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国家历史(1)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陈伟国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古今中外社会上的任何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一件文物、一幅图画、一处遗迹、一首歌曲、一种文化现象等都可以作为一个点展开,突出客观性、可读性、故事性、趣味性,强调独立的视角和思考,蕴含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陈伟国主编的《中国国家历史(1)》主要依托历史学科,科学、生动地讲述过去与现在的社会重点、热点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故事,并对当代社会的新发展,进行前瞻性深入解读。

内容推荐

陈伟国主编的《中国国家历史》紧扣人类发展脉搏,突显历史重大脉点;剖析历史深刻渊源,聚焦当代社会热点;展现喜闻乐见的历史题材,刻画客观真实的历史细节;尊重历史科学内涵,倡导多样历史表现形式。《中国国家历史》肩负时代的历史使命,将聚集强大的专家团队,并吸收民间精粹力量,采用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尽最大努力满足民众的阅读要求。

目录

国家记忆

 胡阿祥:看一台中国历史的大戏

 何谓中国

 司徒千钟:“居天地之中者日中国”

 一一石介《中国论》中的国家观念

 韩舁:“天下”与“蛮夷”

 一一古代中国的国家认同

 曹南屏:“夷”与“洋”:偏远的“他者”

 一一沂代中国观念与物质的双重变奏

专家视野

 拓跋汗:中国的“道德”历史

 祝宏俊:希罗多德论幸福

历史资源

 陈红民:白崇禧受严密监视的晚年

 左双文:陪都战时生活:

 一些可能曾被忽略的侧面

 陆雪梅:停云留翰

 ——文徵明之碑刻拓片特展

 陈紫竹:毒药、炸弹与蔡元培

 陈仲丹:日本兰学

 门辉:日本铁路的初兴

历史故事

 张晓路:西进路上的血泪与荣光

 王飞:曾国藩巧断“湖团案”

 张梦晗:何以不称“厉幽”而称“幽厉”

历史随想

 陈伟国:历史的精彩在于富有故事性

 刘克明:河西走廊游记

图说曲解

 吕超:和平·鸽

 胡晓莹:曲之师长一叙说《广陵散》

互动栏目

 历史是什么

书海阅历

 《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

 《老师的谎言》

 《日本历史》

 《光荣与梦想》

 《历史教学之巧》

试读章节

其一,中与国二字的解释

在殷商甲骨文与商、周金文中,“中”字的上下都加有若干条波浪形的飘带,向右或向左飘,“本象有旒之旗”;商王有事,立“中”以招集士众,士众围绕在“中”的周围听命,所以又引伸出中间之中的意思。由中间之中,产生了中的引申义与诸多美义。因为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两端,就不会有中间,没有四方,就不会有中央。中作为地理用语,是相对于外,区别于偏的,延伸到文化上,中显得更为可贵,“天地之道,帝王之治,圣贤之学,皆不外乎中”,所以古人视中尤重。就为政而言,要“用其中于民”;就立身而言,“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一切言行要无过无不及:就处世而言,中为“天下之大本”。由此,文化上的中,为正为顺,为和平,为忠信,为合宜。

那么国字又作何解?在殷商甲骨文中没有“圆”字,周金文“圆”字早期作“或”,“从口从戈以守一”,“口”(音韦)为国界,“戈”为武器,“一”为土地,“或”即表示“执干戈以卫社稷”;后期孳乳为园,是加口以为固界,这属于文字上的自然演变。而中与圆两字连在一起,就成为我国的古老名号之一“中圆”了。其二,中国名号的起源时间

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县贾村出土了何尊,其铭文云:“唯王初迁宅于成周。……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日:余其宅兹中或,自之义民”;又我国最古老的文献《尚书》的《梓材》中有“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一句。虽然何尊为周成王时器,但由于追述武王祭告于天而言及中或:《梓材》虽然也是周成王时所作,但由于追述皇天赋予人民和疆土于武王而言及中国。以金文和典籍互相验证,则“中国”名号已见于公元前1l世纪西周武王时期,当是可以肯定的;也就是说,“中国”一词的出现,距今已经超过3000年了。其三,先秦时期的中国概念

“中国”名号自从西周初期出现以来,迄于战国,大概8()O多年的时间里,或为地域概念,或为文化概念。

先秦时期作为地域概念使用的“中国”,所指地域随着对象与时代的不同,也不尽一致,大概来说,其前后积有六义:一指京师,即周天子所居的都城:二指国中,即诸侯国的国都:三指畿甸,即周的近畿以及列国的郊甸;四指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五指诸夏国家,即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列国:六指中原诸国,即位置居中而文化又高的诸夏国家。其中,第五、第六两义,虽然发生的时间较晚,沿用的时间却较久,涵盖面则最大:在这两义的中国的背后,实际上显示着一种相对于四夷(蛮夷戎狄)的地理上与文化上的自豪感,表明了诸夏国家在民族、地理以及文化上的一种相互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已经成为诸夏国家共同的国号,成为诸夏国家共同拥有的地域专称。

P9-10

序言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人类历史义无反顾、不可阻挡地向前发展过程中,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反动、正能量与负能最不断博弈,导致人类社会盛衰兴亡的曲折交替,正是那些代表着正义的历史要素发挥的正能昼,促进了人类社会逐渐向高级文明社会演进。通俗地讲,历史就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们互动产生的事物,在互动的过程中,当正能量起到主导作用时,社会就向前发展。人类历史的长河,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给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启示。通过对过去的历史进行研判,可为今后历史进程中各种要素互动能否形成正能量进行预判。

人们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深刻地理解现实,更好地走向未来。当代史学家王斯德先生说,“历史是一部百科式社会教科书,是人类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调适自我、超越自我的必修之学”,“是一部丰赡的人生教科书,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教化和思想滋养的育人功能”。(王斯德《大学世界史.前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版)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不曾中断的国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文化一直传承至今。无数代中国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历经曲折,才形成了今天繁荣昌盛的和谐社会。

习近平主席在谈到中国梦和中国道路关系时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这里讲的四个“走出来”,充分说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依据中国历史发展轨迹提出来的,充分说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是同中国的历史紧密相连的。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都必须从历史中获得智慧,找出规律和汲取精神动力。

人类历史的巨轮迈入2l世纪,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主旋律。但是,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只有积极传递历史的正能量,抵制历史遗留的消极影响,人类历史才能避免灾难,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促进国力持续增强,社会发展不断激发民众求知欲。今天中国人对历史文化知识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为满足广大民众对历史文化日益增长的爱好与阅读需求,我们策划了《中国国家历史》系列连续出版物,其定位是底蕴深厚、呈现多元的高品位大众化历史文化读物。《中国国家历史》将主要依托历史学科,科学、生动地讲述过去与现在的社会重点、热点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故事,并对当代社会的新发展,进行前瞻性深入解读。

所谓中国国家历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为正在复兴的中华民族横眼望世界、纵目瞩历史提供一个释放正能量的历史文化平台。《中国国家历史》志存高远,顶天搭平台,谈中外古今人事;立地写文章,扬大众历史风气。在聚集强大的专家团队的基础上,《中国国家历史》将广泛吸取民问精粹力量,尽最大努力满足民众的阅读要求,逐渐打造成民众学习与交流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

以《中国国家历史》为起点,我们将继续策划一系列中国国家历史相关项目,实现由开发出版单产品,到形成项目产业链,打造中国高品位、全方位的历史文化产业平台。依托平台,我们将始终坚持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价值取向,以史实为依据,以高品位文化底蕴为核心,以大众化为目标,策划历史文化产业项目,将历史文化产业成果转化为文化生产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6: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