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治盛世/话说中华文明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李默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宋分路而治

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太宗尽罢节镇统辖支郡,实施分路而治。

北宋初年,宋太祖鉴于唐末五代藩镇统辖诸州财赋,拥兵割据之祸,采取了多种措施,集权中央,巩固统治。

太祖时,设勾当某路计度转运使,只限于在路上管理军队粮饷,到班师时就停罢。后来又设置诸道转运司,专主财赋,征收当地赋税,再上缴中央。开宝九年(976)十一月,赵光义诏诸道转运司察举部内知州、通制,监临物务京朝官等。从此,转运司成为常设机构,其职权为主管本路的财赋和漕运,监督考察本路的官员等。其长官为转运使,下有属官。转运司因主管财赋和漕运,故俗称“漕司”。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尽罢节镇统辖支郡。自此以后,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等职权,都委于转运使。朝廷根据土地形势,分十五路而治,转运使司路遂成为北宋一代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域。太宗时期各路还不稳定,到了至道三年(997)才定下来,分为: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西、广南东、广南西十五路。

郭忠恕编《汗简》

977年,宋代文字学家、画家郭忠恕(?~977)逝世。

郭忠恕,字恕先,河南洛阳人。小时候聪明伶俐,7岁应童子科及第。后周时被召为宗正丞兼国子书学博士。960年,他因酒后在朝廷上与监察御史符昭文争论,御史弹劾,他竟叱责御史,撕碎奏文,被贬为乾州司户参军。作参军时,又因酒后伤人,擅离贬所,被发配灵武。他后来往返于陕西、河南之间,以画艺游食于公卿富贵家。宋太宗即位后,也召他去做官,后终因贪杯自误而丧命。郭忠恕善画山水,尤工界画,他的界画以准确、精细著称。传世作品为《雪霁江行图》。郭忠恕多才多艺,擅长篆、隶书,精通文字学。

郭忠恕对中国文字学的最大贡献,就是编成其专著《汗简》。北宋初年,郭忠恕着重于“六国文字”的搜集和整理,著成了第一部整理“六国文字”的专著——《汗简》。“六国文字”实际是战国时代秦以外东方各国使用的书写文字,这种文字主要书写于经传古籍的抄本。《汗简》此书名取典于古人所谓“杀青”,即用火烤竹,把水分蒸发掉,便于书写和保存,表明作者搜集的文字主要来源于古代简册。

《汗简》所搜集的古文来源于《古文尚书》、《古周易》等71种古籍和石刻材料,所取字数不等,有的近五百,有的只一个。该书体例完全遵照《说文》,按540部排列文字,正文为摹写的古文形体,各种异体尽量列出,释文用楷写今体,不作隶古定,每个字都注明出处,详尽有致,便于查寻。

该书在当时受到极大重视,夏竦(985~1051)曾以它为基础,撰《古文四声韵》五卷,并在书中收录若干青铜器铭文,开宋代搜集研究金石文字的先河。但宋以后,许多学者就因所收字形无从核实,所收字体又较怪异,既与出土的青铜铭文不合,又有大批不能从《说文》中找到根据,以及不少改变《说文》所从部首,而另从郭氏自定部首等对《汗简》提出了怀疑、非议。《汗简》因此不被文字学界看重。

随着大量战国文字材料的出土面世,该书的价值日渐揭晓。现已成为识读战国文字的重要参考材料。

宋修四大部书

太平兴国二年(977),《太平御览》开始编纂,揭开了宋代修四大部书的序幕。

宋“四大部书”指的是宋初官纂的四大类书,即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太平御览》、史学类书《册府元龟》、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类书《太平广记》。它们皆为北宋初期纂修而成。  《太平御览》由翰林学士李昉奉宋太宗命主纂,参加者有扈蒙、王克贞、宋白等13人。全书1000卷,分55部,5363类,共4784000字。该书的编纂始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完成于八年十月。

《太平御览》在充分运用皇家藏书的基础上,多用前代类书为蓝本,加以修订增删而成。所引用古今图书达1690余种,此外还引用各种体裁文章近千种。并且该书所引比较完整,多整篇整段抄录,并注明出处,因此比之前代类书更有价值。又由于该书所引的五代以前的文献、古籍等,十有八九今已失传,因此该书更具史料价值。

《册府元龟》由王钦若、杨亿、孙睫等奉宋真宗命辑,参加者有18人。全书1000卷,分31部,1104门。该书始辑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成书于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

《册府元龟》汇辑上古至五代的史事记载,所采以史籍为主,间取经、子,不收说部。去取严谨,比其它类书犹胜一筹。由于该书征收繁富,也成为后世文人学士运用典故、引据考证的一部重要参考资料。所记之唐、五代史事为其精华所在,有不少史料为该书所仅见,因此极具史料价值,可补正史之不足。

《文苑英华》由李昉、徐铉、宋白、苏易简等20余人奉宋太宗命共同编纂。全书1000卷,分39类。该书始纂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完成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后,真宗时曾进行几次修订,孝宗时又命专人作校订,最后经周必大、胡柯、彭叔夏等复校,于宁宗嘉泰元年(1201)开始刻版,四年完工。

《文苑英华》上续《文选》,辑集南朝梁末至唐、五代共2200人的作品近二万篇,以唐为主。所辑作品按文体分赋、诗、歌行、杂文、中书制诰等39类。内容约10%是南北朝作品,900k,为唐人作品。由于所收作品多数依据当时流传不多的抄本诗文集,因此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以后的《古诗记》、《全唐诗》、《全唐文》等都曾取材于该书。另外,《文苑英华》中还收录了不少诏诰、书判、表疏等,可以用来考订史实,因此,该书又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太平广记》由李昉、扈蒙、李穆等奉宋太宗命编纂。500卷,另有目录10卷,共92大类、150余小类。该书始纂于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次年完成,六年刻版印行。

《太平广记》采录汉代至宋初的小说、笔记、稗史及释、道两藏等,引书多达500余种,因其保存了今已失佚的大量古小说资料,因此对研究和校辑古代小说非常有用。宋元以来,不少小说、戏曲曾从中取材。

宋乎北汉·五代十国结束

太平兴国四年(979)五月,宋太宗赵光义亲临太原城下,督诸将四面攻城,北汉主刘继元在孤城无援、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被迫奉表出降,北汉灭亡。五代十国的长期分裂割据局面自此结束。

早在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就曾于开宝元年、二年、九年三次发兵攻打北汉。北汉向辽求救,辽军来援,宋军屯兵太原城下,久攻不克,只得班师而回。北汉刘氏割据政权依附于辽朝,仗着契丹兵相助,有恃无恐,时常侵犯边境州军。赵光义继位后,经过充分准备,再次攻汉。

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宋太宗派大将潘美等分路出兵,围攻太原。其后,太宗又亲赴前线督师。三月,云州观察使郭进破北汉西龙门昔,擒敌无数。北汉主刘继元忙派使节向辽求援。辽景宗命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塔尔为监军率军赴援。三月,辽军到达白马岭,前面为一条大河,宋将郭进驻扎在河的对岸待敌。耶律沙等将领认为应等待后军,再与宋军决战,而塔尔认为应率先锋一鼓作气急击宋军,耶律沙力谏不听,塔尔急急躁躁地率军渡河进攻宋军。辽军刚渡到一半,忽听到鼓声大作,郭进率精锐骑兵奋力出击,辽军大败。塔尔及许多将帅阵亡。耶律沙等也立即被冲杀过来的宋兵包围,恰好后军赶上接应,才击退宋军。白马岭一战,辽援军损失惨重。P7-11

目录

喇嘛教形成

宋灭南唐·李煜去世

科举制完善

宋太宗求贤

宋分路而治

郭忠恕编《汗简》

宋修四大部书

宋平北汉·五代十国结束

宋建崇文院藏书

移建黄帝陵

宋政府官修本草

宋诏求医书医方

宋代建立译经院

李昉修《时政证》

日本僧人裔然入宋求法

杨业兵败捐躯

徐铉、徐锴解《说文》

宋军北伐大败于岐沟关

开宝寺舍利塔建成

李继隆败契丹

宋代监狱发达

陈抟作坐功、无极图、先天图

中国蒙学形成

《百家姓》、《三字经》产生

宋设置审刑院

宋科举开始封弥誊录制度

宋政府官修方书

宋一代名相赵普去世

宋太宗去世·真宗继位

宋官员管理制度完备

王小波、李顺起义

路振著《九国志》

宋给外任官职田

宋设置市舶司

黄居案画花鸟

柳开倡导古文运动

宋角抵、手搏流行

宋人使用火焰喷射器

符篆派兴起新流派

宋设立翰林医官院和太医局

田锡另作《御览》

宋置龙图阁

王禹俩改革文风

宋始置经略使

宋真宗诏购逸书

宋淘汰冗吏

宋取士三千余人创科举史记录

宋辽和睦·设市贸易

契丹大举南攻·澶渊之盟订立

天台宗兴起山家山外之争

宋行封禅尊孔

杨亿编《西昆酬唱集》

《广韵》编成

伊斯兰教兴盛于海港城市

宋制浑仪

国子监藏书十万余

宋农业产量增加

蜀锦宋锦交相辉映

超新星爆发记录

诸神逐渐定形

宋小景山水画繁荣

宋话本小说兴起

徐崇嗣创“没骨法”

姚铉编《文粹》

宋设置礼仪院

保国寺大殿开建

玉清昭应宫建成

荣王元俨宫失火宋宫藏书尽毁

宋恩荫开始

茶成为生活必需品

黄河决于滑州

张君房编道籍

刘益创正负开方术

张君房算潮汐

范仲淹《渔家傲》开新词风

宋瓦市勾栏流行

宋租佃关系主宰农村

宋铜钱鼎盛

宋磁州窑代表民间陶瓷技艺

宋造船业兴旺

天禧年末宋农田增加

宋代货币虚实理论和纸币称提理论产生并发展

北宋出现交子

宋特殊货币区形成

寇准去世

张君平上书论治河

晋祠重建

宋仁宗诏校医书

辽圣宗诏刻房山石经

范仲淹等筑海堰

王惟一造针灸铜人

《铜人针灸图经》颁布

天台埽治河工程完成

知礼圆寂

宋制举恢复

西夏元吴立为太子

孙爽撰《律音义》

海印国师服法

燕肃制造莲花漏

契嵩援儒入佛

宋矿冶业迅速发展

宋纺织业兴盛

宋人薄葬

《武经总要》成书

林逋妻梅子鹤

《集韵》编成

范仲淹和欧阳修被贬

宋书院盛行

苏、梅倡导诗文改革

宋夏战于三川口

华严寺雕塑开建

宋改革淮南盐法

商州铸大钱

宋攀城云梯发展完善

宋官修《崇文总目》

宋夏交战

宋辽议和

宋夏庆历和议成

序言

《话说中华文明》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此书的出版,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学术顾问们的智慧。尤其是李学勤先生,亲自动笔写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书沉甸甸的份量。

中华文明的历史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和挫折。它的历史无处不在,决定着我们中国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当今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造就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之河奔流到现在。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构成。中华文明丰富、深刻、辉煌、博大,在人类文明中的骨干作用和领导作用人所共知。在人类文明的发源时期,中华文明就是四大古国之一,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中华文明成为文明在东方的支柱,公元前后200年间,人类的汉帝国与罗马帝国这两只铁手攫住了地球。在欧洲进入中世纪的时候,中华文明更成为人类文明最主要的领导,它的文明统治东亚,传遍世界。进入近代,中华文明处于自身的重压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和奋起精神是人类文明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页。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贡献出了从思想家孔子到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从唐诗宋词到长城运河的伟大创造,贡献出了从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从商周铜器到明清文学的深刻内涵,也贡献出了从五霸七强到三国纷争、从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辉煌历史。中华文明的历史绚烂多彩,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

中华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独特的文明,没有哪一个文明像中华文明这样持久,这样统一一致。世界上其它文明不但互相交错,其创造者也都与高加索体质的人种有关,它们是姐妹文明。在人类历史中,只有中华文明才是独特的,它的创造者是中国土地上的中国人民,与其它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没有关系,它的文化是统一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赖于其它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华文明也绝不是封闭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担自己对于人类的责任。

人类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人们对于世界未来的政治和经济结构的估计无不以东亚和太平洋为中心,而尤以中国为重点。

经济起飞只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方面,中国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尤为刻不容缓。如果中国要自觉地发展中华文明,要有意识地使中国的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就必须发展强有力的精神文化,这样才能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才能形成中国和中华文明钓全面现代化。

而中国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伟大传统之中。进入近代之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对于中国文化的价值产生大量的情绪化和激烈冲突的论调。“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具有冲破封建束缚的时代意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不容否认的正面意义,与文化虚无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旗帜下主张全盘西化;而复古主义则沉迷于中国文化的古董,走进反进步、反科学的泥潭。

历史的发展则超越了所有这些论点,产生这些论调的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已经结束。历史要求中国发展,要求中国走在全世界发展的前列。西化论和复古论都已过时,历史已经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国可以承担起世界的命运,而中国的现实和世界的历史都说明,中国的使命在于它的发展前进,而非倒退。

中华文明走出迷惘的时代,我们这一代处在一个伟大而具有挑战的历史阶段。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话说中华文明》的意义和使命。我们创作《话说中华文明》,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我们在两千页的范围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使它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就开始思考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逐渐形成了编著《话说中华文明》的设想。在开展这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们就聘请了国内权威学者李学勤、罗哲文、俞伟超、曾宪通、彭卿云诸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他们对计划作了充分讨论,并审阅了大量初稿。我们聘请了广州、香港地区的社会科学学者、大学教师、研究生以及我社编辑人员几十人担任稿件的撰写工作。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内在缺陷。中华文明具有辉煌的时期,也有苦难的年代,有它灿烂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华文明在自身中能够吸取充分的经验和教训,就能够使自身健康壮大,成长发展。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业的使命和重任。我们希望这部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起到它所应当起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反省、前进和奋起作一点贡献。

内容推荐

李默主编的《文治盛世(话说中华文明)》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 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 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本套书的意义和使命。《文治盛世(话说中华文明)》作者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在两千页的范围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 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编辑推荐

李默主编的《文治盛世》是《话说中华文明》系列之一,该系列全景式图文并茂的记录了中国文明历史,与考古密切相联,追寻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它可称为真正的“纸一博物馆”,文字、图片彼此相当,将中华文明人类历史上缔造的最光辉绚丽的文明呈现在读者面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7: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