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发生、发展必然渗透和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追求以及实用或功利的目的。或者说,文学作为一种历史现象,肯定有其自身的有用性,不然,就不足以解释一代代知识分子何以乐此不疲、甚至为之奔走呼号。对于文学这种有用性的不同认识,产生了不同的文学功用观。在我国文学和文论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文学功用观,如“诗言志”、“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无用之用”、“不用之用”、“为人生的艺术”、“为艺术的艺术”……每个时代的文学功……”这是来自包莉秋的《功利与审美的交光互影--1895-1916中国文论研究》的节选部分。
绪 论
第一章 功利性之始:梁启超的文学功用观
第一节 梁启超思想概述
第二节 梁启超的早期小说功用观
第三节 梁启超文学功用观的意义
第二章 功利性的延伸:“小说界革命”影响下小说理论的功用观
第一节 “小说界革命”的政治功利性
第二节 从1895—1916年小说报刊的办刊宗旨看小说的功用
第三节 对政治需要下白话文运动的再反思
第三章 回归传统的功利与审美:林纾的小说功用观
第一节 林纾的小说功用观
第二节 林纾小说理论方法研究
第三节 从“林译小说”的影响反观林纾的小说功用观
第四章 审美之途:王国维的文学功用观
第一节 王国维的知识结构
第二节 “无用之用”的文学功用观
第三节 “无用之用”的审美性
第四节 王国维与蒋智由的悲剧观之比较
第五章 功利与审美的兼顾:革命派的文学功用观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徐念慈的小说功用观
第三节 黄人的文学功用观
第四节 黄世仲、黄伯耀兄弟的小说功用观
第六章 功利与审美的博弈:国粹派的文学功用观
第一节 国粹派及其文学功用观概述
第二节 章太炎的文学功用观
第三节 刘师培的文学功用观
第四节 金天翮的文学功用观
第七章 功利与审美的协调:鲁迅的文学功用观
第一节 鲁迅早年思想概述
第二节 “不用之用”的文学功用观
第三节 “不用之用”与“无用之用”之比较
第八章 以审美实现功利:蔡元培的早期美育思想
第一节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第二节 蔡元培的早期美育思想
第三节 王国维与蔡元培早期美育思想之比较
第四节 以审美实现功利目的的美育思想述评
结 语
附 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