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生动地记述了科学家钱学森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后到美国留学,学习研究空气动力学,与老师一起提出了“卡门-钱公式”,并创立了工程控制论。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要求回国参加建设,受到美国政府的无理阻挠和迫害,5年后终于回到祖国。他曾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技术领导职务,参加近程、中程、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领导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曾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两弹一星”奖章,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钱学森传(平凡造就的伟大)/大家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郭梅//张宇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生动地记述了科学家钱学森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后到美国留学,学习研究空气动力学,与老师一起提出了“卡门-钱公式”,并创立了工程控制论。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要求回国参加建设,受到美国政府的无理阻挠和迫害,5年后终于回到祖国。他曾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技术领导职务,参加近程、中程、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领导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曾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两弹一星”奖章,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内容推荐 曾经的望族,刻苦求学名校。留学美国,创造卡门-钱公式,36岁成为终身教授,5年被囚终归国。殚精竭虑,无怨无悔,奠定祖国航天业。如今,大师远去,华夏悲鸣……本书生动地记述了科学家钱学森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 目录 第一章 童年往事 1.踏莲而降 2.杭州钱家 3.父亲钱均夫 4.母亲章兰娟 5.“要来”的妹妹 第二章 青春年少正当时 1.不读私塾 2.小飞镖 3.莫逆之交 4.实业救国 5.大学岁月 6.因病得福 7.返回学校 8.又一次选择 9.朦胧的爱情 10.一别12年 第三章 人在他乡 1.一年拿到硕士学位 2.母亲仙逝 3.拜访冯·卡门 4.蒋百里伯伯的斡旋 5.“自杀俱乐部”和马克思主义小组 6.卡门一钱公式的诞生 7.36岁的终身教授 8.诗意的孤独者 第四章 月是故乡明 1.初回故里 2.母亲的临别诗 3.执子之手 4.身不由己 第五章 永别美国 1.“他抵得上五个师 2.决心回国 3.艰难回国路 4.回国受阻 5.多方营救 6.以退为进 7.给总理的求救纸条 8.日内瓦会议上的交换 9.终于回国了 第六章 我回来了,北京 1.终于回来了 2.流连沪杭 3.珍爱陋室 4.总理的关心 5.东北之行 第七章 飞天前奏 1.力学研究所 2.空白的导弹事业 3.呕心沥血只为导弹事业 4.访问苏联 第八章 中国航天之父 1.下定决心 2.蒋英寻夫 3.成功结合 4.蒋英的小把戏 第九章 卫星上天 1.卫星上天前的准备 2.卫星上天了 3.毛主席回头时,找不到他了 第十章 幸福的味道 1.念念不忘 2.宁静的日子 3.大师远去,华夏之悲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在日本潜心研究近代教育的钱均夫,深知家庭教育对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知道中学教育对人的作用。突然之间,儿子钱学森该读书了。钱均夫力所能及地为儿子提供优越的家庭教育条件。钱均夫千挑万选,把钱学森送进了当时最先进的北师大附小。 中小学时代的钱学森是个好动的孩子,母亲章兰娟一度为此颇为烦恼。她怕自己的孩子得了多动症,融入不了这个社会。那时钱学森坐“洋包车”上下学。坐在洋包车里的钱学森可不安分了,他喜欢把手伸出车外去摘路边刷刷后退的树叶,喜欢把头枕在车窗上朝路边卖糖葫芦的大爷和沿街叫卖花朵的孩童扮鬼脸。 他在学校里更是各项游戏的爱好者——他最喜爱、最拿手的是男孩子喜欢玩的“投飞镖”。它是用硬纸片折成,头部尖尖的,有一副向后斜掠的翅膀,掷出去能像燕子一样飞行,有时还能在空中回旋。钱学森是此道高手,他折的飞镖飞得又稳又远。这个活动一度是同学们课余时问最热心的游戏。但叫大家嫉妒的是,钱学森每次叠的飞镖都飞得最高、最远。 一而再再而三的“最好”,都归于年岁不大、个子不高的他,这着实“气坏”了同学们。为什么钱学森叠的飞镖每次都能飞得又高又远——像一支利箭直插目标? “这是怎么回事呀?”一些大个子学生不服气。他们欲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比赛扭转这一局面,但他们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他们聚在一起,冲钱学森嚷嚷着:钱学森,你的飞镖肯定有鬼! 于是,没等钱学森回过神来,他们就一把抢过钱学森的飞镖,顾自拆开,直到平平展展地变成一张纸。飞镖里边自然不会有什么“鬼”,但他们哪里肯放过?他们依然一口咬定钱学森的飞镖有“鬼”。 自然课老师也闻讯赶来。老师让钱学森重新叠一次、掷一次。飞镖飞出去了,还是那样远、那样稳,有如箭,“嗖”地一下飞出去了。 老师看着这个对一切未知都充满好奇的学生刚做的一切,笑着召集学生们到身旁,拿着钱学森的飞镖说:“你们都看到了,飞镖本身没有什么‘鬼’,但是这里的确有‘秘密’,现在就让钱学森同学给大家讲讲他的飞镖飞得又远又稳的秘密吧!” 刚才那些同学嚷叫钱学森的飞镖有鬼时,被诬陷的钱学森急得来不及争辩,已是伤心不已。他是这样的人,最讨厌被人诬陷。但老天似乎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他40岁左右,事业一路高歌时,却被美国当局诬陷为间谍。从此之后,“间谍”罪名彻底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这是后话。 而在此时,钱学森来不及争辩,自己哭完了,又觉得他们可气也可笑。现在老师要他讲讲自己的飞镖秘密,泪迹未干的他腼腆到红了脸。 钱学森好像真做错了事似的,声音小得出奇,解释道:“我的飞镖没有什么秘密,我也是经过许多次失败,慢慢一点儿一点儿地改过来的。我的飞镖用的纸比较光滑,飞镖的头不能太重,重了就会往下扎;也不能太轻,头轻了,尾巴就重,就会先往上飞,然后就掉下来。翅膀太小,就飞不平稳;太大了,就飞不远,爱兜圈子。就是这些。” 钱学森的话,让小伙伴们大为折服:“鬼”原来不在飞镖,而在钱学森的心里——他就是“鬼点子”多嘛。钱学森的话,更让自然课老师大为震惊:小小飞镖,里面有科学,钱学森无师自通,悟出了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这小同学不能小看,他很可能是一个大科学家的料! 多少年之后,那些嚷嚷着飞镖“有鬼”的同学们,一提起当年这位把飞镖玩得很好的“航天之父”时,曾经“气坏”的那些同学顿时拍打起自己的大腿,明白了原来钱学森从小就有“航空航天”的才能。 作为当时最好的学校,师大附小的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但学校之外的世界,异常纷乱。中国在此时——20世纪20年代——正被北洋政府分割而治。好在师大汇集了一帮仁人志士,他们牵挂着祖国的命运,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国家。但动荡的时代和社会根本成全不了他们的抱负。 他们唯一最想做好的,便是给学生最多、最精的知识。 刚满12岁,聪颖好动的钱学森以优异的成绩直接升人北师大附中。北师大附中当时走在中国近代教育之端,有良好的学风。学校实行文理分科,以启发学生兴趣和智力为目标;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这里俨然是乱世里的“世外桃源”。钱学森在这里没受外面纷乱时代的影响,享受着一份难得的宁静的学习生活。这6年的快乐学习,还有在这里遇到的一帮爱国知识分子,注满了钱学森的记忆,激励着他。化学老师王鹤清,特别允许钱学森自由出入化学实验室做实验,这启发了他对化学的兴趣。国文老师董鲁安,除了在课堂上讲授国文知识以外,还会留下大段时间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时事。他们师生经常一起声讨万恶的北洋军阀政府,一起期待国民革命军北上。据钱学森自己讲,他最先认识的“严谨的科学”则来自北师大附中的几何老师傅种孙,时任北师大讲师的傅老师把几何道理讲得很透彻。而钱学森对生物老师俞谟的怀念,是他“实实在在的精神”。那时,他们对生物学课最大的期盼是和俞老师一起到野外采集生物标本。一直深爱大自然的钱学森亲密接触大自然的时候,也期待自己能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上世纪80年代,有一次钱学森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回忆说:“我遇上了一个特别优良的学习环境(北师大附中)。” P13-1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