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的开创者(李世民)》由张一丁、田立波编著。李世民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在他的执政时代,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国库丰盈,民族团结和融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大力推广佛教,派遣玄奘赴天竺取经,为佛教在中国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唐盛世的开创者(李世民)/历史的丰碑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张一丁//田立波 |
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大唐盛世的开创者(李世民)》由张一丁、田立波编著。李世民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在他的执政时代,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国库丰盈,民族团结和融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大力推广佛教,派遣玄奘赴天竺取经,为佛教在中国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内容推荐 《大唐盛世的开创者(李世民)》讲述了在跌宕起伏、绚丽多姿的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涌现出众多叱咤风云、举世闻名的英雄人物,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其中极为著名的一位。他雄才伟略、胸怀大志、勇武多谋、励精图治,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利用隋末农民战争开拓的局面。开创了一个昌盛的大唐帝国。他的许多政策措施为后代的帝王所继承。他的许多见解,甚至到今天仍然为人称道。他的开阔胸襟及泱泱大国之君的风度,使大唐帝国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为他的后代子孙们作出了榜样。他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隆盛时代——“贞观之治”。他使中国古代文明走向辉煌。 《大唐盛世的开创者(李世民)》由张一丁、田立波编著。 目录 少年从军勇武多谋 太原起兵横扫天下 继嗣之争兄弟阋墙 抚民以静贞观伟业 求贤举能知人善任 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宽刑简政以法治国 四海宁一民族融合 偃武修文盛唐文化 晚年失误白璧微瑕 试读章节 公元598年1月(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十二月),在今陕西武功县的一个官僚家庭,出生了一个婴儿。父亲李渊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够“济世安民”,便取名“世民”。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的家庭是关陇贵族名门,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是16国时西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代。他的曾祖父李虎,帮助宇文泰建立关中政权,是西魏最高军官八柱国之一,也是北周的开国功臣,死后追封为唐国公。祖父李呙,官至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与隋文帝杨坚都娶鲜卑贵族独孤信之女为妻。父亲李渊7岁便承袭祖爵,被封为唐国公,隋炀帝大业十三年任太原留守,驻守隋朝西部军事重镇晋阳,成为一方封疆大吏。 李世民正是诞生在这样一个豪门显贵的家庭中,因祖母、生母都是北方少数民族鲜卑人,所以在他的身上,既有内地民族精明豁达的度量,又有北方民族剽悍刚烈的性格。据史书记载,李世民小时便生得聪明英武,处事果断,似有深谋远虑之才,为一般人所不及。受武将家风的影响,李世民自幼就演习弓马,驰骋猎物。他身强力壮,而且武艺精湛,在百步之外,能“射洞门阖”。他还熟读兵书,少年时就能用孙子之言与父亲谈论兵策。这些为他以后统一中原打下了坚实基础。 李世民从小随父亲历经陇州、岐州、荥阳、楼顺等地,14岁左右来到京师长安,16岁又随父亲到了太原。频繁的迁居,使他饱览了各地的河谷山川、军事要塞,又接触到各地的民情风俗,了解了许多社会现实情况,这使他的成长区别于一般安居深府的贵族少年,使他见多识广,眼界开阔。在这种生活环境中,他养成了善于思索的良好习惯,史书称他青年时“玄鉴深远”,即所谓远见卓识,足智多谋。从解雁门之围中,足以反映李世民在年轻时的不同寻常之处。 大业十一年(615年)八月,隋炀帝杨广出巡边塞。北方强族突厥始毕可汗趁机发动突然袭击,统率数十万骑兵将隋炀帝重重围困于雁门关(今山西代县),预迫隋炀帝请和求降。 雁门关虽是北方军事要地,但仅是一座小城,城墙残缺,守备薄弱。守城官兵临时将城中的房屋拆除,把砖石、梁木等搬到城头,修筑工事。城中军民15万人,粮食只够吃15天。突厥兵猛攻城池,箭矢直射到杨广的脚上。杨广惶恐万状,一筹莫展,抱头痛哭。大臣们急命人将求援诏书系在木板上,投入汾河,向汾河下游州郡告急,命令他们募兵赴援。 当时,李世民刚刚年满17岁,毅然应募从军,参加“勤王”的行列,在屯卫将军云定兴帐前任职。经初步了解情况之后,他向云定兴建议说:“突厥人胆敢举兵围困天子,必是料定我军无法及时增援。如今之计,应将我军前后分散,拉开数十里长的行列,采用虚张声势之策,白天沿几十里山林遍插旌旗,夜晚要让敌军听得见战鼓声,敌军不知虚实,一定会以为大批援兵迫进,只得不战自退。否则敌众我寡,贸然进攻,非但不能解除雁门之围,我军也很难获取胜利。” 年轻的李世民从分析敌我双方力量对比人手,提出“多置旗鼓为疑兵”的策略,真是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初步崭露出出众的军事才华。云定兴听从了他的建议,依计而行。始毕可汗果然中计,急忙引兵北还。隋军兵不血刃,吓退敌军,解除了隋炀帝的危急,李世民也由此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其后,李世民和他的父亲李渊、大哥李建成,在镇压农民起义军时,不断获胜,增强了自身的势力。长期的征战,砥砺了李世民的意志,锻炼了他的胆量、气魄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在战争中他也亲眼目睹了隋炀帝的倒行逆施、战乱纷起给天下百姓造成的深重苦难,深刻体会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怨恨,更加激发了他胸怀大志,匡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和雄心。 李世民初生之时,正是隋朝国力鼎盛、无比繁荣的时代。当时,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分裂局面刚刚结束,天下一统,海内升平,是难得的太平盛世。但是,隋炀帝杨广登基之后,国内的形势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荒淫无耻,自即位那天起,便大兴徭役。为了修建东都洛阳,数以百万计的民夫百姓在皮鞭的抽打下日夜不停地劳动。饥饿、劳累、疾病,迫使近半数的民夫在道路和工地上倒下,载运死尸的车辆在驿道上连绵不绝。P12-17 序言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回溯人类的足迹,人们首先看到的总是那些在其各自背景和时点上标志着社会高度和进步里程的伟大人物。他们是历史的丰碑,是后世之鉴。 黑格尔说:“无疑,一个时代的杰出个人是特性,一般说来,就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总的精神。”普希金说:“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引人入胜的科学。” 作为21世纪的继往开来者,我们觉得,在知史基础上具有宽广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胸襟和敏锐的洞察力应是首要的素质要求,而在历史的大背景中追寻丰碑人物的思想、风范和足迹,应是知史的捷径。 考虑到现代人时间的宝贵,我们期盼以尽量精短的篇幅容纳尽量丰富的信息,展现尽量宏大的历史画卷和历史规律。为此,我们编撰了这套丛书。 编撰丛书的过程,也是纵览历代风云、把脉伟人心路、吸收历史营养的过程。沉心于书页,我们随处感受着各历史时期制高点上的人物和由伟大人物顺应时势体现、推动历史的人类征服力量。我们随着伟人命运及事业的坎坷与辉煌而悲喜,为他们思想的深邃精湛、行为的大气脱俗而会意感慨、拍案叫绝。 然而,在思想的远游和精神的享受的同时,我们也随之感受到历史脚步的沉重和历史过程的曲折。社会每前进一步都是艰难的,都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付出,甚至伴随着血污和秽气。历史的伟大在于它最终走向进步,最终在血污中诞生了鲜活的“婴孩”。 历史有继承性和局限性,不能凭空创造。伟人也有血肉,他们的思想、行为因此注定了同样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和阶级的、时代的烙印;他们的功业建立于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群众伟大创造的基础上。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高低有差的丰碑人物们是历史和时代造就的。同样,我们也无法否定此间他们个人的努力和素质的作用。这也正是我们编撰这套丛书的目的。 我们期盼着这套丛书得到社会的认同,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之历史感、成就感和使命感的培养有所裨益。史海浩瀚,群星璀璨。我们以对广大青少年读者负责的精神,精心遴选,首批推出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4卷100本,以后再适时增出。欢迎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