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刑事法视野中的出罪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作者 杜辉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杜辉所著的《刑事法视野中的出罪研究》采用刑事一体化的研究方法,从规范刑法、刑事政策和刑事程序三个方面对司法出罪现象进行研究;通过探讨不同刑事学科中出罪问题的精神、原则、规则,提炼其共性、调和其矛盾,探寻一以贯之的法律精神。

内容推荐

杜辉所著的《刑事法视野中的出罪研究》以刑事司法中的出罪为研究对象,通过刑事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对规范刑法学、刑事政策以及刑事诉讼法中的出罪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本书中只将出罪界定为司法定罪过程的一个侧面。而作为定罪侧面的出罪并不仅仅涉及刑法规范的司法解释问题,还牵扯到刑事政策对出罪化解释的指导意义,以及与实体出罪相关的诉讼法问题。本书从以上三个学科的不同角度对出罪问题进行探讨,从而试图达到对该问题的深度透视和融合。

《刑事法视野中的出罪研究》由五章组成,分别论述出罪的范围、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出罪的理念和原则、出罪的对象、模式和类型。前两章是出罪问题的基础理论,而后面三章是出罪问题的本体论。

第一章关于出罪问题的基本前提,主要是关于出罪的范围和研究方法的探讨。本书认为,出罪是刑事司法机关依据法律或者法理,对进入刑法视野的疑似。犯罪行为进行评价,而最终做出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结论的司法过程和刑法解释过程。对出罪问题的研究应当选取刑事一体化的方法。首先出罪问题是一个诸多刑事学科共同涉及的问题,它并不是某一学科的专有领域。这是该研究方法使用的可能性。其次,不同的学科,因为其精神、原则和立足点的不同,对出罪问题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而需要协调。这是该研究方法使用的必要性。

第二章探讨出罪问题的理念与原则。作为实质理性在犯罪观中的体现,实质的犯罪观应当是指导出罪的核心理念。另外,刑法的谦抑主义和人权保障的法律思想也与出罪问题密切相关。规范出罪的法律原则最基本的就是罪刑法定原则和无罪推定原则,这两个原则一个从实体法的角度,另一个从程序法的角度对定罪进行原则性的限制。前者限制超越法律的入罪,允许符合法律或者情理的出罪;后者为入罪设定了严格的程序和证据标准,却保障出罪在程序上的渠道顺畅。

第三章是关于出罪的评价对象。出罪评价作为定罪的一个侧面,出罪的评价对象其实就是定罪的对象,或者成为定罪的事实根据。笔者认为,出罪的评价对象是疑似犯罪的行为。所谓疑似犯罪的行为是指与刑事立法中描述的犯罪特征具有某种相似性的行为。而疑似行为的判断标准就是整体的犯罪圈,或者成为刑事立法中类型化的犯罪行为的整体。

第四章中,笔者以出罪为视角对几种比较典型的定罪模式进行比较。德日刑法的出罪模式建立在其事实评价与规范评价分离并逐步排除的思维模式之上,英美法系的出罪表现在程序的对抗之中,具体体现于辩护方的诉讼职能。而我国的评价模式却是以入罪为主导的、简单粗犷的模式。定罪模式的选择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模式的变革也决定于其背后的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刑事政策的转型。

第五章中,笔者对我国刑事法中的几种出罪类型进行探讨。以出罪评价的思维特点区分,出罪可以分为实质出罪和形式出罪。形式出罪是因为不符合法定模式而出罪,而实质出罪是因为不具有犯罪的本质而出罪。实质出罪的司法标准应当是社会相当性。实质出罪之中,又有正当化出罪与轻微型出罪之分,前者是犯罪本质的质的不符合,后者是犯罪本质的量的不符合。根据出罪评价是否具有法定的模式,出罪叉分为法定的出罪与超法规的出罪。超法规的出罪必须有合理的解释原理和充分的解释依据。可罚性评价与出罪也具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刑法中类似于德日国家的可罚性理论还处在理论探讨阶段,而我国的因可罚性而出罪的制度应是相对不起诉。最后,刑法中或者刑诉法中规定的程序终止条件也发挥着出罪的作用。本书主张程序终止条件都具有双重的性质.所以程序终止应当作出无罪的结论。

目录

序言

摘要

第一章 出罪的基本前提

 第一节 出罪的概念

一、出罪的不同语境

二、出罪概念界定的不同学说

三、本书对出罪的界定

 第二节 出罪涉及的刑事法学科

一、出罪与刑法学

二、出罪与刑事诉讼法学

三、出罪与刑事政策学

 第三节 出罪的分类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一、出罪的分类

二、出罪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第四节 出罪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价值

第二章 出罪的理念与原则

 第一节 出罪的理念

一、实质的犯罪观

二、谦抑主义

三、人权保障

 第二节 出罪的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二、无罪推定原则

第三章 出罪的评价对象

 第一节 出罪评价对象的界说

一、行为说

二、案件事实说

三、社会危害行为说

四、表明犯罪嫌疑的案件事实

 第二节 出罪评价对象的确定标准

一、犯罪圈的意义

二、刑法中犯罪圈设定的模式

三、犯罪圈作为标准的理由

 第三节 疑似行为

一、疑似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二、疑似行为的意义

第四章 出罪的评价模式

 第一节 出罪评价模式的比较

一、三层次出罪评价模式

二、两层次的出罪评价模式

三、平面型的出罪评价模式

 第二节 我国的出罪评价模式

一、我国刑法中的法定出罪途径

二、实体法中出罪的分类

三、我国的犯罪成立理论

四、我国出罪评价模式的缺陷

 第三节 出罪评价模式的刑事政策分析

一、体系的繁与简

二、体系的开放与封闭

三、实质性评价的主导性与防御性

四、模式选择的社会政治因素

第五章 出罪的类型

 第一节 形式出罪与实质出罪

一、概念的辨析

二、犯罪本质的界定

三、社会危害性理论的争议

四、社会危害性的判断标准

五、社会相当性理论的提倡

 第二节 正当化出罪与轻微型出罪

一、正当化出罪的概念与特征

二、正当化出罪的类型

三、轻微型出罪的概念和特征

四、轻微型出罪的类型

 第三节 超法规的出罪

一、超法规出罪的范围

二、超法规出罪的规范依据

三、超法规出罪的解释方法

四、超法规正当化行为的立法建议

 第四节 免责型出罪

一、主观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区别与联系

二、免责事由

三、免责评价的原则

四、期待可能性评价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的价值

 第五节 可罚性与出罪

一、可罚性评价的范围

二、可罚性评价的出罪意义

三、可罚性评价的性质

四、相对不起诉与可罚性评价

 第六节 程序性出罪

一、程序性出罪的范围

二、程序性出罪的性质

三、程序性出罪的后果

四、出罪的程序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