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华、韩晓玲编写的《人类学语境中的言语研究——言语研究范式转换与整合》以人类学语境中的言语研究为中心内容,明确指出语言学范式言语研究对人类学范式言语研究的借鉴意义,以及后者对语用学范式言语研究的批判与整合。这种关于言语研究范式分类的思想表述以及对不同范式间继承、比较、批判与创新的阐释,迄今为止在国内外言语研究领域都是没有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类学语境中的言语研究--言语研究范式转换与整合/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学术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 陈忠华//韩晓玲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忠华、韩晓玲编写的《人类学语境中的言语研究——言语研究范式转换与整合》以人类学语境中的言语研究为中心内容,明确指出语言学范式言语研究对人类学范式言语研究的借鉴意义,以及后者对语用学范式言语研究的批判与整合。这种关于言语研究范式分类的思想表述以及对不同范式间继承、比较、批判与创新的阐释,迄今为止在国内外言语研究领域都是没有的。 内容推荐 《人类学语境中的言语研究——言语研究范式转换与整合》采用范式思想和观点,将一定语、境中的言语研究抽象为言语研究范式。作者陈忠华、韩晓玲以人类学范式言语研究为立场,重点阐述人类学对特定言语思想与言语观产生的影响,人类学言语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其渊源、发展与意义,人类学言语研究方法及其实践条件。以此为基础,描述语言学范式言语研究和语用学范式言语研究的基本内容:探讨人类学范式言语研究同语言学范式言语研究、语用学范式言语研究之间的联系、转换、互补与整合。 《人类学语境中的言语研究——言语研究范式转换与整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第一章 引论:言语、言语研究和作为语境的人类学 第一节 导言:关于言语的认知域和言语研究范式 一、言语的认知域与言语研究泛说 二、言语研究范式 1.范式理论及其基本理解 2.范式论在言语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3.人类学范式言语研究 三、本书的主要论题、论域与结构 第二节 言语的语言学认识和语言学语境中的言语研究 一、语言学中的言语研究:一种史学性考察 二、结构语言学:言语观与言语研究方法及其纵横影响 1.Saussure与“langue-parole”二分范畴 2.Bloomfield与行为主义语言理论 3.Jakobson与“言语事件模型 4.Firth语言学中的人类学影响与社会学倾向 第三节 从语言学到语言人类学:言语研究的视域与维度变化 一、人类学与言语研究 1.现代人类学的历史渊源及其语言研究取向 2.语言人类学:言语作为研究的目标 二、人类学言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语言人类学中的言语思想与言语观 (1)言语与语言一体并互为表现 (2)言语作为活动 (3)言语是一种文化系统 2.语言人类学言语研究的路径、方法与目标 第二章 言语的民族志学描写(上) 第一节 民族志与言语研究 一、人类学与民族志 二、民族志论域中的言语研究 1.Malinowski:现代民族志的奠基意义 2.Goodenough:新民族志 3.Pike:Etic与Emic 4.Hymes:假说民族志与主题民族志相呼应 第二节 民族志中的语言学方法 一、Boas-传统、Sapir-传统和后-Sapir时代:一种关于语言一文化关系的题释 1.“Boas-传统”:语言学与民族志的融通 2.“Sapir-传统”:关于语言-文化关系的思想及其转变 3.“后-Sapir时代”:人类学与语言学关系的新语境 (1)Sapir与Bloomfield:两个耶鲁学派及其关系与含义 (2)人类学与语言学关系的新语境 二、语言学民族志中的言语研究 1.语言学的外向发展及其方法论意义 (1)“外向语言学”与言语研究 (2)言语的结构性:一种人类文化语言学的情景描述 2.言语结构的描写与分析 3.言语结构的意义性:Hymes的言语功能思想 第三章 言语的民族志学描写(下) 第一节 从语言学民族志到交谈民族志 一、Hymes与交谈民族志 1.“交谈民族志”透视中的Hymes:一种学术印象 2.“交谈民族志”的发展线索、影响与评价 二、从“交谈民族志”看Hymes言语思想中的功能主义倾向与特点 1.关于功能主义的基本认识 2.Hymes功能主义言语思想的学术环境与生发机遇 第二节 “交谈民族志”框架中的言语研究 一、从思想到理论:关于功能的人类学阐释 1.Jakobson功能理论的局限性 2.Hymes功能观的人类学理据 3.言语功能观与进化论方法 二、“交谈民族志”的基本理论与构架 1.“The Ethnography of Speaking”:Hymes的立论之作 2.Hymes:“交谈民族志”框架中的言语观和言语研究方法论 3.言语研究:民族志作为途径 第四章 言语的社会维度分析(上) 第一节 引言:言语使用研究的社会学视角与探源 一、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与言语使用研究的渊源性关系 1.Durl(heim的“社会事实”理论与Saussure的“la langue”概念 2.“心理(学)主义”弱式在言语使用研究中的合理应用与解释 (1)社会学研究中的个体主义方法论 (2)语言(及其使用)的社会心理研究 (3)Pike的“行为语境”概念框架及其所揭示的“社会一个性”关系 二、活动理论:从心理(学的)“行为”到社会文化“活动” 1.社会行动 2.Vygotsky与“文化一历史活动理论” 3.“活动理论”论域中的言语使用研究 三、从社会学到社会语言学 1.社会语言学的论域:微观与宏观之分 2.言语使用研究成为语言社会学的重要论题 第二节 交谈民族志发展的社会语言学取向 一、交谈民族志:走向社会语言学 1.交谈民族志的人类学立场和出发点 2.交谈民族志的社会语言学渊源 3.交谈民族志的社会语言学思想倾向与理论基础 4.交谈民族志的社会语言学学理化及其路径 二、从交谈民族志到交际民族志 1.交际民族志与社会语言学 2.交际民族志中的理论概念与基本问题 (1)交际模式 (2)交际功能 (3)言语社群 (4)交际能力 (5)言谈范畴 (6)日常例行交际活动和礼仪性交际活动 3.交际民族志的分析单位 第五章 言语的社会维度分析(下) 第一节 交际民族志:社会语言学的基础与方向 一、人类文化语言学含义下的社会语言学 1.Hymes:重新界定和建构社会语言学 2.语言与社会生活的互动模型 (1)描写理论与方法 (2)“社会语言系统”分析的形式维度与特征 二、社会语言学框架中的言语社群描写 1.从“社群”到“言语社群” 2.“言语社群”概念的跨学科探讨:分歧与趋同 3.言语社群作为“交际民族志”框架的工作概念 4.言语社群是一种话语社群 第二节 交际民族志方向社会语言学的其他相关视域与论题 一、交际能力及其社会化 1.交际能力概念的背景与理论意义 2.从交际能力概念看Hymes对Chomsky语言学理论的批评 3.交际能力是一种文化能力 4.文化能力的社会化 5.言语习得与文化适应:一种交际民族志视野 6.交际规则的语言社会化:Foley的跨文化研究 二、言语使用中的社会文化身份 1.身份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建构 2.言语者身份:身份的语言面貌 3.从身份到个性:一种跨学科视角与解释 (1)关于“个性”的元理论 (2)个性与言语使用 (3)个性与语言实践 (4)个性与习性 第六章 人类文化语用学:言语研究的新范式 第一节 人类学与语用学的融合点 一、人类学-语用学关系的理据分析 1.人类学:走进语用学 2.面对人类学:语用学的社会性面貌与宏观语用学 二、人类学语境中的语用学之批评 1.跨文化交际理论:直击普遍主义语用观 2.语言人类学:强调语用理论的文化实践基础 三、将语用学置于人类学语境之中 第二节 言语实践的相对性及其跨文化解释 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言语行为 1.“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教条性和民族中心主义倾向 2.跨文化语用能力和言语行为的文化价值 二、不同的言语社群、不同的交谈方式、不同的文化价值 1.从言语行为到交谈方式 2.普遍性语用准则与语用准则的跨文化相对性 (1)Grice:会话合作原则 (2)Leech:认可准则、谦逊准则、和谐准则 (3)Brown-Levinson:语言礼貌理论 (4)会话组织原则 三、言语实践的多样性 1.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交谈习俗 2.菲律宾Ilongot人的诉讼言语风格 3.塞内加尔wolof人的“问候”方式 参考文献 内容索引 人名索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