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关庭编著的《食品添加剂手册》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为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基本部分,包括:中、英文名称:单一成分者注明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非单一成分者则介绍主要成分;理化性状;制法;质量指标;用途(允许的使用范围)和最高允许用量;毒性;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在每类添加剂之前就目前情况和发展趋势作了简介,而在各类添加剂之后另附若干复配型添加剂的参考配方。下册为各种添加剂的鉴别方法、含量测定方法和各项质量指标的分析方法。另附若干必要的附录、参考文献及中、英文索引。
本手册尽力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原则编撰,力争做到数据准确、取材新颖、内容翔实、查阅方便。
凌关庭编著的《食品添加剂手册(第4版)(精)》以我国2012年底前所颁布的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公告等为纲,包括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国家标准和卫生部2012年之前各补充公告,适当补充联合国(JECFA—2010)、美国(FCC—2009)、欧盟、日本、中国台湾地区(2012)等批准使用的品种和内容。包括营养强化剂、乳化剂、酶制剂、调味剂、加工助剂等22大类(不包括香料),共1200余种。
对各种食品添加剂,除介绍法定的质量标准、使用限量和检验方法(鉴别试验、含量分析、质量指标分析)外,重点介绍由各国风险评估所得出的安全性评价,以及法规中较少涉及的性状、生理功能、不同制法、用途和参考文献(引述近期直接文献数千篇)等内容。各品种均按拼音字顺排列,以解决多功能品种的遗漏和查找不便。书前有各功能的概述和分类目录,书后有详细的中、英文索引,便于快速查找。
《食品添加剂手册(第4版)(精)》主要供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科研、应用和检验部门的科技和管理人员使用,可为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开发新的食品添加剂、开发新的食品提供有效途径。也可供医学、卫生、商检、物流、贸易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
总目录
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
正文目录A~Z
分类概述与收录品种1
(一)酸度调节剂1
(二)抗结剂1
(三)消泡剂2
(四)抗氧化剂3
(五)漂白剂4
(六)膨松剂5
(七)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5
(八)着色剂6
(九)护色剂8
(十)乳化剂8
(十一)酶制剂12
(十二)增味剂13
(十三)面粉处理剂14
(十四)被膜剂14
(十五)水分保持剂15
(十六)营养强化剂15
(十七)防腐剂18
(十八)稳定剂和凝固剂19
(十九)甜味剂20
(二十)增稠剂21
(二十一)食品用香料22
(二十二)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22
(二十三)其他24
正文A~Z25
通用测试部分883
测试一通用试液(TS)887
测试二通用鉴别试验法(IT)896
测试三通用测试方法(GT)899
测试四其他测试方法(OT)915
附录933
附录一GB 2760—2011中“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
添加剂所例外的食品类别名单”933
附录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934
附录三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938
附录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944
附录五GB 26687—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946
附录六《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948
附录七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GB 14880—2012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的食品分类系统950
附录八常用缩略语955
附录九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及
卫生部《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问答956
附录十卫生部: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许可管理公告974
通用参考文献975
初版参考文献976
再版参考文献980
第三版参考文献982
中文索引983
英文索引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