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畔的“好战少年”
1964年9月10日,杭州西子湖畔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一个瘦小的男童呱呱坠地,他的名字叫马云。
遗憾的是,这个男孩从生下来的第一天似乎就不如父母所愿,让天下所有父母都感到头疼的“坏毛病”——叛逆、倔强、逞强、顽皮、淘气、屡教不改……都在他的身上发生了。
童年的马云,身材瘦小,却喜欢“行侠仗义”,为朋友“两肋插刀”,经常帮别人打架,也打了无数次的架,却绝少为自己而战,用他自己的话说,“全是为了朋友,为了义气”。
那时,马云刚上小学三年级。少年马云坚定不移地实践着他在武侠小说中看到的“侠骨仁心”。到了四年级的时候,他在学校又帮人打架,这次伤得比较严重,骨头都露出来了,没有麻醉药,只好直接缝针。医生担心,这么小的孩子能受得了吗?但是,倔强的马云没有被吓倒,冲医生坚定地点了点头。这一缝就是13针,疼得马云差点把牙咬碎了,但他没掉一滴眼泪,活脱脱的就是一个小“铁人”。
由于经常为同学出头,马云的勇敢逐渐赢得同学们的好感。到了期末班里评三好学生时,他本以为以自己的“好人缘”和“英雄气概”评个“三好”绝对是十拿九稳的。然而事与愿违,他连候选资格都被无情剥夺了:全班竟没一人提名他。此时的马云倍感失落,往常的自信与“英雄气概”在那一瞬间立刻荡然无存。就在此时,有一个来自西安的女孩子站起来喊了一句:“我选马云!”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让少年马云顿时“受宠若惊”,以至于能不能评上三好学生,他已经不在意了。直到今天,马云仍记得那个西安女孩的名字:曾瑾。
马云上学时的成绩从来就没好过,从小学读到高中,他的成绩从来没有跻身前列。13岁那年,马云还在读初中时,他的班里来了位教地理的女老师,课讲得非常好,马云也喜欢上她的课。有一天,这位女老师在课堂上讲了自己的一件小事。有一次,她在西湖边上欣赏风景,旁边来了几个外国游客向她问路以及杭州的旅游景点。了解杭州地理的她,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外国朋友对答如流,让外国朋友非常高兴,连声称赞她。最后,这位老师总结道:“同学们,你们一定要学好地理,不然人家问咱们的时候,如果答不上来,多给中国人丢脸哪!”老师的这句话,让少年马云产生了遐想:学不好地理就会给中国人丢脸,可如果光学好地理却不会说英语,那不也是没用吗?此时一股暖流涌上他的心头,他决定发愤图强,苦学英语,并确定了自己的伟大目标——苦练英语,成为“杭州英语第一人”!
从此,那个不爱学习爱打架的少年不见了。替代他的是一个整天忙碌的孩子。马云每天坚持听英语广播,那位地理老师常去的西湖边,也成了马云最爱去的地方,成了他学习英语的“宝地”。每当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游客,马云就主动凑上去和人家练几句,还经常免费给老外充当导游,骑着自行车带着他们围着杭州城满大街跑……
马云的优点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敢说敢做,也不怕出丑、遭人白眼,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学好英语,比什么都重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孜孜不倦的坚持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首先是他这个昔日的“差生”成了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英语奇才。其次是由于经常给外国游客做导游,在小小年纪就打下了广泛的人脉基础。最后是外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给他以极大的冲击。据马云后来回忆,“在和这些外国人互动的过程中,我发现外国人的想法和我受到的教育有很大不同,让我了解到外面还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1979年的一天,一件幸福的事降临到小马云的头上。那天,他结识了一对来杭州旅游的澳大利亚夫妇。那对夫妇非常喜欢这个经常骑着自行车带着他们跑遍杭州城的中国少年,喜欢马云的韧劲、乐观、刻苦,他们结成了忘年之交。在那对夫妇回国以后,马云还一直和他们保持着长期的通信往来,“几乎每个礼拜通一次信”。P4-5
“英雄不问出身”,这句话蕴含着中国人对有才能但出身贫寒者的尊敬。古今中外许多非常著名的人物都是成长于恶劣环境,而恶劣的生存条件与成长环境往往能塑造一个人坚忍的性格、激发其奋起拼搏的斗志。也许正是由于家庭贫困、相貌平庸的先天条件,马云在一种劣势环境中成长,让他有了一种更加强烈的突破欲望,使得当年平庸无奇的马云多年以后却被人们称为“怪才”。这位怪才常有怪论惊世,他在2004年CCTV“年度经济风云人物”颁奖典礼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男人的才华与其容貌往往是成反比的。”这让人们不禁联想到他那怪异的相貌,关于这点,连美国《福布斯》杂志也没忘了加以精彩的描述:“颧骨深凹、头发扭曲、露齿欢笑、顽童模样、5英尺高、100磅重。”
马云的成长就是一个从平庸无奇到出奇制胜的过程。马云从小身体瘦弱、相貌平庸、资质平平,没有谁会注意他,更没有谁会认为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马云在总结自己的“战斗”经验时说:“因为我人小,所以人家不防备你,因此你进攻要速度快。”由于马云勇敢,所以虽然个头小,但往往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每每让自己获得先机。一次次的“战斗”经历也使他渐渐养成了勇敢果断的性格,这也是一个成功人士不可缺少的要素。也许他小时候那些动辄伤筋动骨的打架就是一次次静极致动的爆发。再后来,无论是在成长阶段还是在创业阶段,马云都坚持按自己的意志行动,一直保持着自信。所以,马云掌舵阿里巴巴后,一直像世外高人一样保持着自我,以其宁静的步伐走在中国互联网的前面,可谓尽得风流。
马云虽然没有“海归”的耀眼光环,却也不乏海外文化的滋养;他从小成长于“草根”阶层,对中国国情有着深刻的理解。如果不是因为下海经商,他本可以成为一名杰出的英语教师。一旦下海经商,他就把知识的力量、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马云善于学习,精于西方的企业运作方式,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他经常看历史书、军事书,并能引经据典、灵活运用,用历史上成功战役的案例来指导阿里巴巴一场又一场的“商战”。在阿里巴巴成立初期,马云就开始用文化为企业打下根基。后来,便有了“六脉神剑”,即客户第一、拥抱变化、团队合作、诚信、激情、敬业这六条价值观。与众不同的是,阿里巴巴的价值观不仅仅停留在宣传教育的层面,而且落实在管理制度中。马云倡导简单的企业文化,使文化落地,成为执行本身,形成有远见、有内涵、有创意的执行。尽管没有出国念过一天书,马云却用严格的制度保证整个公司在高效、严谨的模式下运行。今天的阿里巴巴是一家世界级的大公司,请世界知名机构为公司做财务审计已不足为奇,但令人惊叹的是,在阿里巴巴成立之初,仅50万元的资产规模,马云就不惜代价聘请国际最顶尖的“普华永道”做公司的财务审计。由此可见,马云作为企业家所具有的深谋远虑和博大胸怀。
马云又是一个演讲天才,虽然他的声音不够浑厚、不够高亢,但他能让人热血沸腾,并顺着他的方向思考。马云的演讲天马行空,给人以“拨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在他的众多演讲中不乏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语句,不时有惊艳四座的“狂言痴语”。几年来,马云演讲的场所扩大到了全世界。他多次应邀在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沃顿商学院等培养MBA的全球顶尖学府、达沃斯论坛和世界企业峰会上演讲,不遗余力地推广品牌,宣传造势。
作为一名商人,马云是“勘探”市场、开发市场的高手。他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善于抓住每一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不断创造出新的市场。
马云最让人们钦佩的不是他的财富,而是他所倡导的社会价值观,企业的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从阿里巴巴到阿里妈妈,从提倡诚信交易的广告平台到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一系列价值观的输出不仅获得了网民的高度认可,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也赢得了社会大众的尊重。
成大业者必须目光远大、志存高远,但也必须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马云为创业者树立了榜样。在“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创意时代,在以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新一轮创业中,我们强烈呼唤马云这种顶天立地的创业品格、创业气度,期待涌现出更多善于把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新儒商”。
陈铮编著的《成功不是偶然:马云的激情人生与创业真经(超值金版)》以独特的视角从大量的现象中提炼出马云创业成功方法,并收录了大量有关他对创业经营的讲话和观点,更能让读者从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中去分析、感悟阿里巴巴成功的精髓。相信创业者、管理者以及所有渴望成功的人,都将在《成功不是偶然:马云的激情人生与创业真经(超值金版)》中找到创业成功的经验与策略。
陈铮编著的《成功不是偶然》内容介绍:马云最让人们钦佩的不是他的财富,而是他所倡导的社会价值观,企业的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从阿里巴巴到阿里妈妈,从提倡诚信交易的广告平台到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一系列价值观的输出不仅获得了网民的高度认可,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也赢得了社会大众的尊重。
成大业者必须目光远大、志存高远,但也必须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马云为创业者树立了榜样。在“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创意时代,在以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新一轮创业中,我们强烈呼唤马云这种顶天立地的创业品格、创业气度,期待涌现出更多善于把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新儒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