变,始明主力之所在。

如果没有一定的想象力,很难把这段优雅睿智生动跳脱的文字,与我们头脑中严谨理性甚至有些艰深的学术论文画上等号。而事实上,这段文字出自家翁阎宗临20世纪30年代于广州所写《欧洲史稿》之用以阐明自己历史观的《绪论》。

作为历史学家的阎宗临已为学界认可并推崇,认为像他这样经过旧或私塾训练又长年浸淫于西方文化,精通法文、英文、拉丁文等多种语言,从文化角度从事中外交流史研究的学者,寥若晨星。饶宗颐先生曾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治学之道,亦何以异是。……与先生尝共事,颇闻其《绪论》。心仪其人,以为如先生者,真有志于‘知彼’之学者也”。并称家翁“兼通东西”,“其所造固已出类拔萃,久为士林所推重”。中华书局谢方先生也说,“阎宗临是我国最早也可能是唯一一位能用西方古典原著和中国古籍相结合讲学与写作的教授、学者”。宗翁文字也为许多学者所激赏,称他以文书史,以史为文,“读历史著作,犹如看文化随笔一样,叫人津津有味”,颇有太史公的遗绪。殊不知其文字的隽永和优美实源自他曾经有过的一段激情燃烧的文学岁月。

我了解家翁与文学的渊源是通过山西大学中文系的姚青苗老先生。20世纪80年代末,青苗先生住在我们对面的小灰楼,经常来我家聊文学逸事,谈狂飙社,谈高长虹,谈鲁迅。记得大约是1990年的夏天,青苗先生举着一本厚厚的《高长虹传》,兴奋地指给我看书中关于高长虹与阎宗临在欧洲相见的记述。

转眼问二十余年过去了,我们早离开那座房子,青苗先生也已作古,但那个夏天,等不及落座就开始翻书的青苗先生的样子还历历在目,先生那操着浓浓晋南味普通话的大嗓门仿佛还回响在耳边。

1.狂飙突进的文学岁月

1924年,家翁20岁,求学北京,经同乡推荐,在景梅九先生的《国风日报》副刊做校对,认识了高长虹兄弟并加入狂飙社。狂飙社的宗旨是“要做向现实的黑暗势力作战的强者”,这得到深受新文化影响,因参加反对校长独断专横而被开除,因反对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的青年阎宗临的完全理解与赞同。

正如廖久明先生所说,“这群狂飙社成员是一群贫穷而不安于现状的孩子离开家乡闯荡社会,为了在冷酷的现实面前生存发展,他们只能抱团取暖,从而结下兄弟般的情谊”。

狂飙社的小弟弟阎宗临与高长虹感情最深。经长虹引荐,他得以常向鲁迅先生讨教关于文学与人生的问题并开始与郁达夫等文学界人士交往。

这段充满激情,如电光火石般的文学岁月虽短暂,但文学的种子,文学的梦却留在了青年阎宗临的灵魂深处,伴他一生。正如其在,《大雾》后记中所言:

我永远怀念着这一段幻梦的生活,他具有一种魔力,

要我不断地回想与分析,由分析而烦闷,因烦闷而眷恋。

我眷恋他,因为眷恋我自己已逝的生命!

晚年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家翁有一段记述:他曾求教鲁迅先生,青年应该读什么书,“问后,他抬起头来,沉默好久,说:‘除线装书和印度书外,都可读。不过在平时,我没有留心过。’”后来,鲁迅曾多次公开讲:“我读中国书时,总觉得能沉静下去,与实际人生离开。读外国书(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

这次对话后不久,青年阎宗临远渡重洋,赴法勤工俭学,“读外国书”去了。此时仍与鲁迅先生保持书信来往,文学界朋友们也在精神上、经济上持续给予他支持。

2.承泽于两位文学巨人

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家翁感言:

鲁迅伟大的精神,有如一座高山,风雨吹荡他,云雾包围他。但是,人们在那里呼吸时,比别处更自由、更有力。纯洁的大气,洗刷思想的污秽。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座高山,屹立在钱塘江畔,他的侧影,耸入无垠的天空。

……

而且,那只小小的手提箱也终可完成使命了。

家庭成员中唯我曾以文学为专业,编辑家翁文学遗著本是我义不容辞的应尽之务。因当时我在海外工作,守扶力请儿时的玩伴,对家翁的身世经历颇有研究的好友郭汾阳君(散木)协助编辑,并对家翁文学作品作了全面、中肯的评述。三哥守诚的学友,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韩石山先生欣然命笔为之作序。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系家翁创作的文学作品、文学评论及文艺杂感,下编收录家翁友人及当代学者对其作品的评述和相关回忆文字。

回想1997年前后,三哥守诚收集编辑父亲的《阎宗临史学文集》,从编辑到付印历经四年,其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有幸参与了部分书稿的校对,同时邀两个同学协助,一个是正在攻读世界史博士学位的宋晓芹,一个是文献学出身但攻读古典文学博士学位的李玉莲。《文集》中用字的典雅和资料的丰富令我们赞叹不已,对其鲜活灵动的诗性的语言更是印象深刻。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已成为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的宋晓芹参加了2007年“阎宗临学术思想研讨会”并陆续发表相关的研究文章;作为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资深编辑的李玉莲博士在看到我们粗粗整理编排的《阎宗临文学作品集》原稿后,大为感赏,认为文笔与深度毫不逊于作者同时代作家水平,甚至认为针对当今某种“人为物役、心为形役”的文学现象在品味和立意上有镜鉴和提升作用,慨然允诺愿为此书付梓尽责尽力。

家翁曾分别于抗战和“文化大革命”前后三度出任系主任的山西大学历史系,现已更名为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山西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郝平教授、历史文化学院赵原生书记和李书吉教授对此事极为关注,积极促成此书的资助出版,山西大学校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

缘分竞至如此,岂是一个谢字能了!

是为编后絮语。

书评(媒体评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治学之道,亦何以异是。反观吾国人之有志于究心西事者,乃寥若晨星。……阎宗临先生早岁留学瑞士,究心传教士与华交往之史事,国人循此途辙者殆如凤毛麟角。其所造固已出类拔萃,久为士林所推重。抗战军兴,余任教国专,自桂林播迁蒙山,复徙北流,与先生尝共事,颇闻其绪论,心仪其人,以为如先生者,真有志于“知彼”之学者也。

——饶宗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8: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