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又见炊烟(旧时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许辉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记忆中越发淡远的事物,或会越发珍贵。消失的村庄,远去的淳朴气息,无华的人际与情感,越是在喧嚣忙碌的今天,我们越是怀念它。《又见炊烟》作者许辉运用了朴实无华的语言,以漫记的形式,详细记述了淮北大地的风物人事,倾注了作者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无限深情,再现了乡村生活的细节之美,保留下许多鲜活有趣的旧时风俗。他写出了失去故乡的人珍藏在心底的故乡记忆,他笔下的故乡比所有人记忆中的更美。

内容推荐

《又见炊烟》简介:回忆在我们的奔忙中消失殆尽。我们茫然的走在不知名字不知尽头的路上,来不及去想。或许我们要去那丛林中看一看,去那乡野里瞧一瞧,走进坦荡的田地,爬上幽然的高山,才能找回那些心灵的遗失。

又见炊烟起,淳朴的人物,独特的民俗,安静的笔调,温暖而祥和,讲述一个旧日的乡村故事。

带许辉的《又见炊烟》去乡村,找一个安静之所,读一本安静之所。

目录

村味绕梁

 粥

 扁豆

 泥鳅

 野菜故土

 奇妙的红芋

 吃肉与吃蟹

 牛肉与羊肉

民俗忆旧

 “晃”

 结婚

 赶集

 过年

 剃头

 相亲

 小艳阳天

 关于过年

乡间记趣

 吃饭

 锻炼

 吸烟

 还乡

 乘车

 买油记

 偷球记

 越墙记

 看录相

 晒太阳

 痴迷气功

风物乡村

 小鸡

 知了

 书房

 春茶

 贺卡

 匠人

 私房钱

 加急电报

 一头小牛犊

 盛夏的空调

 自制的邮品

 自制的邮折两则

 仙人掌,仙人鞭

 生活用品价格手册

 小画书与《水浒传》

 对一条小鲫鱼的回忆

依依深情

 心友

 同学

 父亲

 父亲的照片

 父亲的遗产

 女儿的老师

 我的后半生

 我的父亲母亲

 给大舅寄报纸

 为别人写文字

 我在江淮大地的老家

时光往事

 疯

 做事

 变化

 在家

 床上

 关于死

 睡懒觉

 手,左手

 统计与性

 淮北纪事

 最后两天

 一夕三梦

 盛夏的随笔

 颠狂嗜书者

 冬日的读书

 周日的补偿

 永远的一天

 衰老的开始

 “个体”初记

 读书的记忆与联想

 生命因书香而充盈

 秋天以及“春天”

 ——关于中篇小说《焚烧的春天》

 吃与喝的快乐与苦恼

附录 乡村散板

试读章节

泥鳅

泥鳅现在据说成了好莱,有的酒店把它弄成了特色菜,要价一盘十几数十元。最不济的,在乡野的小店里,它也成为一个品种,七八块钱一小碗。那是一种乡土的烧法,不外乎油煎水氽,辣佐酱调,吃起来,当然是另一种味道,但绝不会比更大的城市味道差,因为它们是野生的。

母亲来住时,也说起过关于泥鳅的知识:在我们平素常食的几乎所有的鱼品里,只有泥鳅是平性的,不必忌嘴。这就使我们对不起眼的泥鳅印象更深,也使我们有所尊敬起它们来——对它们来说,这当然只能是更严重的厄运的开始。

野生的泥鳅在十五、二十年前还是不值钱的。那时听父亲说过一段“骇人”的新闻:一吨泥鳅出口到日本,可以换回来几吨钢材等等,只觉不可思议。小时候,跟父母到固镇县新马桥的104干校,夏天天旱时,附近的不少水塘渐干,中午就光着脊梁,跟着赶马车的一个郗叔去翻泥鳅。几只大铁盆扔在面前,两人撅着腚,从塘的一端翻起,不需要什么技巧的,只需要力气和不怕太阳晒的习惯。

那时水塘里的泥鳅真是出奇得多,每翻过来一块塘泥,都会有密匝匝的一堆大小泥鳅在钻动,只要把它们夹住扔进盆里即可。一口塘翻完,几十斤鲜活乱动的泥鳅就到手了。邻左里右,各家分一些,甚至还近乎奉送地卖一盆给大食堂,那就是整个干校的聚居地飘散着鱼花香气的富有家居气息的日子了。

从干校回到城里,我学会了另一种捉泥鳅的方法,那是利用逃学的时间,游逛到远郊的河边,从渔人那里学来的。每天傍晚,我都用自制的“卡”,串上蚯蚓,乘天光微暗,到家园后的环城河的芦苇荡里下“卡”。那是极有趣也极紧张的事情。

芦苇荡里幽暗、深邃、曲折,下“卡”的时间很短。天太黑了,看不清地理,第二天也记不住下“卡”的所在;天太亮了,下“卡”的位置被别的游逛的孩子看去,第二天的成果,包括渔具,就只能是他们的了。下完“卡”,回到家里,一夜都睡不实。翌日清晨,早早便爬起来,天才灰灰亮,露珠点在野草上、树叶上,一个人摸进芦苇荡里,循着昨天的记忆,找到下“卡”的地方。

水草迷荡,那是最叫人满足的时刻:有时刚一走近某一位置,水里就开始“哗啦哗啦”起来,那是被卡住的泥鳅在惊慌折腾。有时水里很平静,但一拎卡竿,手里就是一重,接着水里就“哗啦哗啦”,卡竿直往河里拽。每一天早晨都不会空手的。收获也总令人非常满意,绝不会有失望的时候。野生泥鳅的回忆,大抵也就到此为止;现在城市的大塑料盆里卖售的泥鳅。多数都失去了土腥气,因为它们都是在水泥池里大量圈养的。它们祖传的活泼的品性。我们已渐无从获得;久而久之,我们自身遗留下来的所有“野性”,或者也都将被“驯化”所替代?从池塘里翻夹泥鳅的记忆,至此已经不能重现。那是一个时代,一个人或者一辈人的时代,没有人还会珍视它,只有我们自己。

野菜故土

每到春天的时候,合肥市场上总会出现一阵子“卖野荠菜热”。野荠菜有一种殊异的清香味,特别是做成饺馅,包在饺子里。最有这样的情况:在朋友家里玩乐,突然吃到了用野荠菜馅包成的饺子,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惊喜的感觉更加突出,往事的排浪会一阵一阵袭来。

淮北的野荠菜都留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现在还记得的是一个乍暖还寒的初春日子,我跟着大姨到宿县护城河南岸的陡坡去挖野荠菜。那时的护城河南岸还是一片田荒地,地里的土被一冬天的低温冻得酥酥的,细细的,脚踩在上面,一走一个深脚窝。野荠菜总是比别的野菜、野草醒得早些。初春的日子,大地才有些青绿,它们就拱出土皮,展伏在春天的阳光里了。

荠菜是一种野味,地皮也是一种野味。地皮又叫地衣,颜色灰黑,状如木耳,是一种菌类生物。地皮得仲春、暮春、初夏、连续的雨后才能生出。就是在暮春,春雨绵绵、涟涟、雨绒如烟的时刻,我们提着小小的篾篮,姐弟几个,或许还有邻家般大的玩友,跑跳着往郊外去了。地皮都生在枯草里、湿地上和坟茔间;枯草里的地皮个儿大、柔韧韧的,还都沾着碎屑的枯草;湿地上的就小多了,也零碎,颜色浅淡;坟地问的呢,那里的地皮个儿大、颜色深、又肥又厚,但我们不敢到坟地里去拾……

P4-7

书评(媒体评论)

喧嚣尘世之中,一个心灵的归处。

——陈建功

又见炊烟起,勾起往昔。

——刘震云

不论何时,那份深深的浓情是永不会忘的。

——叶兆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