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身报国的宏大志气
志气,就是为了人生目标,百折不回,力求实现的气质。古语评论“志”的重要性:“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气,是有理想、有抱负、有信心的表现。有志气的人,往往奋斗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不怕各种困难。越有困难、越有挑战,越能显示志气的精神力量。毛泽东一无高贵的家世,二无显赫的学历,但他青年时代就怀着“就良图、立远志”、“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强烈愿望,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毛泽东壮年以后直到晚年,由于已成为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中国人民的领袖,所以他的志气,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国人民的志气和志向。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领导秋收起义之前,瞿秋白曾提议毛泽东到上海中央去工作。毛泽东回答得很干脆,我要上山下湖,到山林里去跟绿林好汉交朋友。他果然这样做了。在井冈山,他改编了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武装,在山林里落下了脚。想不到,这一脚踢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38年后,毛泽东回到了井冈山。看今朝,忆往昔,他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在这里,我们不说井冈山的美景和变化,也不说当年“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情景,只说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政治预言。2012年6月24日,毛泽东47年前的这一诗句不止被一家国外媒体引用,来形容中国“一天内开启两个新纪元”——蛟龙号深潜突破7000米以及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一天之内,中国在外太空和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同时诞生了载人航天和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中国被认为获得“无可争议的胜利”,且“同时在宇宙和海洋上演大国崛起”。这也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一名言警句的最好注脚。
有专家概括毛泽东的一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展现的是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志气。“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展现的是毛泽东壮年领导红军长征时代的志气。“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振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展现的是毛泽东晚年反帝反修时代的志气。可见,毛泽东的志气是何等的激励人心,难怪他能得到“神”一般的敬仰!四、进取向上的蓬勃朝气
朝气,是指精神振作、奋发向上、力求进取的气概。从革命到成功,中国共产党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产生了一呼百应的感召力和海纳百川的吸引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像一轮喷薄欲出的朝阳点燃了人们心中的希望。追求进步和光明的先进青年一心向往新中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是有了这么一股子蓬勃向上的朝气,社会主义革命和事业才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毛泽东把青年人比作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他认为,有了这种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就有了成就事业的雄心和激情,就有了完成任务、履行使命的责任和力量,就有了对工作、对事业、对生活的无限憧憬和追求,就有了在时代浪潮中尽显青春的勇气和信心。
说来很有趣,毛泽东这样一位后来举世瞩目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却是体育论文。他在文中写道:“身体是知识和道德的载体。”他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口号。因体育锻炼有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等许多好处,而“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可以说,毛泽东借此提倡武勇世风、充满朝气、奋斗向上的人生观。这期间,他在日记里写下了后来十分著名的话:“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毛泽东之所以能担当历史大任,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得益于很多因素,也得益于他拥有蓬勃朝气和健壮体魄。实际上,政治的较量到了最后就是身体的较量、意志的较量。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善于利用和强化对手在身体上、意志上的劣势,就能在较量中轻易地击败对手。
游泳是毛泽东毕生乐事,他少年时代就乐于同水打交道,青年时代更乐于江河湖海的风浪搏击,年近花甲依然乐此不疲。他在老家的池塘、水库里游过,在湘江里游过,在万里长江中游过,在大海中游过……
朝气——青年——未来,是毛泽东力求保持不老心灵、试图永远年轻的三个支点。五、刚正宏大的浩然正气
正气,指的是光明正大的风气和刚正的气节。毛泽东正气浩然,霸气盖世。毛泽东的一身正气体现在哪里?
一体现在他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毛泽东一生以追求社会公平为最高己任。他坚信,只有建立一种公正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消灭贫穷,才能消除两极分化。在革命最困难的日寸候,他说:“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正因为这样,才能通过遵义会议,在革命的生死关头拨正航向,用浩然正气树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直形象。
二体现在他两袖清风、~生勤政。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半个多世纪中,始终把廉政勤政、大公无私作为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及伟大实践,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毛泽东痛恨贪官污吏,亲自批出尚方宝剑,痛斩贪官张子善和刘青山。毛泽东一生清廉无私,坚决反对子女或亲属中的任何一个人借他的声望谋半点私利。人们不会忘记那张毛泽东在延安一次干部大会上作报告的照片,他前面摆着一只方凳、一个茶缸,身上穿着一条带补丁的裤子,场景就这样简陋、简单、俭朴,然而这场面、这补丁本身就是毛泽东廉政风范的生动体现。
三体现在他服务人民、奉献国家。他一家有六位亲人为革命牺牲,包括他的爱妻杨开慧和长子毛岸英。身为人民的领袖,他慨然高呼:“人民万岁!”他执著揭示的真理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笃信人民的伟力,断言“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身为翻转乾坤的胜利者,他昭然申明:“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谆谆告诫自己的同志:“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艰苦奋斗、继续奋斗——绝不能让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击倒!”他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一切国家公职人员确立的不可移易的最高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四体现在他不畏强权、敢于斗争。世界上替强者效劳的思想理论不计其数,教诲弱者屈从强者的说教浩如烟海,唯独毛泽东思想专门替无辜弱者说话;教导遭受强国侵略的弱国不靠寄人篱下,不靠卑躬屈膝,不靠主权交易,完全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改变命运。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拿毛泽东毫无办法,打不赢,吓不倒,骗不过,困不住。抗美援朝战争,不仅使中国打败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而且也巩固了新中国的地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以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美国军从从未打过败仗。……P6-9
我所追求的一种学习方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我一直认为,学习能助思想起飞、能叫理论落地、能催花开似锦、能让梦想成真。因此,我一直把学习当做一种精神追求,坚持在学习中动笔,在动笔中学习,把学习当成知识积累的过程、当成能力积累的过程。一、动笔总要有点学问,这就要多读些书,不断增强学习力
作家刘亚伟说过:“好的书籍就像飞机场的跑道,能帮助我们的思想起飞。”对此,我深有同感。
我是“50后”,生下来就遇到三年困难时期——挨饿;上学后赶上“文革”——停课;好不容易复课了但好景不长,又来了“批林批孔与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尽管如此,当时多数学生的求知欲望还是很强的。没什么课上,我们就串换着借书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水浒传》、《林海雪原》、《烈火金刚》等名著都是那个时候看的。当时,能借到一本书即如获至宝,期限一般是三天.为了及时还书以利再借,必须熬夜看,煤油灯下、被窝里头.一看就是七八个小时。当时,求知若渴的心情可以用无以复加来形容,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1976年入伍到秦皇岛边防检查站工作,有幸被分到了“文艺班”,这时候的读书学习不仅是自己的爱好,而且是工作的需要,每年“八一建军节”、春节都要排节目,领导只是下达任务,20天就要出一台一个小时的节目,什么枪杆诗、对口词、快板书、三句半、小合唱、相声、山东大鼓、京剧清唱,全都是自编、自导、自演。完成这样的硬任务,现上轿现扎耳朵眼不行,必须经常读书、看报、找资料。就是这个时候,我读到了《唐诗三百首》,还认识了普希金、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塞万提斯、茅盾、老舍、巴金、李瑛、刘璋、郭小川等大师们,《解放军文艺》每一期都几乎被翻烂了。参加培训班、上《山西青年》刊授大学,为了把节目编排得更好、更符合兵味,可以说是费尽心思。
现在条件好了,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大全”、“宝典”应有尽有,再加上网上读书异常方便,知识之窗豁然打开,各种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阅读效率大大提高。现在的写作基本是计算机操作,什么生僻字、记不准的事,到网上一搜,既快又准,写作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二、动笔总要有点新意,这就要勤于动脑,不断增强认知力
船的力量在于帆桨,人的力量在于思考。读书与思考相伴,方能读出思想;读书与动笔相随,方能付诸行动。
当兵提干以后,我就琢磨着写通讯,开始是豆腐块,逐步也有“大部头”了,后来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小诗《三尺梯口》,先后被《秦皇岛日报》和《人民武警报》试刊刊载。这个时候我的读书热情更加高涨,读书笔记几大本、读书卡片一大堆,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反复翻看,琢磨思考。记得有一次上党校班时,我把一些读书卡片放在褥子底下,一位学员未经我允许就给拿走了,气得我与其断绝了来往。当时最大的消费就是买书。由于钱少,我是看到最有用的书才买,我从自己购买的书中获得新知,写成文章,并由钢笔字变成铅字,那种成功的喜悦就是无穷的动力,绵绵不绝地激励我再读书、再思考、再创作。
1984年考入廊坊武警学院后,读书学习的条件大为改善,我思考了许多问题,先后有《建立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边防研究要走出低谷》、《边检站的最佳领导结构及领导观念现代化》等研究文章和《花籽遥寄法卡山》、《梨园漫步》、《蚯蚓歌》等诗作在报刊上发表,还创作了中篇小说《拦截天堂号》,被《警笛》1992年第9期和《边防武警》文艺专刊登载。
认知力的提高,为我后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后来我多次调换工作岗位,每走上一个新的岗位,都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新的出发点。因为,角色不同,借助知识思考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岗位不同,要求知识储备有所不同。只有学习了,才能进入新角色、新岗位,才能适应新阶段的要求。三、动笔总要有点生活体验,这就要深入实际,不断增强研究力
1991年我调到公安部工作。当时感到,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不仅要成为一名“战将”、“干将”,更要成为一名“儒将”、“闯将”,一名专家型领导、知识型警官。在此期间,由于职责所在、站位提高、视野开阔,再加上亲身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活动,不论是学习力、研究力还是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我认真学习了港澳基本法,深入研究了港澳问题,与其他学者合著了26万字的《跨越1997年的香港》一书,撰写了《迈向97的香港警队》、《香港临近97谨防偷渡潮起》、《香港临近97黑帮逃向哪里》、《港澳台——黑势力横行的金三角》、《港警皇牌飞虎队》、《中国反偷渡》等文章,被《人民公安》、《香港风情》、《紫荆》、《现代世界警察》等杂志刊载。在吉林延边边防支队下派锻炼时,我的《长白山上的国门丰碑》一文发表在《现代世界警察》上,成为我献给延边战友的一份厚礼。
1998年参加职业化改革后,我到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工作,其间赴美考察24天,回来后撰写了9万多字的《美国移民局考察访问报告》和30万字的《中国反偷渡与美国移民管理》一书,填补了中国出入境管理方面的一项空白。
自2002年开始,在任公安部国保局政治处主任期间,我认真学习机关党建工作精神和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其间,撰写了《如何当好处长》和《机关党员若干思想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28法》,被《紫光阁》杂志刊用。之后,又针对机关干部关心的90个现实问题,撰写了近30万字的《感悟机关之道》一书,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当年被列入国家公务员必读教材目录。
2006年9月到澳门中联办工作后,面对崭新的环境、复杂的形势、繁重的任务,我仍然坚持学习和写作。一是撰写调研文章。其中8篇被中央或部一级内参刊用,得到多位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认可,为中央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撰写总结文章。为了总结回归十年澳门警方的成长历程和成功经验,我先后撰写了《澳门警方柔性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与思考》、《澳门警队十年》、《由乱到治成就澳门十年稳定》等,先后被中央有关部门内参、《紫荆》、《现代世界警察》和《人民公安报》刊用。三是创作文学作品。澳门虽小,中西合璧的人文知识却很丰富。把学习澳门人文知识当成一项工作,当成一种兴趣,当成一种回馈,我先后创作了多篇诗作。在“澳门回归十周年献礼”的活动中,其中《有一种精微叫博大——回归十周年诗记》被2009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刊载;其中18首诗歌在澳门文化基金会的赞助下定名为《诗读壕江》,结集后用笔名出版;还自行设计制作了《澳门纪念》诗画册,作为“澳门回归十周年献礼”礼品赠送给澳门警方各级官员;在陪同澳门警方代表团赴井冈山参观考察时,我有感而发创作了《有一种坚持叫胜利——井冈山诗记》,在《人民公安报》发表后送代表团成员每人一份,赢得了广泛赞誉,增进了我与澳门同行在思想境界上的认知和融合。四、动笔总要有点实用价值,这就要学以致用,不断增强执行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一生中最大的本事就是学本事。我把善动笔看成是一种责任,让自己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以胜任本职工作;把善动笔看成是一种境界,不断从知识的海洋中吮吸营养,提升品格,陶冶情操;把善动笔看成是一种领导艺术,将大家的智慧和意志凝聚起来,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把学习的出发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以正在做的工作为载体,将学习渗透到岗位职责之中,努力把学习的体会和收获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干好工作的本领。
在澳门工作期间,我提出了“把学习当工作抓、把工作当职业干、把研究当工程做、把单位当家庭建”的工作思路,开展了“五个一”(日听一篇佳作、周学一次业务、月读一本好书、选择一个锻炼项目、发展一项业务爱好)等活动。由于我们紧紧抓住用科学理论武装人这个根本,突出业务和队伍建设“两手抓”这个基础,强化“工作满负荷、争当多面手”这个措施的落实,我们单位获得多个先进称号,并受到表彰。
20l0年9月1日以后,我结合实际工作创作了《深圳警察赋》、《深圳国保赋》等作品,并根据上级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要求,带头创作了《有一种力量叫信仰》等诗作;在国内外报纸杂志上刊发了《一代伟人千古风范——毛主席诗词所展现出来的十大精神气质》等多篇文章;同时,我撰写了一些讲课稿,做成PPT,为一些单位授课,得到广泛好评。五、动笔总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这就要恒心远志,不断增强意志力
动笔,是一种意志的磨炼,一种心灵的修行,一种品格的锻造,也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执著坚守。这需要一种恒心,也需要一种远志。
作为一级负责人,首先必须完成日常的繁重工作,不可能每天拿出大量时间用于读书与写作。但是,又要把读书与写作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细水长流、持之以恒,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这些年,除了利用“三上三余”的时间读书学习外,基本上每晚用两三个小时读书、写作,渐渐成为一种习惯,晚饭后、书桌前、台灯下、网络上,放松心情,全神贯注,既有利于平衡一天紧张的工作节奏,又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遇有应酬比较疲劳我就早睡,到凌晨三四点钟爬起来再把“欠的账”补上。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经常连续几个长假不出门、不下楼;在平时,每个周末我都会拿出四五个小时遨游书山网海,吸取其精华,结合实际写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水到渠成,每年自然就能阅读几十本书,撰写形成二三十万字的文字材料。同时,我还把学习、动笔作为高雅的生活情趣来培养,作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养成,作为人生的追求来对待,切实增强纷繁复杂社会中的“定力”和“抵抗力”。
坚持在学习、动笔中认识社会、领悟人生、开阔胸襟,在学习、动笔中强素质、长本领、练意志、砺思想。这样的人生虽有些清苦,但乐在其中;精神上的富足感,也与日俱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编著过程中,参阅了大量报刊资料及专家、学者的有关专著、文章,由于篇幅所限,未能一一列明出处,谨向有关著作者表示感谢和歉意。
德国著名哲学家阿·叔本华说:“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他还说:“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
毛泽东在《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选举方针》报告中,引用了古语“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并以“这种态度是好的”、“这样才是好的态度”予以充分肯定和赞赏。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出自《论语·述而》。孔子夸奖弟子颜渊,勇猛的子路不服,他问老师:“如果率领三军打仗,您挑谁跟着您呢?”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认为,我不会同那种空手与虎搏斗,徒步跋涉急流,纵然身死也无悔意的鲁莽之人在一起。一定要选择同遇事谨慎小心,考虑周详,有了善谋始作决策的人在一起。这里“临事而惧”的“惧”字,不是害怕的意思,是说小心驶得万年船。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实质反映出的是对工作和事业的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面对新的任务或形势,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不骄矜、不自满、不自负,把困难、问题、危机估计得大一些、多一些、足一些。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大的失误或纰漏,才能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才能因情施策有效应对,才能真正做到临危不惧、处变不惊,才能接近目标取得胜利。
由此看来,“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精神品格、一种高蹈风范,可以说是欲成大事者必备的一种智慧、韬略、精神与修养。因此,毛泽东把它作为识才用人的一条准绳。
现实中有这样的现象:两个人一起到同一个单位工作,几年之后两个人却产生了差距。一个人成为单位骨干,受到领导的器重和同事的敬重,另一个人却碌碌无为。大家知道,除了少数天才之外,大多数人的禀赋都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个人之间的差距呢?“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也许可作为参考答案。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说易行难,至少有30座山峰耸立在面前,需要我们奋力去攀登。这些山峰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缓有陡;有鲜花美景,有荆棘坎坷,有峰回路转,有举步维艰。可以说是一步一层天,一步一道关,步步有艰险,步步有奇观。
一位哲人说得好: “阅透人情知纸厚,踏穿世路觉山平。”崎岖使人成熟,攀登使人强壮,磨难考验品格,艰难催人成长,成就坚定信心,进步丰富思想。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对有的山峰,我们永远无法登至极顶,但在攀登的途中,敬仰着、期望着,从容不迫地取舍,如云卷云舒般进退,品味着生命的要义。所以,选择一根坐标尺上路势在必行!它既督促我们不懈努力地攀登,又提醒我们恰到好处,可行则行,当止则止,真正走上“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智胜之道。
因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张春编著的《人生最难攀登的30座山峰》主要内容:
在人生道路上长途跋涉,有许多山峰耸立在那里,需要我们用毅力驱动前行的脚步、用信念支撑升腾的姿态,心无旁骜、专心致志地去攀登。有些山峰或许我们永远也登不上极顶。但可以挑战离度,俯瞰落差,释放激情,赢得一步离过一步的成功。要知道:只要脚步不停。处处都是风景!人生路上有许多山峰耸立在前,需要你去攀登。其中,有些山峰必须征服,有些山峰力争跨越,有些山峰或许永远无法登上极顶,但只要脚步不停,就能在步步攀登中饱览风景、跟随《人生最难攀登的30座山峰》享受成功!
德国著名哲学家阿·叔本华说:“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他还说:“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要知道:只要脚步不停。处处都是风景!人生路上有许多山峰耸立在前,需要你去攀登。其中,有些山峰必须征服,有些山峰力争跨越,有些山峰或许永远无法登上极顶,但只要脚步不停,就能在步步攀登中饱览风景、跟随张春编著的《人生最难攀登的30座山峰》享受成功!