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所著的《秦淮八艳之顾横波传》——国内第一套完整描写“秦淮八艳”人物传记小说,第一部写尽顾横波传奇一生的作品。
顾横波,人如秋月、侠骨芳心。
她是明末清初金陵秦淮河畔色艺才气俱佳的名伎,被推为“南曲第一”
她是“秦淮八艳”中,地位最为显赫的“一品夫人”
她是庄妍靓雅,风度超群,个性豪爽不羁的闺阁男儿。
她的眉楼门庭若市,宴无虚日,迷醉多少“眉楼客”
她嫁与江左三大才子之一龚鼎孳,改名换姓,洗尽铅华,恩爱非常。
《秦淮八艳之顾横波传》讲述了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的顾横波传奇的一生。秦淮八艳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据清余怀《板桥杂记》记载,顾横波“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弓弯纤小,腰支轻亚,工于诗画,尤善画兰” 个性豪爽不羁。崇祯十四年顾横波嫁龚鼎孳,改名“善持”。明思宗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下京城,龚鼎孳与顾横波投井,未死被俘虏。后来龚鼎孳降清,做到了礼部尚书,龚鼎孳正室董氏让封号顾横波。顾横波也堂而皇之的接受诰命,封为“一品夫人”。
《秦淮八艳之顾横波传》由刘岩所著。
第一章 盈盈秋水自横波
1.怜花寻路,绿倚青楼
顾媚,字眉生,又名眉。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弓弯纤小,腰肢轻亚。通文史,善画兰。追步马守真,而姿容胜之,时人推为南曲第一。
——余怀《板桥杂记》
秦淮河古称淮水,据说是始皇帝凿通了方山引入了淮水。因始于秦朝,且贯穿全城,故名秦淮。因为地处交通枢纽,明清之际,秦淮河畔十分繁华,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之说。这纸醉金迷的秦淮河畔,有倚门卖笑任人攀折的烟花女子、风尘佳人;有追红逐绿附庸风雅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也有为生计整日奔波忙碌的平头百姓、贩夫走卒。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数,平常人家的孩子自然不会像富余人家的孩子那样吟诗作对、走马放鹰,不用为生计发愁,轻松度日。有些贫寒人家的孩子,三餐不继也是常有的。
顾媚就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早早亡故,家里只有年迈的外婆和柔弱的母亲。外婆多病,顾媚又小,母亲只有靠做些针线活儿来贴补家用,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然而,生已不幸,活更艰难。
江南地区连续三年大旱,百姓的生活十分艰难,许多人家度日如年,顾媚母亲的活计更难维系了。
一家人无以为生,眼见日子难以维持,多病的外婆不愿再拖累顾媚母女,拒绝服药,不久便撒手人寰。
生活的不幸无情地折磨着顾媚一家。因为贫穷,顾媚的外婆得不到体面的装殓,母亲环视家中,毫无值钱之物。不经意间,眼神落到懵懂的顾媚身上。刹那间,母亲生出一个想法。这一想法让顾媚的人生从此改变。
秦淮河畔,灯火阑珊,放眼望去尽是杂乱的喧嚣。母亲迫生活的无奈,带着年幼的顾媚伫立街头,在女儿发上别了稻草,标价出售。
饱受生活折磨的柔弱女子,想好好安葬自己的母亲,也想给自己的女儿找一条生路。
只是,旱灾使平民百姓生计艰难,顾媚只是一个瘦弱的丫头,做不了什么活计,哪有人愿意养白白吃饭的孩子?
顾媚乏人问津。生命之于任何人而言只有一次,当生命被标价出售的时候,原本无价的生命变得廉价而卑微。
此时,一家青楼的鸨母路过,看见了插草出售的顾媚。八九岁的女孩,眉目清秀,身姿纤细,是个美人胚子,好好调教,将来倾国倾城也未可知。
鸨母花了二两银子领走了顾媚。从此之后,顾媚开始了青楼生活,再也没见过母亲……
入了青楼,吃穿有了着落,生活有了改善,顾媚出落得越发美丽。年幼美丽的女孩在青楼里除了要学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平日也要做些杂活。顾媚秀气伶俐,被指给楼里的头牌李凌波做侍女。
从古至今,即便是青楼女子,头牌有头牌的身价,恩客有恩客的品位。
李凌波虽身在青楼,但精通琴棋书画,舞姿更是曼妙旖旎。色艺双绝的她名噪一时,无数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李凌波的香闺雅致而有韵味,连身边服侍的人也是出众的。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