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与内涵
第一节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与发展
第二节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
第三节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第四节 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研究与进展
第二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循环经济理论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理论
第四节 产业生态学理论
第五节 绿色消费理论
第三章 IPAT模型及其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系
第一节 IPAT模型的产生及其内涵
第二节 IPAT模型的相关研究与应用
第三节 IPAT模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系
第四章 基于IPAT模型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因素贡献分析
第二节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预测
第三节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的资源消耗敏感性分析
第四节 基于IPAT等式推导模型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共同作用
第五章 山东省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现状
第一节 山东省自然资源赋存状况
第二节 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三节 山东省节约型社会建设差异的省际比较
第四节 山东省资源节约状况的变化趋势
第五节 山东省资源节约状况的市际比较
第六章 基于IPAT模型的山东省资源节约利用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水资源节约利用分析
第二节 耕地资源节约利用分析
第三节 能源资源节约利用分析
第四节 山东省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 生态足迹理论及其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系
第一节 生态足迹理论
第二节 生态足迹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第三节 生态足迹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系
第八章 饭店生态足迹与资源节约型饭店建设研究
第一节 饭店生态足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饭店生态足迹的概念与计算说明
第三节 饭店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第四节 饭店生态足迹实证研究
第五节 建设节约型饭店过程中降低生态足迹的对策
第九章 高校生态足迹与资源节约型校园建设研究
第一节 高校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 高校生态足迹的实证研究——以青岛大学为例
第三节 青岛大学节约型校园建设
第四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过程中降低生态足迹的对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