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杨智雄所著的《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是一部“接地气”的企业管理读本。它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以极简练的文字,从安人得人、自我修炼、鉴人用人等方面,将中国式管理的精要述说透彻。以“安人”为最终目的,阐明了做事先安人,安人先安心的管理之道;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认为领导者必先修其身,而后方能“治国、平天下”;强调哲君的领导教育,认为领导者必有丰富的学养,以理性的态度与清晰的逻辑来处理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深度,有高度,有力度,深刻阐释了在中国如何当领导的艺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曾仕强//杨智雄 |
出版社 | 广东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曾仕强、杨智雄所著的《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是一部“接地气”的企业管理读本。它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以极简练的文字,从安人得人、自我修炼、鉴人用人等方面,将中国式管理的精要述说透彻。以“安人”为最终目的,阐明了做事先安人,安人先安心的管理之道;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认为领导者必先修其身,而后方能“治国、平天下”;强调哲君的领导教育,认为领导者必有丰富的学养,以理性的态度与清晰的逻辑来处理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深度,有高度,有力度,深刻阐释了在中国如何当领导的艺术。 内容推荐 曾仕强、杨智雄所著的《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站在人性的高度,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谈自我修炼、安人得人、鉴人用人,将有血有肉的案例与真知灼见融为一体,不仅充满中国式管理智慧,也十分接地气。 目录 序 中国式管理贵在实践 第一篇 聚拢部属的心 第一章 领导比管理更重要 第一节 挑选干部的两难抉择 第二节 能有效掌控有才华者 第三节 统兵御将的实务演练 第二章 用人重本事而非能力 第一节 能力与本事差异何在 第二节 培育人才的两大方向 第三节 孝悌之道与永久人才 第三章 协作用脑更用心 第一节 有感有应协作最有效 第二节 分工合作各尽其所能 第三节 阴阳协调要讲究时中 第二篇 打造领袖魅力 第一章 领导者的包容思想 第一节 领导者不明言的智慧 第二节 宽大包容功过与信任 第三节 领导者的目标与胸襟 第二章 领导者习惯与魅力 第一节 事必躬亲会上侵下职 第二节 有答案无法集思广益 第三节 魅力吸引志同道合者 第三篇 向圣贤借智慧 第一章 从历史经典悟领导 第一节 中国盛世兴盛的奥秘 第二节 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第三节 从历史知识中悟领导 第二章 国学经典各家会通 第一节 各家思想的经权之道 第二节 各家思想的缘由分析 第三章 师法圣贤识人之道 第一节 识人应有的要领原则 第二节 洞察部属的潜在能力 第三节 识人学应有的整体观 试读章节 第一节 挑选干部的两难抉择 有人说,学会任何一种学问,就能利用一种资源,而学会用人,就能事业有成,坐拥天下。用人的学问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当你不会用人的时候,给你再多的人也没有用,再好的人才,到你的组织中也都被你糟蹋了。 这就好比上天给你的子女再聪明,只要你不会做父母,不管你多么了不起,不管你赚了多少钱,你都无法养育出拥有健全人格的孩子,甚至有可能把你的孩子害死。中国的家庭跟西方的家庭是不一样的,西方的家庭是有限责任的,子女到18岁以后要自立,没有父母的事了。而在中国家庭中,他是你的子女,那他就一辈子都是你的事。子女犯的过错都会记到你的账上,会让你一辈子寝食难安。 学会用人很重要。人用对了,就什么事情都会对,人用错了,就什么事情都错了。 西方人用人比较简单,不会的话照着书去操作就好了。而我们中国人用人,如果不了解中国人的特性,没有领导统御的智慧,就算看再多书都没有用。 有的时候会遇到这样一些老板,他们跟我说:“老师,我已经慢慢会用人了。”我说:“你怎样用人的?”“你看,我用的这些人都听我的话,没有一个不听话的。”“很好,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你很累?”“老师,你怎么知道?”我当然知道,因为听话的人一般不会太能干,所以领导会很累。如果领导者本身不轻松愉 快,那他的管理就是一场空。 西方的管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比较“刚性”,有重物不重人的倾向,把人看成“机器人”“经济人”。每天紧张忙碌,夜以继日地拼命。相对来说,中国的管理比较“柔性”,有很多人到七八十岁的时候,还是总经理、董事长,靠的是什么?轻松愉快。如果不轻松愉快,早就没命了。中国人相当厉害的一招就是,即使用兵作战,也有本事谈笑。 中国人用人的第一顺位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不是用听话的人,而是用忠诚的人。如果我们做的是小事,就尽量用“奴才”,因为听话的人一般是“奴才”。如果我们要做大事,就不能用“奴才”,而要用比我们能干的人,能干的人基本上是不听话的。 能干,在西方人的解释中很简单,就是做事能干,这种人很多。但是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用能干的人,重点不在他做事能干,而在用人的人也要有一定的本事。我们如果没有一定的本事,最好少用比自己能干的人,因为能干的人是可以把我们干掉的。所以,第一顺位我们要确定对方不会叛变。 中国人最重视的是忠诚。当然,忠诚的同时也要干练,否则纯粹的愚忠有用吗?这就组合出三种类型的人才:第一种是愚忠奴才型,也就是公开场合和私底下都听话的人。第二种是骄傲干才型,也就是公开场合和私底下都不听话的人。是用听话的?还是用不听话的?很多人在挑选干部的时候往往陷入两难的抉择,其实还有更好的选择,就是第三种忠诚干练型,也就是公开场合听话,私底下不听话的人(见图1-1)。 为什么我们在此要分为公开跟私底下两种情况?因为中国的文化是阴阳文化,不能光看一个方面,很多问题只有阴阳配套才能化解。 台湾政治大学企管研究所的教授曾经积极地学西方的管理理论,也读了很多西方的策略学博士课程,后来他们在研究中国人的学问时发现,真正好的管理是西方人搞不清楚的,叫作阴阳配套的管理。只有符合阴阳配套的管理,才有可能因应我们民族性的实际需求。 任用公开场合很听话,私底下也很听话的人,只要有实务经验的老板就很清楚,自己迟早有一天被这种人害死。 当部属什么事都说“好好好”的时候,其实我们很清楚,他心里的话是“好好好,你去死好了”。部属每次都说“好好好”,代表他根本没有用心判断我们交办的事情,他心里是这么想的:“怎么能每一件事情都那么顺,你交代的事情那么容易办吗?我是神仙吗?我什么都会吗?” 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性。如果没有高度的警觉性,有一天员工开始骗你了,你能怪谁啊?不要太相信“用人就是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说法。如果你的座右铭是这句话,那你是不是常常被骗?从来不怀疑任何人,那你准备倒霉好了。 有怀疑心好不好?有时候是好的。西方人往往会觉得疑惑,有怀疑心怎么会好呢?用人怎么可以怀疑别人?中国人却很清楚,用人一定要有怀疑心的道理。东西方的文化差别这就体现出来了。举个实例,一个西方的妈妈,五六十岁,发型很漂亮,你跟这个妈妈讲,“这位妈妈,你的发型很漂亮”,她一定会说“谢谢你的赞美”,即使你跟她很不熟也没关系,她都会谢谢你。中国的妈妈会这样吗?中国的妈妈,你跟她不熟,无缘无故说,“这位妈妈,你的发型好漂亮”,她心里马上会想:“你在嫌我脸大,我会不知道?”她会觉得你无缘无故赞美她的发型很漂亮,一定有什么目的,她的怀疑心就出来了。她的头脑是会转弯的。大部分中国人都有这种怀疑心。 中国人认为用人一定要用心,因为有时候优点就是缺点,缺点就是优点。当我们因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吃亏的时候,不要怪老祖宗骗自己,因为老祖宗还说过“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 《孙子兵法》有云:“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你如果没有被能干的人整过,我不相信你多会用人。你只有被整过才知道,“原来他那么厉害,我一定要好好改变自己”。只有这样,你以后才有可能用比你强的人。可见,中国人用人不是相信,也不是怀疑,强调的是将信将疑。 P5-9 序言 中国式管理贵在实践 中华文化知行合一,我们不喜欢说空话,不主张为学问而学问。做得出来,比说一大堆理论更加珍贵! 西方管理有理论有实践,道术可以分离,往往导致有术无道的恶果。我们必须道术合一,以道衔术,才不致走歪路、行偏道,害人害己。 我们所说的“道”,包含大易的“三才”,也就是“天道、人道、地道”。诸子百家都重视“道”,中国式管理则以人道重仁义,来上达天道的阴阳,下学地道的刚柔。由承上启下来打通一以贯之的三才之道。 “道”与“术”之间,要经过一道关卡,称为“法”,便是我们常说的“规矩”,有了规矩,道术才可以成方圆,而应用无碍。 有些人以史实为证,说明古圣先贤所说所行,与现实情况相去甚远,因而认为时代变迁,中国式管理恐已不可行!殊不知中国式管理的不易法则,即在“持经达变”,日新又新而生生不息,每隔一段期间,就会以新面目出现! 这些人所引的史实,是以西方的标准来审观古圣先贤的道理,这种“不诚、不敬”的心态,已经不合规矩。所以不必加以理会,听听就好。 实际上,中国企业的成功法宝,便是中国式管理的安人之道、经权之道,以及絮矩之道。虽然我们所说出来的话,愈来愈像西方人,然而我们成功的真正法宝,仍然没有改变。但是,说出来的话愈像西方,象征诚意不足、敬意不够,长此以往终久是不利的。 为了因应这种趋势,居于提前做好预先防患工程,我们在北京时代光华图书有限公司的协助下,推出中国式管理实践篇,以更浅近的文字,更简明的形式,务期大家很容易掌握细节,快速地进入状况,把中国式管理真正付诸实践。我们更衷心盼望,实践中国式管理,获得良好成果的各界先进朋友,费心将经过大要写成专书,提供大家参考。多一份学习的对象,必然多一份实践的信心。 让我们共同以北京时代光华图书有限公司为平台,分头并进,使中国式管理,在二十一世纪成为举世欣羡的焦点,也是弘扬中华道统,传承华夏文化的具体表现! 期待各位的参与,指教与鼓励,至为感谢。 曾仕强 谨序于二〇一四夏 北京旅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