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夏季的傍晚,山里的雷声一阵紧于一阵地响起,一场暴风骤雨即将来临。一位进山采药的彝族老汉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他要赶紧找个地方暂避风雨。大山里通常会有很多洞穴,老汉在草丛中寻找着。果然。他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洞口,急忙走了进去。洞中漆黑一片,地面上也坑坑洼洼,但洞里仿佛有种神奇的东西吸引着老汉向前走去。就在火光照亮前方的时候,老汉惊呆了,山洞深处显现出一些金灿灿的东西。再定睛细看,原来这是些黄金打造的罐子。这时,老汉仿佛受到了更大的惊吓,全然不顾外面的狂风暴雨,跌跌撞撞地跑出了山洞。山洞中的黄金罐子似乎不是什么金银财宝,而是更加诡异的物品,竞使得老汉如此惊恐万分。
山洞被发现的时间是2001年,地点就在大理州东南的巍山县。也许是由于受到惊吓又淋了雨水,老汉回家后便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人们都说老汉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那些金瓶是属于很久以前一些国王的,里面存放的是他们的魂灵。在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的古老的说法,一个秘密的山洞里藏匿着许多国王的金瓶,但从没有人能够找到它们。随着老汉的去世,刚刚被发现的山洞也悄然消失了。
几年过去了,山洞里国王的金瓶已被人们淡忘,谁也无法核实那些神秘的金瓶究竟是传说还是事实。但大理市文物管理所的黎瑞财所长却始终关注着这些山洞中的金瓶。这天他和同事来到了大理市的苍山脚下,传说这里也有一个藏匿着金瓶的山洞。
黎瑞财:很多人都说见过这个洞,还传说这个洞可以穿到苍山,到达苍山背后的漾濞县。
这里离巍山有100多公里远,同样是藏着金瓶的山洞为何会出现在两处?而山洞中的金瓶真如人们传说的那样存放着国王的灵魂?那些金瓶又会是属于哪个王朝的国王?黎所长在反复查阅史料后发现了一条线索。
黎瑞财:蛮书上记载是火葬了以后,南诏王割下双耳处于金瓶,两个耳朵放在金瓶里面,藏进密室,到时候再适时将其取出祭之。
看来,按照蛮书的记载,老汉的发现和人们的传说并不是子虚乌有,国王的金瓶的确存在。但黎所长也清楚地知道,如果山洞是存放金瓶的地方,那就如同是国王的陵墓,它的位置一定非常隐秘。
黎瑞财:埋葬国王以后,继位者会派人将金瓶藏到密室里面,这个秘密只有继位的南诏王才知道密洞的所在地。为了不让后人发现这个金瓶的所在地,首先派第一批人把金瓶储存收藏好,埋好以后就派第二批人把知道这个洞穴所在地的人杀掉,杀掉后这个洞的地点就永远是个谜了。
如此重要秘密的山洞,能够轻易找到吗?
黎瑞财:前后进行了两次勘察工作,但是在山坡一带没有发现任何的洞穴。
尽管,两次勘察没有找到传说中的洞穴,但黎所长在对这里的地形做了细致的观察后,发现从整个的形制来看,在苍山的峰麓下面,前面有上下两个平台,两个平台之间有个通道。黎所长认为这样的地形很像是大型祭祀的场所。如果按照传说和蛮书中的记载,每到国王的忌日,从附近的洞中取出金瓶,在这里举行祭奠活动,一切似乎是顺理成章。但由于没有发现山洞,人们始终无法证实它的存在。P4-7
《发现之旅》希望为观众朋友们带来什么?《发现之旅》的制作者们又在这发现的旅程中得到了什么?答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种崭新的节目形态必然要经历创生、威长、成熟的阶段,所以节目的定位与目标人群,包括节目的表现手段以及区别同类节目的独特气质,无不是一个在摸索中逐渐清晰的过程。对于那些创作节目的年轻同志,用一句社会上的时髦话来说,当然希望他们既满足了自我又奉献了他人,果能如此,当可成就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其实这些都是栏目创造者的内心独白,很少能够拿出来摆一摆。前面说了,栏目的开创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并不意味着在一开始不存在原始的构想。为了更好的对《发现之旅》做一个说明,其实有必要先谈一谈我们不想把节目做成什么样子。首先,这个节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教片,它不能一头扎入知识的海洋难以自拔;其次,它也不是精英类纪录片,惟出语惊人马首是瞻,这实在有点太过险峻;最后,它一定不是新闻报导式的纪录片,浮光掠影,泛泛一番。
那么,《发现之旅》是一个什么样的栏目,或者说,它自身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一个节目,最先实现的应该是它在艺术上的价值。与其他节目相比,《发现之旅》有很鲜明的特色,它的引人人胜在于强调故事化的创作手法。首先是一个故事,然后是事件的前后关连,最后是解开迷题的科学钥匙。在这里,知识潜入了后台,用故事来带动知识,将科学融入情节中去,达到寓教于乐的传播目的。这种娱乐化的创作手段并不是我们的发明创造,但是在国内的科学节目中,我们的确先行了一步。第二,是节目在传媒方面的价值,一个好的节目,一个在艺术上有价值的节目,是必然要担负教育与宣传的作用的,教育与宣传有多种手段,是大声疾呼、直抒胸臆,还是冷静的客观的传播科学精神,我们选择了后者。第三,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在这个层面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认知的价值,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旗帜鲜明的态度,去伪存真,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将科学的精神与态度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侵淫,自然而然地便是社会价值的收获。而这一点,我以为恰恰是当下我们民族精神中最缺失的。
现在,让我们来回答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我们怎样将这些理念奉献给观众朋友呢7也就是说,披上一种什么样的外衣能够令观众朋友们可以认真地、快乐地收看我们的节目呢7我们把注意力转向人类的原始天性之一——游戏的欲望。人类的天性中有一种对游戏的渴求,说到底,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基因。这是因为游戏本身就是一种磨砺认知、宣泄情感的过程,像小孩子的“藏猫猫”、”找宝藏”,电脑游戏中非常流行的“找不同”、“挑错”,甚至文字游戏“按空填字”,它们的共同魅力都来自于通过发现赢取快乐。作为一档节目,我们所做的就是通过电视手段将这种游戏的魅力释放出来,在发现的过程中,我们和观众共同挑战未知,寻找真相,破解迷团,猜想缺环。也许正是因为这个节目满足了观众朋友们潜意识中游戏的欲望,它才能够拥有一大批忠实的观众群。如果说《发现之旅》有什么样的秘密,这大概就是它最终的谜底吧。
随着《发现之旅》的不断播出,这个节目也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肯定。两年多来,《发现之旅》获得了国内国际等三十多个奖项,几乎囊括了国内纪录片的全部大奖,《发现之旅》所开创的纪录片模式更成为国内多个纪录片栏目的模仿目标,已经有同行称这种现象为“科影现象”。作为节目的母体,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已经有45年的科教片摄制历程,超过1—400部科教影片的制作,其中一百多部影片更获得国内及国际的大奖。今天,全厂有300多名中高级职称的科教片制作人员,每年为中央电视台提供超过300个小时的科教节目,并不断有优秀的作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发行播放,这些都证明一档节目的成功决非偶然。在媒体竞争激烈、样式层出不穷的时下,《发现之旅》走过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成功之路,它是最合适的团队+激情+努力的完美组合,姑且把这些也称为一个秘密吧。
《发现之旅》开播已经3年了,3年的时间里,这个栏目培养了很专业化的制作队伍,栏目前后期共有三十多名制作人员,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也越来越有“感觉”。看着他们提着前期设备奔赴祖国各地,又因为忙于后期而身影匆匆的时候,总有一种自豪的情感由然而生。“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皆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他们是一群平均年龄刚刚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正是这些忘我的青年,寄托着科影的未来,同时也寄托着科学纪录片的未来。
2005年4月
两年多来,《发现之旅》获得了国内国际等三十多个奖项,几乎囊括了国内纪录片的全部大奖,《发现之旅》所开创的纪录片模式更成为国内多个纪录片栏目的模仿目标,已经有同行称这种现象为“科影现象”。《发现之旅》走过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成功之路,它是最合适的团队+激情+努力的完美组合,姑且把这些也称为一个秘密吧。《发现之旅(古颅悬疑)》为其中一册。
《发现之旅(古颅悬疑)》分为消失的王陵、深渊密藏、古堡迷踪、留住藤桥、古颅悬疑、顺治皇帝的神秘死亡。在发现的过程中,和观众共同挑战未知,寻找真相,破解迷团,猜想缺环。本书由薛继军主编。
“CCTV发现之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教片,不是新闻报导式的纪录片,也不是精英类纪录片,它有很鲜明的特色,它的引人人胜在于强调故事化的创作手法。《发现之旅(古颅悬疑)》为“发现之旅”丛书之一,分为消失的王陵、深渊密藏、古堡迷踪、留住藤桥、古颅悬疑、顺治皇帝的神秘死亡。在发现的过程中,和观众共同挑战未知,寻找真相,破解迷团,猜想缺环。本书由薛继军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