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希仁编著的《计算机网络(附光盘第6版)》所有各章应当参考的RFC文档和参考文献都进行了更新。第1章概述,增加了因特网交换点IXP的概念。第2章物理层,增加了对光纤到户的内容。第3章数据链路层,增加了对100吉比特以太网的介绍。第6章应用层的章节没有大的改动,但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变化,在新版中也有所反映。例如,新顶级域名,根域名服务器机器的位置,新的MIME类型和子类型等,此外,还增加了对博客、微博和轻博等内容的介绍。第7章网络安全,更加充实了因特网网络安全方面的内容。第9章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增加了蜂窝移动通信网一节,包括移动IP的概念。第10章下一代因特网,增加了对P2P文件共享的讨论,包括BT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P2P文件分发的分析。
谢希仁编著的《计算机网络(附光盘第6版)》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来,曾于1994年、1999年、2003年和2008年分别出了修订版。在2006年本书通过了教育部的评审,被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出版的第5版获得了教育部2009年精品教材称号,并于2012年11月被列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第6版,在原有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发展,作了必要的增补、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
全书分为10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包括局域网)、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以及下一代因特网等内容。各章均附有习题(附录A给出了部分习题的答案和提示)。随书配套的光盘中有全书课件及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的演示(PowerPoint文件),供读者参考。
《计算机网络(附光盘第6版)》的特点是概念准确、论述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同时力图反映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最新发展。本书可供电气信息类和计算机类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对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第1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 因特网概述
1.2.1 网络的网络
1.2.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1.2.3 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
*1.3 因特网的组成
1.3.1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1.3.2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5.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5.2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6.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1.7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7.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1.7.2 协议与划分层次
1.7.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1.7.4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1.7.5 TCP/IP的体系结构
本章的重要概念
习题
第2章 物理层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第4章 网络层
第5章 运输层
第6章 应用层
第7章 网络安全
第8章 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
第9章 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
第10章 下一代因特网
附录A 部分习题的答案和提示
附录B 英文缩写词
附录C 参考文献与网址
光盘内容
1. 电子教案
2.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的演示
3. 第4版(2003年)教材及附录中的部分内容:
3.1 可靠传输
3.2 广域网
3.3 附录B:随机接入技术ALOHA
3.4 附录C: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3.5 附录D:关于ATM的通信量
3.6 附录E: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