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发布已5年了,回想起来弹指一挥间。5年前,中共“十七大”召开了;5年后的今天,中共“十八大”已经胜利闭幕。5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并正式实施;5年后的今天,阳光财政、预算公开已成为举国关注的话题。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编著的《2013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正是打造这样一个笼子的实际行动之一。我们知道,对于改革来说,它的影响是微弱的,它只是整个改革浪潮中的一滴水。这样一滴水能够汇入时代的潮流,并随之而奋力向前,这就是它的全部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序言
0 总报告
0.1 概述
0.2 2012年中国政府信息公开进程
0.3 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评估
0.4 中国省级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评估
0.5 中国省级政府部门预算透明度评估
0.6 中国省级政府部门“三公”经费透明度特别评估
1 2012年中国政府信息公开进程
1.1 政府部门的行动
1.2 人大的行动
1.3 学术界与民间组织的努力
1.4 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关注
2 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评估
2.1 概述
2.2 省级政府财政透明度态度评估
2.3 省级一般预算基金与政府性基金透明度评估
2.4 省级社会保险基金透明度分析
2.5 省级国有企业基金透明度分析
3 中国省级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评估
3.1 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评估设计
3.2 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公开的整体水平
3.3 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公开的客体差异
3.4 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公开的主体差异
3.5 研究结论及其规范含义
4 中国省级政府部门预算透明度评估
4.1 中国省级政府部门预算透明度评估指标和方法
4.2 中国省级政府部门预算透明度评估
4.3 中国省级政府部门预算透明度的国内外比较
4.4 基本研究结论
5 中国省级政府部门“三公”经费透明度特别评估
5.1 省级政府部门“三公”经费透明度评估思路
5.2 省级政府部门“三公”经费透明度调查结果
5.3 省级政府部门“三公”经费透明度评估分析
5.4 省级政府部门“三公”经费透明度政策建议
6 阳光财政:五年回顾与展望
6.1 财政透明度的变化趋势
6.2 法律制度建设
6.3 共识与分歧
6.4 未来的展望
附录
附录1 财政信息调查提纲
附录2 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调查提纲
附录3 部门预算调查提纲
附录4 财政信息调查申请函
附录5 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调查申请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