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巴菲特致股东信及演讲内容的解读型书籍,书中选择引用了大量有关巴菲特伟大投资思想的资料进行认知、评论、理解和思考,基本上达到了集巴菲特投资思想的大成,旨在帮助读者系统全面、了解巴菲特价值投资体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投资伟大的企业--解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张海燕 |
出版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对巴菲特致股东信及演讲内容的解读型书籍,书中选择引用了大量有关巴菲特伟大投资思想的资料进行认知、评论、理解和思考,基本上达到了集巴菲特投资思想的大成,旨在帮助读者系统全面、了解巴菲特价值投资体系。 内容推荐 为了帮助普通投资者了解巴菲特系统规范化的伟大投资思想,本书对凡是巴菲特致股东信中所涉及的散在的价值投资方法和理念,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总结,并补充了巴菲特演讲的内容,基本上达到了集巴菲特投资思想的大成,以便给欲系统全面、了解巴菲特价值投资体系的读者以最大的帮助。 目录 第一章 让短视走开 一、投资的正道和真理 二、投资当学巴菲特 三、股东信是朝圣“奥马哈先知”的天梯 四、让短视走开,用巴菲特的思维方式做投资 第二章 投资伟大的企业 一、思考股票投资的本质 二、股票价格上下波动的实质 三、确保在投资的“盲棋比赛”中长期胜出 四、抓“纲”投资 第三章 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建立起巴菲特的投资体系 一、善于阅读和思考是巴菲特成功的前提 二、两位老师格雪厄姆和费雪对巴菲特的影响 三、“雪茄烟蒂型投资”的缺陷及巴菲特的醒悟 四、“经济特许权理论”的形成 五、经济城堡和护城河理论的形成 六、投资“护城河不断变宽”的企业 七、巴菲特对老师的取长补短及形成的独特投资体系示意图 第四章 投资精髓的“三个面向” 一、巴菲特投资法的精髓 二、面向优质商业属性 三、面向“商道逻辑” 四、面向“股东价值” 第五章 伟大企业的生意特征 一、巴菲特对伟大企业的衡量标准 二、伟大企业的生意特征和赢利模式 三、有比较才有鉴别——巴菲特对伟大企业、良好企业和糟糕企业的定义 四、伟大企业的最佳生意模型——律师的赢利模式与维持成本 第六章 伟大企业的价值及其创造 一、准确把握不同的企业价值概念内涵 二、企业的六种经济价值 三、股东的实质内在价值——企业真正的投资价值 四、看好你的钱袋子。关注股东价值 第七章 好价格的安全边际 一、投资的基石——安全边际 二、巴菲特升华了安全边际内涵 三、在思考企业价值和价格差异的基础上把握安全边际 四、有助于我们理解“安全边际”的几个要点 第八章 投资与经营的交叉思维 一、思考价值投资的生产力 二、财富创造方式——企业家和投资家的不同和相同 三、优秀投资者是企业家思维与投资家思维的交叉 四、“巴菲特价值投资法”十大要点的思考性总结 五、每天踩着踢踏舞步做投资 后记:读“懂”巴菲特 试读章节 一、投资的正道和真理 1.是现代人就回避不了投资 说起投资,其实质是拿今天的本钱投到企业去博取未来的更多财富,这是一种典型的经济价值游戏。 应如何看待投资?让我们先看一下被公认为世界股神的巴菲特持一个怎样的观点吧: “未来10年,证券的投资回报率肯定要高于现金,也许会高出很多。那些手持现金的投资者还在等待好消息,但他们忘了冰球明星韦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的忠告:‘我总是滑向冰球运动的方向,而不是等冰球到位再追’。”(摘自巴菲特《我正在买入》,载2008.10.17《纽约时报》) 股神用精炼的语言明确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投资的价值高于现金;二是借冰球明星的名言来暗喻投资成功的关键是:占得先机。 但若要成为一个能够占得先机的真正成功的投资者,首先需要我们思考清楚和想明白的是,投资的正道和真理是什么? 2.投资成功的两种可能途径 总结起来,资本市场的前辈精英们无外平告诉了我们两种投资成功的可能途径,一种是交易(trading),另一种就是投资(investing)。交易方法的提倡者会说交易是投资的正道,他们鼓励投资者做交易,去博取短期交易差价的收益:他们教人们看图形、听消息、看软件、跟庄等,代表人物包括江恩、李佛莫、艾略特等,也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德隆系,其本质更接近于人们通常所讲的“炒股”。投资方法的提倡者当然说投资方法是投资的正途,他们鼓励投资者注重企业的经营价值和长期竞争力优势,他们教人们如何识别好企业和差企业的方法,以及如何鉴别企业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区别和差异的方法等等,其实质接近于投资的本质属性,代表人物是股神巴菲特,他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仅仅凭助投资手段就荣登世界首富宝座的人。 3.投资的正道不是交易而是投资 以历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事理为鉴可以知对错。如果我们依靠投资活动进行创富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赖以成功的投资的正道和真理到底是什么呢? 按我自己的理解,投资的本质实际是一种以向企业投入本钱为前提换取企业经营回报收益的商业经济游戏。既然投资是一种商业经济游戏,那么,投资的正道和真理一定是源于一种最符合经济原理和商业运行逻辑的东西。 在岁月的长河中,以交易差价为主的投资者没听说有几个成功者,到最后都没有太好的结果,究其原因,以交易为主的投资方法一般是典型的零和游戏。就像是一种赌博,从短期来看,都有赚钱的可能,但长期而言,最后必定输光落败;倒是以投资方法为主的股神巴菲特,通过伟大企业在经营上的长期竞争优势,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赢利,更符合经济原理和商业逻辑,越来越显示出他的价值投资方法的可靠和魅力,成为全世界投资者运用投资方法的航标灯和北斗星。所以股神巴菲特告诫我们说: “投资人最应该做的是思考企业真正的长期远景,而不是短期的股价表现。”(摘自巴菲特1991年致股东的信) 投资就这两条路可走,我们到底应该选哪条呢? 二、投资当学巴菲特 1.巴菲特是当今最伟大的投资家 在有记录可考证的投资成就中,当今世界被长期证明的无与伦比的最伟大投资家非巴菲特莫属。据《200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信息披露,他在1965~2008年长达4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以高达3623.19倍的投资增值速度傲视群雄,而同期代表美国总体经济水平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增值不过42.76倍,远远战胜了市场,无愧于股神称号。(数据摘自《200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让我们想象一下3623.19倍的投资增值速度是个什么概念,就是说你在1965年投资了10000元,到2008年年底已经成为3623.19万元,典型的几千万大富翁了,多令人羡慕和景仰啊! 2.巴菲特的投资成就“是一种极致的结果” 评价巴菲特的投资成就,最有资格的当属巴菲特的老搭档——巴菲特旗舰企业波克希尔·哈斯维公司的副董事长查理·芒格。每年的股东大会,很多投资者都是参加完波克希尔的股东会后再去参加由芒格做董事长的子公司威斯科(Wesco)的股东大会,聆听芒格的教诲。 P3-5 后记 读“懂”巴菲特 当本书完稿临近出版时,感觉自己通过对巴菲特致股东信及演讲的第一手资料的学习和思考,开始领会到了一些正宗投资学问的独特性和引人入胜之处,联想到领会前的迷惘感觉和羊群似的从众行为,禁不住有些感慨。 要说我在没有系统性地阅读巴菲特股东信的两年前,我做梦也不会想到我还能写出一本关于学习巴菲特伟大投资思想体会的书来,并且对于股票投资的概念和内涵也就仅限于既肤浅又混沌的状态,加之自己真正做股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一切全凭感觉走,根本就没有什么章法可言,甚至比不上一般散户投资者的水平。 但当我两年前开始阅读第一篇巴菲特致股东信后,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知道这是我多年担任企业高层经理人的经历发挥了作用,因为巴菲特的所讲所谈绝对不是什么引起股价变动的短期因素,找什么热点或资金动向,而是鉴别企业如何在创造经济价值,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背后推动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种类型的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低,而另一类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高,还有个别的企业不但不创造经济价值,反而在毁灭经济价值,如何鉴别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不同和相同,以及股东如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施加好的影响,防止企业管理层作出对企业长期发展不利的决策,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事情。因为巴菲特深知,股票的价格早晚要与企业所创造经济价值的水平相适应,抓住企业是否创造经济价值的这个根本,也就抓住了股票价格长期变化的“牛鼻子”……这是因为:“投资就像是打棒球一样,想要得分大家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到场上,而不是紧盯着计分板(In investing,just as in baseball, to put runs on the scoreboard one must watchthe playing field, not the scoreboard. )”。(摘自巴菲特1991年致股东的信) 哎呀呀,原来如此啊,考虑股票的事情其实和考虑企业经营的事情敢情是一码事啊,只是角度不同而已。糊涂了几年终于开了窍了,还真有点拨开云雾见了青天的感觉,从此我恍然大悟。 要说起考虑公司经营的事情咱应该还算内行啊。联想到我自己的职业背景,在从事大学教师的职业后,又加入世界一百强的知名跨国外企担任高级营销经理,以后又陆续升迁到营销总监、副总经理,企业经营的事情已经亲身考虑十五年以上了,但就是没有把企业经营的事情和股票投资的事情联系起来考虑。特别感谢巴菲特股东信的点拨,一下子把我这个思维通道打通了,就像金墉武侠小说中所描绘的成名前的武林高手被神秘的内功秘笈心法凑巧打通了任督两脉,从此运气通脉,想把内气运到那儿就能运到那儿,“随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语),功力能不大增吗。 一通百通。我现在不光以企业管理层的视角来评估股票投资,而且更主要以股东的视角来评估股票投资。因为我现在完全明白了,对企业的经营来说,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也不完全相同,他们对企业的主要关注点也不相同。在对企业长期价值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关注上,股东要高于管理层,管理层可以一茬茬更换,而企业则永远是属于股东的。 联想到自己多年企业高层管理的经理人经历,下一步该做的是需要将积蓄转化能赢利的投资资本,向股东角色转化了。普通员工是主要以出卖体力赢利的阶层,职业经理人应该还算是既卖体力又卖智力赢利的阶层,而作为股东的投资人则应该算是既卖资本又卖智力赢利的阶层,体力就不卖了,但要添卖点远见,这符合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那一句精辟的“生财之道”:“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因此我将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由职业经理人调整为企业股权投资者,我新的人生理想是,以“价值投资+商业经营”的交叉思维,重新审视和思考商业现象和模式特征,利用资本市场的“牛熊起伏式”运行规律和“价格拍卖式”的创富机制,尽快赚到商业起步的第一桶金,如果资本积累到足够多的程度,参股控股企业,成立属于自己的投资控股公司,复制巴菲特波克希尔的“投资和经营的交叉型商业模式”,滚出自己的“财富雪球”。 当然靠资本赚钱的风险很大,你需要做对而不能做错。做错不但是不能赢利问题,而且是亏损本钱的问题,所以必须确保做对。如何确保做对呢? 我写本书最重要的体会是要“读懂”巴菲特,关键词就在于这个“懂”字,要带着问题去“懂”,要带着疑惑去“懂”,要在“懂”字上狠下功夫。 但什么是“懂”巴菲特?“懂”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要“懂”到什么程度和层次为好呢?这需要更进一步的思考。 “懂”就是“悟”,“悟”就是想明白,搞清楚。即使明白和清楚也有个程度和层次的问题,你说是不是?我建议在三个层次上来把巴菲特读“懂”: 第一个层次的“懂”:读懂巴菲特伟大投资思想其本身的含义。说白了就是先把巴菲特思想是什么搞搞清楚,别误解他,这应该是最起码的吧。光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所以还有第二层次的“懂”。 第二层次的“懂”:读懂巴菲特伟大投资思想背后的商业逻辑,巴菲特为什么这样来认识商业投资世界,其商业和经济的道理在哪里。这第二层次的“懂”是不是就需要有点学问和难度了?但如果不让自己增加点学问和克服点难度,我们自己又如何与时俱进,提高自己呢? 第三层次的“懂”:结合巴菲特思想和其依据的背后商业逻辑,形成自己认识投资规律的主见和投资评价体系。这第三层次实际是在说,你要结束人云亦云,墙头草随风摆的羊群从众阶段,把巴菲特思想消化为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有独立见解并能分辨优劣的投资能力。这第三层次说来简单,但真要做到所需要的学问和难度就更大了,不容易啊。不容易是肯定的了,但我还是想与有志于投资成功的朋友说,我们试着从反面来理解这个难度,沧海若不桑田,岂能显出英雄本色?这正如芒格所勉励投资者的话:“投资若不稍具困难度,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致富。”(摘自2006年WESCO股东大会芒格演讲) 巴菲特在1974年时说:“我把投资业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商业,这是因为你只需站在本垒上,投手扔来了各种价格的股票,你可以接手,也可以不接。你整日等待着你喜欢的投球,然后趁外场手打瞌睡的时候,大迈一步将球击向空中。”(巴菲特1974年接受《福布斯》采访录) 要说做短线投机式的“炒”股行为有什么伟大之处,我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但要说巴菲特在2008年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时的所作所为,我至少看出了巴菲特的“三个伟大”: 第一个伟大,在金融市场一片恐慌时能拿出大笔现金敢于抄底买低,以极便宜的价格买到物超所值的企业资产,在商言商,表现出对自己能够乘机获取超额利润的伟大; 第二个伟大,注资高盛和通用电气,表现出挽高盛于即倒,给通用电气在关键时候打强心剂的伟大; 第三个伟大,稳定了投资者当时那颗慌不择路又无所适从的心,表现出对稳定美国乃至全世界金融市场的伟大,在当时,即使美国政府都没能起到那样的作用。 无疑,巴菲特虽未像有些人标榜过自己的那样,但地球人都看出来了,巴菲特在金融危机时的表现绝对是伟大、光荣、正确的。 我觉得股票买卖最大的学问在于什么是你可以接手的股票和价格,什么又是你不可以接手的股票和价格,最合适你的那个“投球”到底是哪一个?如果你对此毫无概念或朦朦懂懂,就不能说投资是简单的,我们不能做那种无知者无畏的莽汉才做的傻事,你说呢? 1995年,罗杰·洛温斯坦在其出版的巴菲特传记中有这样的几句话:“华尔街的现代金融家们通过玩弄公众的钱财来致富……巴菲特则独善其身……实际上,他重新发现了纯粹资本主义的艺术——一种冷酷但公平的游戏。” 我特别喜欢这段话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道出了投资的秘密,那就是,投资无论是亏损还是赢利,都是“一种冷酷但公平的游戏”,更是一种“纯粹资本主义的艺术”。 你的投资盈亏关键是看你自己的“资本主义的艺术手法”高明与否了,怪不得别人,因为它是“一种冷酷但公平的游戏”。你想要赢,就要提高你自己的那种“资本主义的艺术手法”,除此以外,还别有它途吗? 但愿朋友们都能够通过学习和思考,读懂与领悟到巴菲特的那种“资本主义公平游戏的艺术手法”。 由于本书是对巴菲特致股东信及演讲内容的解读型书籍,所以选择引用了大量有关巴菲特伟大投资思想的资料进行认知、评论、理解和思考,并在引用资料时一般都作了出处注明,但也不排除有个别遗漏,对那些本书引用但可能遗漏注明出处的资料,特表示歉意和感谢。 另外,本书一开始的设想本来是由我出总体设计,凌通价值投资网的董宝珍先生组织爱好价值投资的网友合写,但到最后,我自己的书稿编辑认为体系完备,已经可以单独出书,内容和格式也与我前期发表在凌通价值投资网的几篇文章大不一样。董宝珍先生的前期组织促进了我自己的动笔,也就促进了这本书的提前面世,特对董宝珍先生表示感谢。 一并对经济日报出版社责任编辑程鹃小姐一系列编辑工作的辛苦劳动表示感谢。 张海燕 2009.12.13于天津 书评(媒体评论) “相当简单,在大师面前沉浸几个小时的效果远远大于我个人过去十年独自的投资摸索。(Quite simply,a few hours spent at the feet of the master proved far more valuable to me than had ten years of supposedly original thinking.)” ——摘自巴菲特2000年致股东的信中缅怀格雷厄姆的话 “最智慧的投资是以商业角度来看的投资。(Investing is most intelligent when it is most business like.)” ——摘自巴菲特1984年致股东的信 “若走错了路,再怎么努力冲刺也是白费力气。(There's no use running of you're on the wrong road.)” ——摘自巴菲特1993年致股东的信 “事实上,如果你不能做到你理解和评价企业的能力比市场先生强得多,你就不配玩这个游戏。就像玩桥牌的人所说: ‘如果你玩了三十分钟还不知道谁是傻瓜,那你就是傻瓜'。(Indeed,If you aren't certain that you understand and can value your business far better than Mr. Marketer, you don't belong in the game. As they say in poker, 'If you've been in the game 30 minutes and you don't know who the patsy is, you're the patsy'. )” ——摘自巴菲特1987年致股东的信 “你买的不是那整日里上下起伏的股票标记。你买的是公司的一部分生意。自从我开始这么来考虑问题后,一切都豁然开朗,就这么简单。” ——摘自巴菲特1998年在佛罗里达大学的演讲 “企业好,你的投资就好,只要你的买入价格不是太离谱。这就是投资的精髓所在。” ——摘自巴菲特1998年在佛罗里达的大学演讲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