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畸变之花分外红最凄不过萧红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于蔚丽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萧红和她的文字,都是盛产于那个时代的奇迹。她们赤裸在旷野中,任由着骄阳暴晒,风雨洗涤,却依旧盛开,开得炫幻夺目。

于蔚丽编著的《畸变之花分外红最凄不过萧红》以别样的视角,扦情的笔调,生动而详实地展现了萧红的离落一生。这些文字,不是为萧红立传,亦不为评说是非,只是在走近萧红的这一路,有一些感触,自心底深处,缓缓地流淌而出。

内容推荐

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被人们誉为“二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她是一个聪慧而叛逆的女子,少女时代的她。为对抗封建婚姻,从家族出逃,从此开始了她飘泊流浪的一生。她的一生,走过十个城市,经历过四段爱情。她跨越千山万水,不屈不挠,顽强地追逐着爱与自由。她用文字揭露时代的苦难,唤醒民众,在精神领域里引领着整个民族走向复苏。她是萧红。

于蔚丽编著的《畸变之花分外红最凄不过萧红》以别样的视角,扦情的笔调,生动而详实地展现了萧红的离落一生。

目录

第一卷 寂寞童年一缕阳光

 第一章 古老小镇

 第二章 生未逢时

 第三章 失爱童年

 第四章 小院弄梅

 第五章 桃之夭夭

第二卷 淡如柳絮不委芳尘

 第一章 向往自由

 第二章 生之喜悦

 第三章 叛逆少女

 第四章 世事变迁

 第五章 生存游戏

第三卷 君当磐石我为蒲柳

 第一章 绝处逢生

 第二章 爱情神话

 第三章 剪烛西窗

 第四章 曙光初现

 第五章 爱入歧途

第四卷 转身之后无处告别

 第一章 蛰居异乡

 第二章 鲁迅逝世

 第三章 东风无力

 第四章 珠分钗折

 第五章 梅边柳畔

第五卷 繁华落幕蓝天碧水

 第一章 寂寞如初

 第二章 阅尽风霜

 第三章 生命绝唱

 第四章 泪尽念空

 第五章 倾情一生

后记

试读章节

呼兰小镇,这一幅古老的画卷,经历了时光层层的剥离,早已经没有了初时清明的质感,变得厚重而粗粝。经年累月,物是人非,画面上的每一处笔调,都深刻上了光阴的凝重和压抑。而时光的打磨,却也造就了它的坚韧固执,任年深日久,光阴来去,兀自风雨不动,巍然屹立。

由一处风景读一个时代,看一方土地微缩着一个民族。今天的我们,单是面对着这样一幅黯哑色调的画卷,心情亦会有片刻挥之不去的阴郁,沉浸在画面意境里的思维,必是焦急地渴望着如何转移,再迅疾地逃离,渴望着回到阳光下视野开阔,温暖宜人的境地。而那个古老的年代,生活在小镇的人们,却是终其一生,置身于这样一片灰色的网中,被丝茧缠缚,无法自救,无以自处。他们于浑噩醉梦中日日劳作,夜夜将息,望不到尽头,看不见天日。苦难于他们,与生俱来,根深蒂固,伴随着一生,不离须臾。

不必质疑,那样的桎梏,那样的重压,他们如何承受,如何坚持,如何能众口如一地隐忍到底。风吹过,一汪死水也会泛起微澜,水滴下,坚硬的石块也会被慢慢击穿。更何况那些被古老的祖制压迫久了的鲜活的人们,他们即使不会自主的反抗,也会有本能的挣扎与渴望。如同被困住了的野兽,必是全力地挣脱捆缚,想冲出牢笼,直至力竭。

那么,小镇人于长久的困顿焦灼中,必定是有过抗争的吧。他们当中的某一个或某一些人,如同萧红笔下描述的人物,王亚明或是小团圆媳妇,他们~定也拥有着豁朗的天资和有些叛逆的个性。他们其实原本简单、直白,没有城府,性情开朗,行事天真,或有些任性,有点离经叛道,自是与祖传的古制有些不符了。于是,他们面临的,只能是被压制、被打击、被无休止地驯服。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怎么会不渴望有一个宽容的生存空间,能彻底地释放自己,呼吸到新鲜自由的空气。对现实,他们或许并没有过太高的期许,对未来,他们也不懂得设计出鲜明的轮廓,他们甚至不见得有憧憬,或者是强有力的信仰。而他们些许的抗争,只是缘于天性的释放,甚至是无意识的表露,不由自主的溢出。

但这样弥天的网络,经年牢固的铁锁,他们如何能破茧而出,轻易地挣脱。在强大权势的压制下,他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他们的抗争如卵遇石。千百年来,那些近乎与他们自身融为一体了的腐朽旧思想,无休止地濡染和传播,早已经迷惑了众人的耳目,也遮掩了世界本来的面目,于是腐朽势力理所当然地成为主导,不容置疑。

黯淡的混沌,挣扎的纠结,一个社会的悲怆,一个时代的堕落,无穷延伸,至时空的最深处,浸染着每一个角落,侵蚀着每一寸空隙。只要有滋生着的土壤,没落的时代便绝不会轻易地终结。

他们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被制服、被压抑,甚至是被极尽地折磨,悲惨地死去。他们失去了自己,也为旧制度作出了警示。当小镇的所有人终于明白,陷入在这样的网里,已无可逃避,他们便只有收敛起自己,极度地克制。然后,跟随着周围人,以既定的表情,慢慢地适应、融入,并与之共处,尽力地与那种无形的势力完全地一致。而他们的前途,没有人可以预知,包括他们自己,或许,已经注定了是那种预设的模式。

小镇的愚拙和强势也造就了小镇人性情中的残忍、麻木和愚昧无知。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本性和欲望被压制得没有了棱角、圆滑、世故。而正义和勇气,更是日渐消失,没有了栖身之地。面对着日常生活里一幕幕愚昧的话剧,置身事外的人们,总是例行地哄笑、喝彩,甚或是助着一臂之力。如同非洲的食人部落,对于落败的弱者,他们兴奋地群起攻之,啃噬着自己的同类,雀跃不已。用同类的血肉之躯,滋养、充实着自己。却不去想或许在某一天,自己也会有相同的遭遇。

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生生地烙上了时代赋予的痛楚,与生俱来,无可宣泄,无处逃避。祖辈的信仰,如沉重的牢笼,他们冲撞不出,传世的习俗,成为深深束缚他们的桎梏。以至于,到最后他们都已经确信,遵奉与秉承,就是他们原本应有的生存方式。于是,他们渐渐地没有了反抗和质疑,他们妥协、服从,抓住一切可能的机遇,最后,与周遭的强势同流合污。

于是,人们学会了把痛苦蒙上轻纱,隔着云雾,把自己装扮成幸福的样子,蒙蔽别人,也麻痹自己。然后,安逸在自己的痛苦里,再笑看着别人的痛苦。偶尔经过小镇上空的一阵风、一场雨,与身边那些痛苦的悲剧一起,在他们的传说中充当着新奇的话题。在一幕幕人为的悲剧里,他们做着无知的帮凶,却又以种种合理的理由开脱出自己,无视良知。忍受、堕落、凶残、麻木,这便是那个时代造就出来的畸形思维模式。

P6-8

序言

谁撷我一世飘零

呼兰河,一条绵远悠长的水域,以千年不变的姿态,静静地流淌过中国东北部那片厚重而广袤的黑土地,润泽、繁衍着万物,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夏日里的奔腾湍急和冬季的萧瑟冷寂,都不能掩去河水本质里的柔和、安然和宁怡。

河岸上的柳树,水底里的绿藻,亦终是按照固有的方式,自如地赓续。萌蘖,生长,葳蕤,枯瘦,再老去。任千秋万世,枝与叶,生与死,亘古的悲欢,执着的合离,周而复始,不曾停息。

呼兰河,以及周遭的一切,便是这样安静地存在,或缓慢地消失,继而,再换了另一种方式继续。但若是我们一定要去追寻,为了某一种目的,那么,呼兰河,是决然不会给我们任何提示,以及一些可以触摸到的轨迹。岁岁年年,它只是以相似的容颜,诠释着万千不同的岁月谜题。

可是,我们却不会因此而忘记,有一位女子,在呼兰河畔,曾惊鸿一瞥,洒脱、清晰地留下了不灭的痕迹。她温柔而执着地从这里走出去,以一种决绝和叛逆的方式。或许,是因为有了她,呼兰河才会在更多人的记忆里刻下那样深沉而久远的记忆。

她是萧红,民国时期四大才女之一,30年代的文学洛神。呼兰河,承载了她生命中的葱翠年月,她的被许多人漠视了的璀璨童稚,还有她记忆里祖父给予的唯一却永远的温存与甜蜜。

她的文字里曾有关于故乡火烧云的描述,那些各色形态的云朵,流落在清澈的眸子里,每一抹都是瞬息即逝的绮丽。只是她不知道,许多年以后,她的人生,亦象极了那些烟云,一样的空旷、澄明、短暂却深挚。而她的爱情,亦是那般的决然和清丽。她对生存的坦然担当,她抓住爱情的义无反顾,都容不得后世些许的质疑。

说她贪图爱么,还是说她太懂得周旋于人情世故?不走进她的世界,怎么读得懂她的全部。她的爱与恨,她的激情渴求,她的忘我追逐,无不镶嵌在那个时代的画幅里,带着挥之不去的阴霆,却也隐藏了轩昂亮丽的伏笔。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用“从此”作为结束,不是每一段人生都有预计好了的轨迹。在年少的岁月里,她也有过少女斑斓的心事,她也曾渴望被宽厚的怀抱温柔地拥住,优雅地微笑着,采撷流云,穿行四季,不食人间烟火,不问凡尘世故。

然而,苦难却是生活给予她的唯一印记。于苦难的深海中不断地沉浮,无处拒绝,无可回避。她只是一个小女子,爱,或是被爱,都是她不可多得的机遇,她只能,而且必须紧紧地把握住,然后,艰辛地完成她每一次的自我救赎。

她生命的过程总是在不断地飘零,而她的爱情,也一一地随风而逝,零落成泥。或许,爱与自由,便是她毕生追逐的活着的方式。

她用一生编织着文字。她以凄婉细腻的思维,率真质朴的笔触,娓娓地述说着一代人的苦难境遇,也深刻地鞭斥着~整个时代的悲剧。她在文字里,深彻地揭露、唤醒、拯救,试图在精神领域里引领着整个民族走向复苏。

这样一个生命短促却绝世惊艳的女子,她用三十一年的人生告诉人们,这世上,有一种任何苦难和欲望都不能湮没的激扬和美丽。

而她奔波的脚步,始终不曾停驻。走到路的尽头,她的行囊,依旧空空。光阴荏苒,铮琮远去,自指缝里倾泄而出的,仿佛永远都只是虚无。

回眸此生,风雨迷离,尘沙扬起,世事洞明,人情如纸。待云雾散去,尘埃落尽,终没有一个人,能许了她一世情深,抑或是,采撷她风雨过后飘零的四季。

于蔚丽

2013年6月19日

后记

风从窗户外面吹进来,阳台上盆栽里的花草枝叶蹁跹,随风疏离。一朵茉莉飘摇着起舞、旋转,凋落在了窗前灼灼的阳光里。恍惚间惊觉,时光飞逝,已是盛夏的节气,而关于萧红的文字,居然一直断续着,写了两月有余。

如许多人一样,对于萧红,之前不曾有过太多的了解与倾注。或许,是因了女子心理和表情上的小小矫饰,民国时期的才女,喜欢林微因,喜欢张爱玲,喜欢石评梅,却独独不曾关注过萧红些许。只知道她写的文字曾经印在中学的课文里,《火烧云》,还有《祖父和后园子》。

忽然地倾注了笔墨来写萧红,缘于无意间看到的电影《萧红》,里面有一句台词:“你知道我为什么写作吗?因为没有更快乐的事情做。”蓦然惊悸,这个女子,原来是为文字而生,并且依文字而生,她的一生,该是怎样的一个用文字书写出来的传奇。

心意浮动,情思迷离,情不自禁地尝试着去触摸,这个民国才女短暂一生中的细碎点滴。一幅关于萧红的画卷徐徐地展示,视野中萧红的影像渐次地风生水起。然后,迫不及待地想用文字,写她的神韵,刻画出她的风骨。

然而,写萧红并不容易。

不能不承认,自己是一个感性远远多于理智的女子,轻易地便会沉浸于某些意境中,不能自已。而荡漾在萧红的世界里,随着她的境遇,变迁、沉浮,关于她的生活、情感,还有惊世绝伦的文字。惊喜着她的幸福,失落着她的溃败,跟随她的情绪,一次次地冲突、起伏。一些时候,甚至是物我两忘,忽略了现实与臆想中的距离。

某个瞬间,会情难自抑,极想能跨越时空,与萧红一起,问问天上的神灵,或者是人间的智者,她只想要一场最简单的快乐,她只求一份安稳的百姓生活,却为什么,终不能得?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每一次的诘问,都只有回音,飘荡在空旷的山谷里。而世界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一如光阴,白驹过隙,不能回头。生命是个永恒的谜题,即使我们甘愿终生如朝拜的香客,求解,亦无解。

这真的是一段缠绕于文字中极端痛楚的经历,无法抗拒,便本能地想要逃脱、回避。于是,未写完的文稿,被无数次地丢开、远离。却终是不忍真的离弃,回头,再捡拾起,拂去尘埃,默然地继续。反反复复。

写过萧红,便是附着着她的灵魂,走遍了她的身心所及。抗争,逃离,疾病,贫困,奔波,遗弃……她的一生汇聚了太多的词汇,真的是无法一一言述。

萧红和她的文字,都是盛产于那个时代的奇迹。她们赤裸在旷野中,任由着骄阳暴晒,风雨洗涤,却依旧盛开,开得炫幻夺目。

这些文字,不是为萧红立传,亦不为评说是非,只是在走近萧红的这一路,有一些感触,自心底深处,缓缓地流淌而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9: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