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样本选取
1.2 与20世纪80年代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的比较
1.3 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本质判断
1.4 短期绩效分析
1.4.1 样本农户对林改的总体评价
1.4.2 农民经营山地面积增加
1.4.3 林地趋于平等化
1.4.4 降低了集体林经营的税费负担
1.4.5 增加了样本农户对经营林业的生产投入
1.4.6 提高了样本农户的收入水平
1.4.7 提高了部分样本农户的生产效率
1.4.8 增加了投资林业的吸引力
1.4.9 配套改革的政策效应明显
1.4.10 林地林木流转增加、交易主体发生变化
1.4.11 林地林木流转价格上升
1.4.12 生态公益林和已租赁林地产权界定有所进展
1.5 存在的问题
1.5.1 林地细碎化严重
1.5.2 生态公益林经营方面尚需改善
1.5.3 扩大林业经营规模困难
1.5.4 林地林木流转尚需完善
1.5.5 大企业对林地的侵蚀
1.5.6 配套措施有待完善
1.5.7 林业合作组织滞后且显得过于急速
1.5.8 与林业相关的服务不足
1.5.9 县乡村财政运行困难
1.6 政策建议
1.6.1 建立动态集体林地产权的电子地图
1.6.2 改革林业机构,人员向第一线倾斜
1.6.3 促进林业合作社平稳发展,克服急躁情绪
1.6.4 尽快建立“加大两项投入、建立健全五项制度”
1.6.5 创新林权抵押贷款
1.6.6 推进林业保险发展
1.6.7 规范林地流转,保护林农切身利益
1.6.8 适度控制租赁公司规模及经营行为
1.6.9 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
1.7 结语
第2章 新一轮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及配套改革
第3章 集体林地和林木的规范流转及政策建议
第4章 已租赁集体林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第5章 已划定集体生态公益林的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第6章 集体林产权制度相关财政问题分析
第7章 农业产权制度改革及对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借鉴
第8章 国外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