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之一,它能够反映人类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
崔峰涛编著的《从1加到999(马虎不得的数学)》将为您展现一个“好玩”的数学世界,那里有关丽的黄金分割,奇妙的分形世界,出人意料的悖论,还有数学与文学、数学与艺术的汇合与交融……读者不仅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许多课本上涉及不到的知识,而且可以学到一些灵活多变的思维方法。进而培养一种科学探索的精神。因此,本书是具有初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一本非常有益的读物。
本书还以深入浅出的形式介绍了一些中国古算名题以及国外著名的趣味数学题,并相应地介绍了其相关的解法,叙述了这些方法的历史背景和在我们日常中的实际应用,对相关的著名数学家的生平及其贡献也做了简要介绍。
一提到数学,浮现在你脑海中的肯定是那些简单的数字、乏味的公式、枯燥的计算、单调的图形……
《从1加到999(马虎不得的数学)》将颠覆这个错误认识,带你一同发现数学有趣的一面,书中的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图形,数学的趣题、趣闻,一定会让你改变对数学的印象,切身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进而变得喜欢上数学,让你深切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和趣味性!
《从1加到999(马虎不得的数学)》由崔峰涛编著。
数学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科学之一,早在人类文化的启蒙时期,就已经有了数学的萌芽。对于数学的博大精深,古往今来许多圣哲、贤人做过不少精彩的论述,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在91岁高龄时曾为少年儿童题词,写下了自己对数学的体悟,他的题词仅有四个字,那就是“数学好玩”。
一、O到9的诞生
在今天的人类世界里,一刻也离不开数字。计数要用到数字,运算的时候要用到数字,进行信息处理的时候,也要用到数字,可以说,当今的世界,就是数字的世界。那么,这些重要的数字是源自何方呢?
如果要评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那么数字一定会位列其中。在古代文明中,都有着自己一套数字体系,但是不同文明之间所使用的数字外形不尽相同。
古埃及人和古代中国人使用象形文字,因此数字也与象形文字接近,比如在古代汉字中,数字“三”就是三根水平短线,既形象又直观。但是象形数字在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时候,就会遇到麻烦。不过在古代,象形数字已经足够人们使用了。
和象形数字完全不同的还有楔形数字,这是一种古代巴比伦人使用的数字,它建立在楔形文字的基础上。楔形文字在表示多位数字的时候也遇到了困难,这种表示数字的方式随着外敌的入侵而逐渐消失。如今,我们只能在古巴比伦遗留的石碑上,才能看到这些数字了。
罗马数字是古罗马人发明的一种数字表示方式,它是通过简化希腊数字而来的,希腊数字更像是一种代表符号,这是因为古希腊数学家和几何学家更喜欢逻辑推算。罗马数字对人类历史影响很深,直到今天,在一些场合还在使用罗马数字。不过罗马数字也不方便进行复杂数学运算,因此大约从13世纪开始,它逐渐被阿拉伯数字代替。
在今天,一个孩子可以在一天内就学会从0到9这十个数字,但是你可知道,人类花费了不知道多少时间,才逐渐认识这些数字的含义,其中最令人费解的就是零了。在很早以前,人类的数字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对当时的人类来说,数字是和实际物品数量直接挂钩的,比如一个苹果就代表l,3个苹果就代表3,但是如果没有苹果,那就等于不存在,当时的人认为没有必要为不存在的东西引人数字,因此零这个数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不存在的。在后来数字的发展中,人们陆续发现并很好地理解了小数、复数、有理数和无理数,但是关于0的认识,依旧是模糊的。再后来为了平衡数字系统,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陆续引入了零这个数字,却没有完全理解这个数字的含义。
公元7世纪,印度数学家婆罗摩笈多第一次在自己的算术书籍中明确了零的含义,并得到了0的一些正确的运算法则,比如任何数字加上0,其结果都是它本身;任何数字乘以0,其结果都是0;0不能用来做除数等等。0的发明和正确认识,被认为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件大事,它也是数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在大约同时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随着印度数学家的算术书籍传播到了阿拉伯地区。阿拉伯数学家发现印度人的计数方式非常灵活,他们采用的是十进位制,就是说用十个字符表示代表十个数字,而其他所有数字,都可以用这十个字符来表示。这种计数方式很快就被阿拉伯数学家接受了,并应用于实际计算和数学研究中。一些数学史的研究者认为,为了使这些字符更容易学习,阿拉伯学者对字符外形做了小变化,比如在印度数字中,用一个黑点表示零,而阿拉伯学者把它改为“O”。
在中世纪末期,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逐步开始,阿拉伯世界的文化精髓陆续传播到欧洲,其中就包括这套起源于印度的数字符号。西欧的数学家也被这种简洁而明确的数字表示法打动,开始使用这套数字表示法,并称这些数字符号为阿拉伯数字。在一段时间里,欧洲学者一直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学者的发明,直到大约18世纪的时候,一位研究数学史的学者才提出,这套数字体系是印度人发明的。这个结论目前已经获得了大部分人的承认,不过还有少数学者认为,阿拉伯学者才是这套数字体系的建立者。也有人建议把阿拉伯数字称为印度——阿拉伯数字,来调和两种观点之间的矛盾。但是就目前史料,想要完全揭开数字发明者之谜,还为时尚早。P1-4
数学,是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之一,它能够反映人类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
从古至今,数学从未停止过学科的延展,并且和各门科学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在相互的作用中,使二者都得到了发展。对于数学的研究起源于数目,一开始数学只是为了计算猎物的数量或者分配情况,而随着数学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精细。数学在历史上有着众多的发现,一直持续到今天这些发现仍在持续着。数学中有些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意义,包含了深刻的奥妙,发人深思,引人惊叹。
然而一提到数学,首先浮现在读者脑海中的,肯定是那些简单的数字、乏味的公式、枯燥的计算、单调的图形……其实,数学也有它可爱的一面,数学中的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图形,数学的趣题、趣闻,还有那些有趣的数学家(大概每个人都曾因为发怵他们发现的定理而讨厌过他们)都有他们吸引人的地方。数学是美的,本书将数学中美的内容选取出来,从艺术和思维的视角加以欣赏;或是介绍一些事物与数学的关联,从中发掘出一种数学美。阅读之后,激发读者的兴趣,在对数学美感的欣赏之余,得到感情的共鸣和思维的启迪。
本书将为您展现一个“好玩”的数学世界,那里有关丽的黄金分割,奇妙的分形世界,出人意料的悖论,还有数学与文学、数学与艺术的汇合与交融……读者不仅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许多课本上涉及不到的知识,而且可以学到一些灵活多变的思维方法。进而培养一种科学探索的精神。因此,本书是具有初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一本非常有益的读物。
本书还以深入浅出的形式介绍了一些中国古算名题以及国外著名的趣味数学题,并相应地介绍了其相关的解法,叙述了这些方法的历史背景和在我们日常中的实际应用,对相关的著名数学家的生平及其贡献也做了简要介绍。
在我们的童年,有许多的数学游戏:千变万化的七巧板、纷繁复杂的九连环、精巧难解的鲁班锁、巧思妙解的华容道……在这些蜚声世界的中国古典智力游戏背后,有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本书中也会对其进行相关的介绍。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众多的相关资料,在此对相关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篇幅所限,就不一一列举了。并且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一些遗漏或疏忽之处,还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